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
2008-3
辽宁人民出版社
张颐武
242
215000
无
阅读究竟有没有用?阅读在_个人的生活历程中究竟起多大作用?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些都是平凡人如你我,名人如张颐武、苏叔阳、王蒙、刘心武,包括余秋雨等人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有时甚至引发激烈争论。读,还是不读,这已经是个问题。但事实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自觉与不自觉地,主动与不主动地阅读一些书籍。这些书籍也必将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力是深远的,是具有“一辈子不忘”的性质的。从所读书籍上,也必然能寻出一个人的思想成长过程的深刻痕迹,感受得到作者人生观形成的根本原因,甚至还可以捕捉得到情绪上的细微变化。这正是此系列丛书最大特点。 本丛书每本题目相同,都叫《一个人的阅读史》,但作者不同,所阅读过的书籍也一定不同,所经历的人生感悟也一定不同,看世界的角度也必然不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系列图书之所以有出版价值的地方。我们普通读者这次可以真正走入那些名人的内心世界,看他们读什么书,听他们的内心独白,感悟他们对人生的真切感悟。本书讲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对当下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作出了重要阐释。
第一章 生命的滋养:面对人生的书 A.读书从语言开始:《语文影及其他》 B.“读经”的两面性:经典的复杂意义 C.人生需要“钝感力”:励志小书的大哲理 D.《下流社会》:切入当下的人生境遇 E.“乐活”的文化价值 F.“熬”住人生 G.挥别百年:中国的新生 H.我们需要”梦想比回忆多”的精神第二章 当代作家和作品:三个作家的记忆:巴佥、玉蒙、王朔 一、巴金 二、王蒙 三、王朔第三章 想象的空间:和中国小说一起成长 A.关于《猫》 B.刘斯奋的《自门柳》 C.关于《沉沦》的感慨 D.远近之别 E.和时代拔河:王小波的价值 F.《无字》:生命的痕迹 G.发掘回忆:关于王安忆小说 H.《秦腔》一曲动地哀 I.感慨高行健 J.梁晓声的意义 K.从“硬”的边界进入:《狼图腾》的价值 L.中国梦的片断 M.冯唐的两本书:摆荡在欲望和嘲讽之间 N.空山不空 O.残酷青春的痕迹第四章 世纪的“流年碎影” A.天壤之别:王韬和刘恒 B.情何以堪 C.钏影楼中 D.无尽歧路 E.随风而逝 F.胡兰成的传奇 G.“落难”的感慨 H.东京故事 I.风中之烛 J.如梦沧桑 K.“检讨书”祭 L.岁月无情 M.难言乡隐 N.行走江湖 O.“80年代”的意义 P.风雨20世纪的背影第五章 世纪思想的痕迹 A.召唤“新青年”的精神 B.“文艺复兴”再思 C.“狂飙时代”与现代中国 D.冯友兰的《贞元六书》的文化关怀第六章 世界和我们之间 A.诺贝尔文学奖:三十年的传奇 B.德里达与我们:知己或陌生人 C.《崩溃》的意义 D.《哈扎尔辞典》的价值 E.《布尔加科夫文集》的启示 F.说《帝国》 G.看“花生”全集,怀念“花生” H.自白的效用:耶利内克的启示 I.理论的趣味第七章 和他人的书的对话:“序”里的意昧 A.《家族图谱》 B.展现“现代性”的矛盾 C.以摄影家的想象力赋予“中国”形象 D.《“看”/“说”》 E.女性内心世界的展开 F.张冲的《1977年以来喜剧电影研究》 G.朱家雄的小说末章 一个人的生命史
回望30年的中国流行阅读史,我们发现,30年来,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由于流行阅读投射的是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时代之阅读是国人的集体吁求和想像,所以,流行阅读与时代文化心理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一部国人的“心灵史”。不仅如此,可以看到的是,国人的阅读生活受历史环境影响很大,则阅读体现的不仅止于时代文化心理,还是一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史,社会变迁史和中国发展史。 从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的阅读,到上世纪90年代“物质”之阅读,再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个体”之阅读,30年的阅读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人从计划经济集体中的一员解放出来,成为个体的人;这个个体的人从精神之解放,到具体应对个人的复杂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将这30年的流行阅读史,概括为一部“个人完成成长史”。
