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实话

张鸣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鸣  

页数:

277  

Tag标签:

无  

前言

又有一本随笔集要出版了,写了一年,攒了这么些文字,回过头来一看,哇,这么多。朋友展江跟我说,去年一年,我的学生给你统计,你的博客每两天更新一次。另一个朋友钱钢夸我说,你是媒体的劳动模范。为什么要写?为什么写这么多?其实我也不清楚。过去的一年,我的历史写作少了一点,只少了一点点,但是评论的写作却多了很多,其实博客上的东西,仅仅是我所码铅字的一部分,还有相当多没弄上去,因为我觉得,两天一更新,已经够多了。写东西跟下乡的时候修水利、割麦子一样,很累的,不仅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理由,想来想去,好像只能说这一年,刺激我的事儿太多。很多人对当今权重金多的人不满意,总觉得他们有点退化,为富不仁,为权不仁。其实呢,我倒觉得这些人搞笑的水平的确是提高许多。古代政坛上也有很多搞笑的事,但多少有加工的成分,但是我们今天不然,不用费心加工,原滋原味端出来,就足够棒了。这些年相声小品都在衰落,无论业内人士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说起来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再怎么努力,其创意和表现都赶不上官场,大家在网上看看新闻,就娱乐无限了,相声小品哪里还能有市场?当然,光是刺激,也不至于让我这么卖力写作,说到底,还是自己有兴趣。这些年来,看书,写作,已经成了我刻板生活的全部,只要醒着,就得看点什么,看着看着,就想写,写的刺激大体有两个源头:一是书,看到有意思的地方,就写点什么。二是网络,那里面总有让你愤怒同时也让你发笑的新闻,逼着你写几个字,去搀和搀和。回想起来,我写东西习惯的养成,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第二年,我一个狗崽子,还惹了学校当家的革委会副主任,被勒令开除。一年之后,这位权势熏天的人物居然被人查出是中右,也倒了台,我得以回学校继续上学。这时候,“九大”已经开过了,学校的学生说是复课闹革命了,但不知怎么人人都要写大批判文章。说起来,我所在的年级,是七年级,已经是初中了,但同学中会写字的人不多,能把字串起来,看起来像个文章的人,就更稀少。于是,很多人都盯上了我,我这个狗崽子就得一次次地给所有出身好的同学写文章。所谓的文章,就是把一些口号连起来,看上去是一张纸上满满的字,还可以慷慨激昂地念出来。由于有用,同学对我的态度也有了一点变化,不再那么横眉怒目,讽刺挖苦,我的自我感觉也随之好了许多。接下来,学校也要以学校的名义出板报,写大批判文章。小地方,实在人才缺乏,不得已,也找到了我的头上,让我加入学校大批判组,每周出一期黑板报。由此,我的处境大大改善了,一些总喜欢欺负我的贫下中农子弟,看到我经常出入校办公室,也不敢轻易动手了。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学校唯一的大学生教师,革命警惕性还比较高,特意安排两个出身好的同学,跟着我做,意思是一旦他们学会了,就可以取而代之,让我靠边站,免得宣传大权总落在我这个狗崽子手里。可惜,这俩宝贝不争气,简单的报头、粉笔画、美术字,就是学不会,至于文章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如何都写不了。就这样,一直到九年级,按当时的学制,算高中毕业了,学校的“宣传大权”还一直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后两年环境有所宽松,学校搞文艺活动,所有的脚本,都从我这里出,什么快板书、对口词、歌咏比赛串词,最后连相声、话剧我都写,写了学校宣传队就演。到现在,我也不认为当年做过这个,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一个天天挨欺负的狗崽子,突然被人找去写大批判文章,至少在当时是件令我感到庆幸的事。人活在世界上,总希望被人看得起,越是在处境艰难的时候,越是这样。那年月,我批判了很多人、很多事,这些人和事我都不认识、不知道,反正报纸上批,我们就跟着,也歌颂了很多人、很多事,我也同样不认识、不知道,但我一样歌颂得昏天黑地。每次写这种昏天黑地的东西,我都满怀热情,尽量写出花样来。就这样,我的手指头,被磨出了老趼,养成了读书和写作的习惯。再后来,我读的书,起了作用,开始质疑自己歌颂的某些东西,发现其中的伴随虚假的残忍,结果,轮到自己结结实实挨批判了,差点进了监狱。在农场连队放猪的时候,我积习不改,依然写,不让出板报就给报社投稿,每次要被采用的时候,报社会来信到农场宣传科调查一下作者,我总是过不了关。但还是写,写完了随手一丢。当年的文字,已经没有了,我呢,成了一个卖文为生的人,尽管有时候有点累,但总的来说,活得还算不错。只是,我当初盲目歌颂和批判,变成了今日有意识的愤愤不平。李零先生总说要送我一幅字:不平,用来搭配我的名字。而且他真的送了我一幅字,上书谭嗣同的诗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我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内容概要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是作者最新的历史观察与时评文章集,张鸣写史,总能把历史堆里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事件诙谐地表达出来,原滋原味的端到读者桌上。读者读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多的是现在。他的随笔集都是以讲故事为主,文字浅如白话,幽默有趣,然而尖锐,看着是在讲历史上的那点破事,读者脑子里反应出来的却是熟悉的当下,说古是为了讲今,历史只是材料,当下才是真正的落脚点。在这本新书中,“说今”的份量更多了,直指当下。  比如,讲隋炀帝的排场时,张鸣说,炀帝为了向外人证明中国的富庶、国人的好客,下令正月十五起,一个月内,整个皇城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外人的酒饭食宿全免,而国人却往往衣不蔽体、路有死骨。排场的结果是,没几年,隋就亡了。张鸣说到当今官宦子弟把持政府体系时,疾呼,“为官者,尤其为高官者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把平民上升的路给堵了,全留给了自家人。”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数种,还有一些算是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空白处》。

