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平等的法学阐释

李雅琴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雅琴  

页数:

325  

内容概要

  《平等的法学阐释》对平等的思考源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城乡差距、城市贫困人口的出现等等,逐渐成为困扰当代中国的重要问题。平等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人们习惯于将上述现象归结为不平等的现象。那么何谓平等?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平等就是相同的人同样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即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虽然其观点建立在等级制度之上,但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平等并非绝对相等,一切人一切方面均完全相同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却永远不可行,人的先天遗传资质的差异就难以改变,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也不可能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后天生活环境。这决定了对平等不能用单一的眼光来看待,人们所能做的是为相对的平等状态提供一个衡量的标准和尺度。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何谓平等?第一节 平等观念历史溯源一、古代西方平等观念二、近代西方平等观念三、当代西方平等观念第二节 中国的平等观念一、古代中国平等观念二、近现代中国平等观念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一、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批判二、平等观念的阶级性三、平等观是历史的范畴四、平等观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五、平等的实现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第四节 平等的内涵一、对平等的界定二、平等的形式三、平等的内容四、平等的规则第二章 平等的法律体现第一节 法律平等的界定一、平等的法律表述二、国外对法律平等认识的主要观点三、法律平等的内容四、法律平等的性质五、法律平等观在中国的变迁第二节 作为法的价值:平等一、平等是法律价值不可或缺的方面二、平等是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三、平等是民主的本质规定四、平等是人权的核心五、平等是法律的永恒追求第三节 作为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常被视为一项法律原则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三、平等原则的特点及其局限第四节 作为权利:平等权一、平等权的概念二、平等权的历史发展三、平等权的性质四、平等权的特点第三章 立法应否平等?第一节 对立法平等的争论一、“不适用立法”论……第四章 法律上的差别的对待第五章 平等权的违宪审查第六章 平等保护的中国实践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平等问题虽然没有在理论上给予明确、系统的一个解释,也很少于正面论述平等问题,但是他们在对抽象的资产阶级平等原则的批判过程当中,在对启蒙思想家和近代空想家的各种平等观念研究分析当中,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平等权利和地位的研究过程中,对以往一切平等观念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改造,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一、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批判出于对封建制度不平等的反对,从高扬人的理性的启蒙运动开始的资产阶级,对平等的倡导,是以追求人的权利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它否定了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使得对平等自由的追求深入人心。但是出于阶级利益的限制,资产阶级的权利平等也只停留在了政治法律的领域,而且实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平等,而使得更广泛的人民失去了平等自由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形式平等,而提出了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实质平等的社会平等理想。权利平等的概念首先是针对封建主义等级制度而产生的,最早是由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原则。这种权利平等直指封建等级特权,而权利平等的实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否定了特权,实现了法权关系上的平等,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霍布斯就把人们自由平等的权利建立在公共权威保障的巩固基础之上。他否认绝对的自由平等权,强调一个统一的公共权力中心控制下的自由平等权,认为法律实现了社会的自由平等权利。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平等的法学阐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