无
书的内容还是很好理解消化的,我们可以拿出来对照自己的阅读 蛮不错 的
好 喜欢
说实话张颐武教授的签名售书活动挺让人觉得悲哀的,现场真正排队的读者只有五人,其余约三十人或是他的学生、友人或是媒体记者,都是这次活动的主办方邀请来的。而主办方搞的这场读者见面签售会实际上把不相关人等排除在外,把我们这几个等了近1个小时的普通读者挡在他们那个小圈子外。站在保安和安全线外的我们眼睁睁看着后来的、有关系的人一个个被放进去,这当然会让我们不满。我前面的老哥(我排第二)因此还与主办方某人争论了一番,最后那人甩出一句“我不认识你”便不再说话并继续拉起安全线放有关系的人进场。在这种公众场合,我是既胆小又嘴笨,所以什么也没说,这会儿坐在家里打字就不同了,有些我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敲打出来。我觉得在当下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还能有我们几个普通读者对阅读有所坚持,活动的主办方更应该优先接待我们才是。如果说现场排队的人太多,都放进去可能会造成混乱,那我可以理解。可情况是只有我们五个人却偏偏不让进去,无论如何都有些说不过去吧。我们这几个早早就站在那里排队的读者,不该受到如此待遇。如果说早就内定了不让普通读者参与,那又何必挂起“读者见面会”的横幅?最终我们只能站在圈外看着圈内人士交流、问答而无法亲身参与其中。我无所谓,真让我提问恐怕我也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但我身后两位已满头白发、现场年龄最大的老人家理应得到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他们不了解《一个人的阅读史》,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和他们聊了一会儿,给他们解释这是一个相同书名不同作者的系列图书,张教授是其中之一。他们来参加这场签售活动是偶遇,我则是提前知晓了情况有备而来。我们几人从1点20分等到2点活动开始,接着又等到3点开始签售,我这样的年轻人都觉得腿酸了,更不用说我身后这两位老人家。然而现场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的态度着实气人!当张教授和那些圈内人交流时,我递钱给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想要他们先卖给我一本书,我好翻看一下。那位工作人员来了句“等会儿,一会儿开始签售了再卖。”我解释说我是想先看看这本书,待会儿签名开始了也方便不是,进去就可以直接签了。他又不耐烦地说“待会儿,着什么急。你要是买了就走那我就给你。”听到这句话,我本想跟他嚷嚷“我要是买了书就走那我干吗跟这儿耗这么长时间?”转念一想,和这种人理论实在没有必要,就没再搭理他。这时候我动了“书不买了,名不签了,转身就走”的念头,我是约朋友一起去的,人家对这事儿没兴趣,一直跟旁边等着我呢。但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我又觉得本来排队等候的人就没几个,我们这几个人更该坚持才是。我还忽然觉得自己有了某种责任感,哈……2个小时的“罚站”以及付出25元人民币后,终于拿到了张教授签名本《一个人的阅读史》。我是既有些高兴,又觉得很抱歉。让朋友因我干耗了俩钟头,完了还让人家掏钱请我看电影,实在是对不住啊。这本书文字量不大,二十万出头,文章篇数不少,篇幅较短,读起来不是太费劲。并且因为书中所述及诸小说、理论著作我一本也没有读过,少了回忆自己读同一本书时的感触,更是省了不少时间。当然这也显示出:我读的书还是太少了。我还得再接再厉啊。张教授读过的那些书中,《哈扎尔词典》、《布尔加科夫文集》特别勾起了我的兴趣。那么过些日子我就首先考虑读这两部书吧。
想了解上一代人的阅读角度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细品味。
我的年纪不够大,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阅读积累已经足够丰厚,所以便很少产生过回顾检视自己走过的阅读历程的意识。直到读过张颐武先生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以后,我才发现,由阅读的历程来诠释生命的历程竟然是这样的恰当和完美——尤其是对一个与书为伴,在阅读中生活的人而言。
我不止一次地在各种场合表达我的看法,我觉得读书不是一项工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不同生活的状态往往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阅读的过程与状态就显得要比其结果重要得多。有人说生活即阅读,我赞同这个说法,因为阅读是一个非常具有主动性的行为,生活同样如此,而且我们每天处理那些日常事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次阅读后的反馈性行为。若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看的话,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其实都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但它们却以表现单纯的生命效果为特征甚至是最主要的目的。这样的现实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为阅读这一简单的行动添加更多的肯定。
