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是奸相还是能臣

史美珩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史美珩  

Tag标签:

无  

前言

今年春末夏初,史美珩教授把他研究的《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的书稿寄给我,希望我阅读后能提些意见并写篇序。我读完全稿,形成了三点认识。《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冲破了我们这代人习以为常的“以论带史”的治史方法,坚持了从真实的历史出发引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挖掘与整理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资料,如史弥远为相期间发生的“八年抗金”史、理宗初期史弥远辅政时大量的军政文化建设史。该书认为,这是南宋高宗禅位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终取得胜利的一段历史。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全面认识南宋历史的空间,这是本书对南宋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研究历史是“以论带史”,还是“论从史出”,这是两种不同的治史方法。本书坚持“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南宋历史上关于“战”与“和”孰是孰非的争论,自高宗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以“战”为是,以“和”为非。在我看来,“和”“战”的是非判断,作为国家战略决策,应根据当时的情势决定,以对人民有利还是不利为标准,而不能以主观的好恶为标准。根治当时的情势,该战则战,该和则和。“和”并不否定“战”,“战”亦不否之“和”。只有能“战”方能成“和”,不能“战”也就不能成“和”。

内容概要

本书坚持“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南宋历史上关于“战”与“和”孰是孰非的争论,自高宗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以“战”为是,以“和”为非。

作者简介

史美珩,193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哲学教育与兵家韬略研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先后任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列主义理论部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1990年至1991年参与由袁木主讲的《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和《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讲座。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专著《古典兵略》《王霸兵略》《中华史姓谱》等。其中《中华史姓谱》填补了史氏历史研究的空白。

书籍目录

家世篇 古来将相本无种 向阳花木早逢春 二十六年辅政史 公忠翊运定策元勋 一个核爆炸式发展的家族诛韩篇 韩侂胄是怎样一个人 诛杀韩侂胄的主谋是史弥远吗 韩侂胄是史弥远“骗”来上朝,然后在路上伏击致死的吗 “函侂胄首于金”是史弥远个人决定的吗 嘉定和议是史弥远降金乞和的产物吗 真德秀反对过诛杀韩侂胄和嘉定和议吗 开禧北伐战争能继续打下去吗 史弥远和韩侂胄之间的分歧是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分歧吗抗金篇 南宋最辉煌的抗金战争 八年抗金后的形势与顺阳之战 八年抗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八年抗金胜利的意义 八年抗金是蒙古人的胜利吗 史弥远为相期间的民族精神立理篇 所谓史弥远“擅自废立”的真相 济王赵竑是“太子”吗 理宗赵昀是一个身世不明的皇族外人吗 皇子赵竑为什么要反对杨皇后与史弥远 胡梦昱的“狂悖”之言告诉人们什么 真德秀的两句“名言”说明什么 杨石为什么要力劝太后撤“垂帘听政” 理宗并非史弥远“擅自废立”的铁证行政篇 以民为本赈灾救急 严于责己招谕安民 拨乱反正平反昭雪 兼容并包尊道隆儒崇佛 江湖诗案 选贤任能按制办事 黄干、李燔等道学名流是受史弥远迫害的吗 能否把政见异同作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探谬篇 从《宋史·张浚传》看《宋史》对历史人物的神化和魔化 从《宋史·理宗纪》看“正史”的“派史”化 《宋史》为什么要对国史进行大砍大删 《续资治通鉴》为什么要篡改宁宗立赵昀为皇子的诏书 《续资治通鉴》为什么要篡改史弥远的奏章 把“弥远奏遣”改为“弥远急召”的用意何在 《宋史》为什么把王元春“告变于朝”改为“竑乃遣王元春告于朝” 《真德秀传》为何要删去一句最关键的话 《续资治通鉴》对真德秀的奏章为什么要进行删改 “围田”是农民的“私田”吗杂议篇 慈仁恭俭履信思顺 如何看待“宁宗不慧 如何看待有关杨皇后的绯闻 从许奕的外任看史弥远与杨皇后的政治关系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张铉去职的原因是什么 赐谥岳飞为“忠武”是史弥远为自己装饰门面吗 谥史弥远为“忠献”是把史弥远比作秦桧吗 得亦忠义失亦忠义 是“奸臣”还是“治国能臣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当时蕲州知州是李诚之。李诚之,婺州东阳人,受学于吕祖谦,乡举第一,先后通判常州、知郢州。当时李诚之年已七十,任期已满,但新任州官未到,见金兵大举进攻,因此留下继任。蕲州自高宗南渡以来,从未受到金兵的进攻。李诚之到蕲州任职后,对官员们说:蕲州备御无素,如果敌人长驱直入怎么办?因此他亲自视察城墙,加高加固,建楼橹,筑羊马墙,训练厢禁民兵,奖励有功之人,粮食储备四万石。二月,金人兵临城下,李诚之对官员们说:我以书生镇守边垒,今年已七十岁了,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只剩下一死而已。我当和同僚们戳力防守,防守不成则以死继之。李诚之选丁壮分布城守,募死士迎击,与金兵前锋遇于横槎桥,大破之。过几天,金兵拥向沙河,想渡河,又破之。随后,金兵又大举进攻,掘开湟水,又焚烧战楼,被击退。金兵再次转移到要害地想渡河,蕲州兵奋勇出击,杀掉带兵渡河的虏帅。金兵虽屡屡受挫,但仍继续调兵进攻不止。不久,兵临城下,把蕲州重重包围,烧掉木栅。李诚之主动出击,杀其将卒数十人,夺金将的佩印。三月初一,金攻西门,被守军射退。金兵又造嘹望楼窥探城中的动静,李诚之故布疑兵疑之。过二日,金兵以攻具攻城,李诚之也用不同的兵种进行积极防御,击退金兵的进攻,夜里还主动出击,攻击敌营。金人连蝈攻城不下。金人派人持书胁迫李诚之投降,诚之斩杀来人,拒降。三月初二,黄州失守,金兵会合一起将近十万军马,池阳、合肥的援兵败走,朝廷命冯耱驰援蕲、黄二郡。冯柑兵至郡境迁延不进。蕲州军民在李诚之率领下,誓死奋战。三月十四日城破,李诚之率兵巷战,杀伤与敌相当。儿子李士允力战死,李诚之引剑自刎,李诚之妻许氏及妇、孙一家人投水自尽。当时,蕲州的通判秦钜,是秦桧的曾孙,与李诚之协力守城。求援于武昌、安庆。月余,兵不至。策应兵徐晖、常用等弃城逃。城破,秦钜与李诚之各以自随之兵与金人展开巷战,全部牺牲。