书籍目录

历史·不是影射为了博取表扬的帝王的排场宝贝的“圣容”及其背后的故事命名的危机皇帝与神仙之间的尴尬事“立仗马”毁了大唐盛世皇宫里面难养人不会说话就别说皇帝的衬衣不好洗门客的精气神诗人加能吏的仕途悲剧穷京官混世之法古代读书人的生计问题钱柳遗事的话外音文昌帝君的联宗故事张文祥刺马案的破案思路历史·不是教训沐猴而冠的衍生故事进化论PK帝王权威三个孝子的成人童话世袭制的魅影漫话古代的地震地震·态度民国的三个面相从历史看现实——考察现代中国的法制进程脆弱的人,难免神经过敏这个疮疤揭不得想起了我们的昨天大理帅府历史可以当饭吃吗?历史民间叙事的离谱与功效权力场·不是批评万民伞的尴尬故事吃官和官吃官场上的术士迷信鬼界的官僚体系过年送礼:商机与仕运的协奏集体下棋与民主制度阳光法案需要阳光制度搜寻“以人为本”里的人世间道·风雅颂鸡同鸭讲的庸俗哲学吃猪肉看猪跑我所知道的牛的故事如厕与作弊真祖宗和真真老王麻子剪刀之争假烟,假酒,假大师名刺与名片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户籍壁垒与文化蜕变有文化,首先要有气度老外喜欢的梅郎戏剧的民族主义团结起来,我们在赤壁上玩技术“艳照门”究竟是个什么门?进化论视野下的代际对立三十年的男女之事点滴选择的困境自由的代价孩子成长中的父母角色我的·读和友糊涂分子沈昌文——沈公印象海边拾贝的顽童——秦晖印象智者吴思写者亚平老蔫烈山怒目金刚笑蜀——陈敏印象老烟枪高华直人也夫湘人徐湘林我的邻居卢跃刚都市隐者刀尔登农友昌平环保疯子汪永晨电视精灵李蕾韩寒的山寨肚里有货,方为教授漫卷诗书喜欲狂内部书终结的余绪我被学校开除了——我的小学生涯我与《读书》

