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2010
山西人民出版社
史扶邻
272
丘权政,符致兴
无
对过去领袖人物的评价,往往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后回顾这些人物,有一些声誉降低,而另一些则愈受赞美。孙中山就属于后者。当中国进入21世纪,他的思想、政治实践和远见,益见其卓识。在他同时代的所有政治领袖中,孙是最早和最重要的具有爱国热忱的民族主义者。然而,很少有人与他一样深信,一旦团结一致,中国就可以迅速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进而从事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他坚信,中国终将在世界强国中占其应有的地位。但是,他一再强调,中国必须统一,而此乃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所以,他所做的是使中国南北统一,其晚年的北方之行,目的亦在于此。孙中山的视角不只在于求中国政治统一这一目标,他要的是真正的统一,修建许多公里的铁路和公路,由此不仅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且克服地理上的障碍,从而使中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许多传记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均认为他的修建铁路的计划不切实际。但是,我们都错了。有谁料想到,他的要修建一条直通拉萨的铁路计划,竟然实现!这一工程奇迹,是中国人民有独创性的一次实践,对此孙中山是不会感到诧异的。孙中山对中国人民的潜能充满自信。他不仅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是位国际主义者。他的中国现代化的视线,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适当。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计划谓“实业计划”。尽管受外国人的凌辱,他从未怀有排外情绪。相反,他期望和欢迎利用外国资本,但这是有条件的,就是中国要完全行使主权及能确定外国投资的期限。他还预见到现代化时代各国的互相依存的关系。首先,他深信,并试图使世界各国领导人也确信,一个现代化的统一的中国,是一种有益于世界和平的力量,而不是威胁。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同意,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他精选的、由其本人撰写的散见于海外书刊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书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本书汲入大量珍贵资料,条分缕析地探讨孙中山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被海内外学者誉为有关孙中山的“最详尽和最具权威性”的上乘传记之作,“是孙中山先生生平研究的力作丰碑”。
史扶邻,192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罗契斯特市,1948年移居以色列。曾先生就读于罗契斯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等校供职。任希伯莱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杜鲁门和平发展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
史扶邻教授是以色列汉学专业的奠基人和最高权威,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国国家图书馆将他列为著名的100位外国的汉学家之一,称“史扶邻教授的专业兴趣始终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他主要通过研究孙中山来研究中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发展之路和治国的经验”。1969年,他的专著《孙中山屿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于1981年印行),获美国史学会颁发的费正清奖、1980年,另一本专著《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中译本于1996年印行)出版后,获海内外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上卷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 中译本前言(一) 金冲及 中译本前言(二) 章开沅 中译本序 史扶邻 一、导言 二、孙中山:早期的影响 三、兴中会的建立 四、1895年的广州密谋 五、伦敦蒙难 六、东京对大陆的重新渗透 七、李鸿章、卜力与何启 八、惠州起义 九、学生和流亡知识分子 十、民族主义和革命的语言 十一、孙中山:一个新的转折 十二、建立同盟会 书目索引下卷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中译本前言(一) 金冲及 中译本前言(二) 胡绳武 中译本前言(三) 黄石华 中译本前言(四) 江绍伦 中译本序(一) 史扶邻 中译本序(二) 史扶邻 一、成为职业革命家 二、谋求“善意的中立” 三、外无援手 四、投身民族主义的洪流 五、辛亥革命 六、捍卫革命精神 七、顺应新的潮流 后记: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史扶邻 注解 附录 孙中山与日本人(1914~1916) 史扶邻 孙中山早期的土地政策——“平均地权”的由来和涵义 史扶邻 孙中山的政治作风:坚持目的与灵活运用 史扶邻 孙中山: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领袖典范 史扶邻 孙中山的精神遗产与中国的21世纪挑战 史扶邻
在孙中山谈的四件事情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或特别革命之处。早在30年前,冯桂芬在列举汉人与“夷人”的主要区别时就曾写道,夷人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不忽视人的才能和不浪费地利(冯桂芬还举了其他两点——外国人成功地消除了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隔阂以及做到“名与实”的一致)。我们再看郑观应的文章,也会发现不仅主题,而且文体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1892年)的绪言中,自称精通西方的思想,熟悉外国的制度。跟孙中山一样,他那时就指出,外国“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所引的这句话在措词上与孙中山的万言书实际上一样)。虽然郑观应还列举了其他几点,但包括了孙中山所谈四件事中的三件,我们再一次发现在表达方式上非常相似:“使人尽其才;使地尽其用;使物畅其流。”因此,孙中山的请愿书很难说有独到的见解。非同寻常的倒是他用它来向全权大臣接近这个事实。实际上,他是在寻求一个进身之阶,以进人中国权贵者的行列。但是,他有什么资格呢?孙中山承认自己不会写“八股文”,没有功名,但有的是不同的造诣。他认为自己“曾于香港考授英国医士,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舆地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当孙中山赞扬李鸿章是善于选贤任能的人时,他可能想到许多在李鸿章手下任职的归国留学生。但这些学生大都不是受外国传教士教育的农民,而是出身于官绅家庭由官方派出国的年青人。他们是在儒家经典方面受过严格基本训练的“洋务”专家,而不完全是外国教育的产物。
如果说孙中山有一贯的特点,那就是一生屡遭失败。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愧是个民族英雄,因在他活动的四分之一多世纪,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假如没有对他的回忆,也许会更黑暗。中国人每当想起外国人强加给中国的种种屈辱,以及他们的领导人腐败无能时,仍可强调他的观点: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只要有决心,这个国家定能很快恢复它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没有谁比孙中山对中国的潜力更充满自信,并像他那样无私地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尽管他的许多想法不切实际,但体现他的特性的口号——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实际上等于描绘了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孙中山的作风令人费解,因他是个勉为其难的革命家。在致力革命时,他宁愿选择最少使用武力的措施达其目的。这是环境及其气质使然。外国人造成的恐惧,使他阻止与帝国主义直接对抗。只是到了最后,他才支持这种对抗。他反对鼓励阶级斗争,也不愿用暴力手段去消除本国的不公正根源。他虽具有大无畏的精神,但缺乏真正革命家所特有的冷酷。简言之,他宁愿谈判而不从事杀伐,求和解而不想进行旷日持久的斗争。这些品质使他看起来仿佛是唐·吉诃德式的而不是革命家的奇怪人物,但更显出他是个纯粹的人。如果说孙中山是个失败者,那么,他企图与之友好的外国人亦失败了。尤其是西方,不肯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妥协,与最温和的民族主义领袖为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方的侮辱,反而给孙中山的形象增光:他从来没有像在其情绪失去控制、向英国和美国挥舞拳头、演戏似的表现整整一代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挫折和反抗时那样深受人们的爱戴。中国没有哪位政治人物像孙中山那样一直易受外部影响。
在近年来西方历史学家对孙中山的大量研究著作中,本书要算是最重要的一部了。 ——金冲及 这部著作对一个严酷的时代中的重要人物所作的描述,是最详尽和最具有权威性的。 ——[美]费正清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套装上下卷)》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无
读一些这样的书,有助于增进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对史书真伪的判断内容不错,缺陷是翻译不痛快,老句式老调子,看得不爽
历史很详细,忠于史实。
快递还是挺快的,书也挺便宜的,是正版的。
写的很好,关于孙中山的一生评价还算比较客观。值得一读。
对孙先生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概述,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有帮助。
近年揭秘了不少这种以前看不到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