后记

我是在1956年考进北京大学的,专业是哲学。当时正好是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时候。北大校长马寅初先生发表了他著名的“人口论”,哲学系主任郑昕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轰动中外的《开放唯心主义》。由于国家提倡不同学派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以喧喧而鸣,古老秀丽的燕园沸腾了。北大校园的学术活动非常活跃,各系的学术报告很多,争论也十分热烈。如生物学方面有米丘林学派(主张物种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外因论)与摩尔根学派(主张物种的遗传与变异是由“基因”决定的内因论)之间的争论。美学方面有朱光潜教授的“美是主观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主观唯心论,蔡仪教授的“美是客观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唯物论,李泽厚(当时还是个青年学者)先生的“美是客观的,但美感是主观的”辩证论之间的争论。历史学方面则有主张历史研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中间的立场,从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以史带论”论,与主张史学者应从需要出发,为政治服务的“以论带史”论之间的争论。社会学方面则有主张中国应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论”,与主张人有两只手,中国人口再多也没关系的“人手论”之间的争论等等。在哲学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冯定教授提出的“矛盾三方论”。他在临湖轩对我们部分哲学系的学生说:现在都讲矛盾“双方”,你们是否可以研究研究矛盾有“三方”,如上游、下游,还有中游;左派、右派,还有中间派;阳电子、阴电子,还有中子等等。总之校园内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百家争鸣景象。虽然这段时间不长,但学术界诸多学者这种敢于开拓创新、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光辉形象,却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象,影响着我的一生。


编辑推荐

《是奸相还是能臣:史弥远历史真相研究》:披露被《术史》封杀数百年的历史真相,揭示宰相史弥远独相二十年的功过足非,还原卤宋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八年抗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是奸相还是能臣 PDF格式下载



作为资料保存。


我希望你成立互相聊天,很便!


还没买这本书的(估计也没人会想到买这本书),建议别买了。我之前出于了解南宋权相史弥远的想法,到当当搜关键词“史弥远”,结果只有这本书。本不想买,但看简介又觉得观点似乎有吸引人的地方,于是下了单。事实证明,好奇心害死猫。作者也姓史,不知是否为了替本家名人隐讳,本书写作明显带有“预设观点-寻找证据”的痕迹,然而,史弥远臭名在外,要掰扯回来确实难度很大,作者充分发挥“三分(最多)史料+七分猜测”的诡辩术,愣是把很多说不通、说不过的地方,努力找补上。结果,史弥远在他笔下简直成为了千古忠臣、能臣的化身,还委屈地背了骂名。照作者的逻辑,天底下可真就没有奸臣和坏人了。给两颗星,一颗是作者找资料的辛苦分,也真是难为他了。


图书封面很脏,已变色,污垢搽拭不掉,书页泛黄。


还算不错,对一贯由士大夫把持的虚伪历史传统,是一个小小的颠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