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杜维明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杜维明  

页数:

2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17篇文章(包括一篇访谈)的汇集,这些文章并非一时之作,所以在形式上也不是一本有着系统构思的专著。但全书确实有着内在的关联:通过启蒙反思,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本土化提供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反复申辩,既充分尊重多元化与本土化,又申明对全球化共同价值追求的必要,于是文明对话便成为必然。文明对话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互动保驾护航,也激励了本土文化与传统文明在面对各种全球性重大问题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儒家传统的人文精神即可为这种回应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对话本质上是一种倾听的艺术。对话将生成一种双方都未曾料到的新视界。诸种文明之间的对话也是如此。文明对话首先预设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它承认平等和差别,平等意味着彼此信任,差别意味着互相尊重。作者杜维明说:“对话一定不能被视为一种说服的开场白”。文明对话的目的,是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向不同的视野开放,并且分享真知灼见,所以,对话乃是扩展我们视野、深化我们自我反思以及开拓我们文化意识的机会。作为众多文明形态之一的儒家思想,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为全球伦理提供可贵的价值资源。不对话、不学习、不交流的本土文明,就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其结果可能是自行隐退。而这,显然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作者简介

杜维明,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为美国人文、艺术及科学院院士。现为哈佛大学中国史终身教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儒学尤其是儒家伦理研究,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今日儒家伦理》、《人性与自我修养》、《儒学精神与儒家传统》、《儒家思想:创造转化的人格》、《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等。

书籍目录

序: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一 儒学与文明 (一)生态意识 (二)女性主义的感受性 (三)宗教多元论 (四)全球伦理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三 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四 文明的对话: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传达的信息五 全球化和文明对话六 相互学习:社会发展的一项议程七 全球社群:探寻社会发展的精神资源八 文明对话的脉络:全球化与多样性 (一)全球化与人类状况 (二)多样性和共同体 (三)共同价值 (四)智慧九 汇集观念的资源把握变动的世界 (一)所谓地球村的出现 (二)东方未实现的愿望 (三)何谓现代? (四)地方化的全球化 (五)召唤公共知识分子 (六)遭受围攻的文科大学 (七)变动中的东亚 (八)资本主义种种 (九)朝向全球对话_十 迈向一种对话的文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宗教领袖十一 文明对话的成果之一:波士顿儒学评介十二 文明对话的成果之二:中国传统中的回儒对话略说十三 作为“体证之爱”的仁道:全球伦理视野中“孝”的探索十四 新儒学论域的开展十五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一)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 (二)从时间、地域、层次解说儒家传统 (三)儒家传统的解构 (四)对儒学的批判 (五)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强势的回应及新儒学的发展十六 儒家人文精神与生态十七 杜维明教授访谈录 (一)边缘批评:地方化与全球化 (二)关于俄国、印度和日本 (三)关于“东亚现代性” (四)“现代化”“对话”和“超越西方” (五)科学技术与社会资本 (六)儒学思想与启蒙心态编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本土意识、传统纽带和认同 造成多样性和不断高涨的自我认同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化使本土的觉悟、意识、敏感、情绪和热情空前凸显出来。尽管我们或许不能把这种强烈的“传统纽带”依附意识的重新出现完全归因于各种全球化趋势,但它很可能是这些趋势所带来的一个意外后果。 在描述目前的人类状况时,我们不能忽略种族、性别、语言、地域、阶层、年龄和信仰等因素。种族歧视威胁着所有多种族社会的凝聚力,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置,即使强大的国家也难免遭到解体的厄运。性别平等同样受到普遍关注,没有一个社会可以避开旨在追求性别平等的妇女运动的强大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语言冲突正在以各种方式威胁着共同体的稳定。主权斗争是一个遍及世界的普遍现象。如果所有分裂群体都寻求国际承认,联合国成员数量便会成倍增长。所谓北一南问题存在于国际、地区、国家和地方的各个层面。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正在加大。而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代沟现象更加司空见惯。以30年为周期的一代人的传统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下一代人。代际之间的斗争更趋强烈。在不同“代”的音乐、电影、体育比赛和计算机的影响下,同胞兄弟姊妹可以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冲突不仅发生在两种不同的信仰之问,而且出现在同一信仰的对立传统之问。远非罕见的是,同一宗教内部的纷争往往比跨宗教的纷争来得更加惨烈。 总之,全球化远远未能消解那些我们人类具体生存赖以构成的不确定条件、那些“传统纽带”,这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人们着力强调的话题。 P98-99


编辑推荐

  对话一定不能够被视为一种说服的开场白。我们也不应当将对话作为解释我们自身立场或表白我们自己信仰的机会。毋宁说,对话是扩展我们视野、深化我们自我反思以及开拓我们文化意识的机会。对话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倾听的艺术。并且,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互动,我们才能够作为合作伙伴开始相互理解,以便容忍、认可、尊重、欣赏并庆祝差异。通过个人、地方、国家、地区以及国际这些层面的对话,我们可以培养一种和平的文化。只有在一种和平共处的氛围中,在解决全球社群中的共同问题时,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才是切实可行的。文明冲突的修辞已经退色,即使冲突迫在眉睫或不可避免,对话也是必要和可欲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PDF格式下载



老师推荐的书,不错


现时的国人,母语呀母语。。。


杜维明先生的著作很多,这是可以了解其大概思想的其中之一。毕竟,儒家文化是我们无法扔弃,也无法舍弃的,我们唯有面对。


需要反复读的书,谈的话题虽然显得大而无用,但常读,对个人的影响会将是潜移默化的。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儒家发展的新世界。对儒家在新时期怎样适应时代,个人如何理解运用、发展继承传统思想,都做了有益探讨。


书,太脏,拒收了。当当网卖的书40%是非常的脏。无法接受。真是一个破网络销售公司。李国庆和他老婆赚黑心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