章节摘录

宝贝的“圣容”及其背后的故事总是听到外国军民热爱领袖的事迹,其中一种是家里房子遭灾的时候,无论水火,军民人等置家人性命和财产于不顾,先抢救领袖像,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据说有位军人因此烧伤毁容,得到恩典到中国来整容。其实,这样的英雄事迹,我们早就有过,文化大革命时这样的事到处都有。我所在农场连队隔壁一个公社的生产大队,就涌现过一位这样的英雄,据说是个民兵队长,在外面开会,家里着火,急奔回家,破门而入,抢出了墙上的领袖像。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有点疑惑,因为那个村子我去过多次,因为穷,家家户户的领袖像都是贴在土墙上的,屋子一旦着了火,且不说纸的画像最容易烧着,就算没烧着,抢出来实在不易,不将之抠破,似乎很难做到。不过那个年月不合常理的事特多,英雄辈出,出来了就没法去较真。但这样的英雄似乎做得比较容易,因此一时间层出不穷,正因为层出不穷,后来连地区的小报都懒得报道,这一懒,这样的好事连带英雄,也就不大有人提了。古代跟我们领袖相对应的应该是皇帝,皇帝也有个人肖像,比较随意的叫“行乐图”,除了衣服穿得比较多之外,很有点像今日明星之写真集,画的都是皇帝着便装,随意玩乐的形象。现在故宫里还展出着清朝雍正皇帝的一套行乐图,好几十幅,游山玩水,垂钓行吟,煞有介事。除此而外,皇帝还有标准像,盛装,正面,一本正经。这种标准像,被称为御容或者圣容,每任皇帝的圣容,都被庄重地供在宗庙里,逢有祭祀,才会露面。给皇帝画像,多半是画师的磨难,碰上长的难看而且挑剔的主儿,横竖都不行,PS一下,画不像人家不干,太像了,又会嫌丑,据说当年为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就有好几位画师丢了吃饭的家伙。因此,明清两朝皇帝的圣容,都相当刻板,一点生气也无。做领袖的,无论皇帝还是别的什么,大抵渴望崇拜,但是,古代的人很是死脑筋,不知道把自己的圣容广为复制,让自己的臣民随时随地膜拜。这不是技术问题,明清套色印刷已经相当发达,杨柳青和桃花坞的年画可以作证。复制圣容,既可以临摹,也可以印制,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也许当时的人们,想到的是统治术的另外层面,强调君威的神秘性,殿堂之上,群臣基本上看不清皇帝长什么模样,只有最亲近的大臣才得以一睹御容,明朝多数时候,连内阁的阁老都看不清皇帝的模样,好不容易等到皇帝接见了,也只是影影绰绰地看上一眼,彻底神秘,也就彻底的君威不可测。群臣如此,在下面的老百姓那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鸣说史,总能化繁为简,睿智,明白,让人眼前一亮。  ——吴思


编辑推荐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实话:历史与现在》从历史看现在,因现在想起历史继《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之后,张鸣教授推出崭新历史观察与时政评论合集,知识分子要有说大实话的胆量,人们要有说大实话的权利,社会要有说大实话的自由。似乎不再“另类”,依然“不合时宜”!集体下棋与民主制度:在威权体制下,恰是才高者容易犯错误,而且犯了错误,就难以纠正,一条道走到黑。当年的苏联人看我们的“大跃进”时的政治,说当时的中国就像一辆被一个酒醉的司机开上了悬崖边上山路的公共汽车,但是却没有乘客能够制止这个司机。韩寒的山寨:作协也断然不可能因为韩寒的山寨,韩寒的嘲笑,有什么损伤,毕竟,那里的权势太大,好处太多,纵然出一万个丑闻,依然会门庭若市,这个世界上,闻着味就跃跃的,不止有动物。世袭制的魅影:没人敢说,官宦子弟就一定没本事,更没人敢说,官宦子弟就必定是纨袴的代名词,从古至今,有出息、有作为的官宦子弟有的是。但是,为官者,尤其是为高官者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把平民上升的路都给堵了。张鸣教授历史散文系列,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实话 PDF格式下载



请把目录列出来好吗?


本书给读者的最在感受就是觉得史书的不可信。


比较失望 作者的这本书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一个小集子 没有宣传的那样从历史的高度出发能够对现实有所提示 很多东西看似起点很高 实际上落脚点很低 很失望


快人快语有深度,喜欢


在专制国家,保护国家利益就是保护专制者利益,和人民毫无关系


书外观和外页磨损厉害,猛一看,以为是旧书呢。


张鸣的书太水,私货夹带太多,当然不怀疑其真诚地思索!


书皮不新,有很多划痕,书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看


封面有点磨糊了,书也有点旧啊


卓越送来的两本书,都好旧,封面脏,完全不象是新书,全部退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卓越网真要好好检讨。


有一阵子没有在卓越买书了,没想到现在卓越的货代如此之迅速,下单的第三天就已经收到货了。这是值得称赞的。不过,也不能拿一些有残损的书发给客户吧。收到书后发现其中的一角居然已经被磨圆了。另外一本的封皮已经掉色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本封皮掉色的书的外面还是包有有塑料膜的。⊙﹏⊙b汗!邮寄来邮寄去的实在是很麻烦。所以,出货前检查货物的完整性还是很有必要的,以避免彼此的... 阅读更多


中国人总逃不过历史循环的怪圈


历史都是由真实的人创造的,书写的历史不可能与历史真实一致!作者的观点可以作为众多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一种,但不能等同于真实。其实历史主要还是看人的理解,你从任何角度理解都能找到相应的证据!


看张鸣的书永远看到的是彻底的大实话


作者想说有不敢说,没有意思,而且感觉书确实深度.大家如果爱看这类东西,建议看北京大学孔庆东老师的书.知识分子该怎么说就应该怎么说,不能有想立牌坊要做婊子.


思想性深刻的一本书籍


值得一看的杂文集


是大实话


给别人买的,对方很喜欢


张鸣的书一直很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