在这本《一个人的阅读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一个词语的出现具有着极高的频率,那就是“80年代”。张颐武的阅读特点就是这样,他总是在把文本纳入它所叙述的那个时代背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生命记忆带入其中。在张颐武的印象和切身的生命体验中,80年代是充满期望的年代,是迸发思想的年代,是洋溢热情的年代,同时也是隐藏着许多危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文学表现出了它敏感的一面,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心理结构的变化生成,都能在那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它们合式的缩影和镜像。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某人“三句话不离本行”,在此我们会发现张颐武也是这样的人,他总能站在一名文化研究者的立场上去表达他所想表达的——这并非说他去特别地关注他想关注的书,而是他能在阅读中很自然地找出一名文化研究者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在本书的第二章,他写的读巴金、王蒙和王朔,带有极强的社会观照,用张颐武自己的话说,就是“留下一些我觉得最为代表这一时代的文学的书的介绍,这既是个人记忆的清理,也是尝试给时代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我觉得,这种阅读和阐释的方式,不仅具有个人的趣味,而且饱含社会性的价值,既有意思也不失意义。
在以往读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中国传统式的读书方法讲求的是“入”与“出”的关系,起先要抱着一种豁旷的无理解状态扎入书里的世界,等依照书中隐含作者的思路结束阅读之后,就要及时地跳出来,再重新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这种阅读技巧在治旧学的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任何考据、诂释者最早都需要这样一种能入能出的本领。我们再来看《一个人的阅读史》,张颐武提供给人们的则似乎是一种“来”和“去”的范例,在他的阅读过程中,不仅凭“来”和“去”读出了阅读的快感,还将自己读过的书作了切实而必要的串联,并解读出它们之间的互文性。张颐武以一颗热心来来去去地穿游于他所接触的一切阅读对象中,当他停止下来并回顾凝视的时候,那些足迹已经变得相当丰富而炫丽。张颐武正是在这种安闲遂意的阅读间为大家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的式例。
中国与西方、本土与世界的各种矛盾是现当代很多知识分子和文化学者产生困惑的根本,如何调化这些矛盾并使它们能够融冶于同一场域之中是他们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张颐武同样认为“世界和我们,是中国人读书生活中的一个巨大的困扰”,他毫不掩讳地向大家展示了他在思考这一系列问题时所形成的“痕迹”。在这一章中《理论的趣味》一文里,我读出了许多共感,很多西方学术理论著作并非我们成见中的那样枯涩无味,反而充满了极富意趣的气息,这种感觉曾在我阅读法国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似乎已经发现,我们和西方的差异或许就存在于是否机械板滞地看待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艺术性的意味和人性的精神怎样折射在一部作品或是一项工程上,是值得我们时常反思的。
张颐武明晰的思维决定了他善于观读。作为他本人来说,或许并不看重自己所作出的一切而只是自足于阅读本身所带来的快乐,但因为他而改变了自我与文本之间距离的我们,则必须向他致以深深的感谢——即使他解读的阅读对象我们并没有阅读过甚至毫无阅读的兴趣,可是希望通过书本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以及规划未来的生活恐怕才是我们潜藏于心的初衷。“认真的、没有偏见的阅读可以让人了解一切”,我想,这句充满自得的话语该是微笑着的张颐武最想告诉我们的。
南怀瑾先生常言:江山毕竟属书生,又道:书到今生读已迟。
只此两句已道尽生生世世累生累世对知识和智慧所应保持的认知与实践。
最欣赏这句:“我觉得读书不是一项工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