第一图书网

中.不偏谓中-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于永玉,胡雪虎 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于永玉,胡雪虎 编  

页数:

150  

字数:

100000  

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关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内容概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
这本《中(不偏谓中)》(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
《中(不偏谓中)》收录了《孔子教导曾子》、《马皇后固善守正》、《梁实秋持中自制修身》等故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治世以中
 周公旦一改商风
 子产治国宽猛相济
 陆贾提倡宽严适度
 曹参持中治国
 丙吉不究细行
 龚太守息盗有方
 刘秀威而不猛
 宽猛相济,“和抚”南中
 王浚怀中止谗言
 顺宗守拙
 上官均断狱持平
 王衣用刑不刻
 董文忠为国平刑
 江忠源施威赈灾
第二篇 处世以中
 中庸之人处事慎密
 孔子教导曾子
 淳于髡的智慧
 范雎的智慧
 张良以中道安抚韩信
 青统军宽严相济
 马皇后守善持中
 鲁肃动静合宜不吃亏
 长孙氏守中律己
 唐太宗恩威并施
 “龙须汤”与贬谪令
 郭子仪处世有道
 宋太祖选愚对智
 上不陵下,下不援上
 吕蒙正比中而行
 王旦的处事艺术
 程母教子严慈相济
 马皇后固善守正
 孙嘉淦为官“八约”
 胡母教子严慈相济
第三篇 修身以中
 狼□怒而不乱
 魏颗孝而不愚
 子产、医和论“近女”
 孔子论“过犹不及”
 孟子宠辱不惊
 陈轸巧劝昭阳
 苟攸善谋不奸诈
 司马懿怒而不发
 梁实秋持中自制修身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子产终于明白了这位大臣的意思,于是就耐心地劝导他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人们议论国家,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我们不要制止他们说话。他们说好话,我们听了,就认真地去执行;他们说坏话,我们也要听,可以改正或不做坏事。这样的议论,对我们大有用处啊!” 那位大臣又接着说:“如果我们拆掉乡校,不好的言论自然就没有了,这不是很有效的吗?” 子产说:“用强力制止人们议论,不是长久之计。人们的不平憋在心里,早晚要爆发的。” 子产想了想,又说:“这就好像防止河水。河水冲破河岸,出现大口子,就很难制止住。如果我们平时开个小口把水放掉一些,再加以疏导,就不至于让河水冲破河岸了。” 那位大臣茅塞顿开,急忙说:“我明白了,关闭或拆毁乡校的办法,不如让它存在、让人们去议论,这更有利于我们治理国家啊。” 子产笑着点了点头,乡校终于在郑国保存下来。 子产以仁治理郑国,收效很大。他执政第一年,郑国就上下有序,尊老爱幼;执政二年,人们言而有信;第三年,夜间不用关门,路不拾遗;第四年,人们把工具放在田里也没有人偷…… 子产治理郑国26年,深受人们爱戴,所以子产死后,出现了全国百姓哭祭的情景。 公元前522年,子产病危,临死前他对大臣子太叔说:“我死后,您执政。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容来使百姓服从,否则就莫如严厉了。火猛烈,百姓看了就害怕,因此很少有人死于火;水懦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人就更多。所以,宽大不容易啊!” 子产死后,子太叔执政。他不忍心严厉而只实行宽大的政策,结果郑国盗贼很多,并且聚集起来伺机闹事。子太叔后悔地说:“我早听子产老人家的话,就不至于到这一步了。”于是子太叔发兵攻打盗贼并将他们全部杀掉。这一来,其他盗贼也就收敛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赞赏,他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好啊!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了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了百姓就伤残,伤残了就实施宽大。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这样政事就调和了。) 后人用“宽猛相济”形容施政时要宽大与严厉相辅而行。这里所提出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原则,就是主张“德”与“政”、“礼”与“刑”相互补充的意思。在儒家看来,“礼”与“刑”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法规,缺一不可。正如荀子所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编辑推荐

《中:不偏谓中》旨在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不偏谓中-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