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
2007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
富育光
406
430000
无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在文化部和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经过有关科研和文化工作者多年的辛勤努力和编委会的精选、编辑、审定,现在陆续和读者见面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满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源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传统说部,是满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传承久远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是满语“乌勒本”(ulabun)的汉译,为传或传记之意。上个世纪初以来,在多数满族群众中已将“乌勒本”改为“说部”或“满族书”、“英雄传”的称谓。说部最初用满语讲述,清末满语渐废,改用汉语并夹杂一些满语讲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满族各氏族都凝结和积累有精彩的“乌勒本”传本,如数家珍,口耳相传,代代承袭,保有民族的、地域的、传统的、原生的形态,从未形成完整的文本,是民间的口碑文学。清末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原因,满族古老的习俗和原始文化日渐淡化、失忆甚至被遗弃,及至“文革”,满族传统说部已濒临消亡。抢救与保护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是抢救与保护满族传统说部的可喜成果。吉林省的长白山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满族及其先民世世代代在白山黑水间繁衍生息,建功立业,这里积淀着深厚的满族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满族传统说部流传的历史。吉林省抢救满族传统说部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精神的指引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重新受到重视,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有关科研人员,冲破“左”的思想束缚,率先提出抢救满族传统说部的问题,得到了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历史学家佟冬先生的支持,并具体组织实施抢救工作。自1981年起,我省几位科研工作者背起行囊,深入到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以及河北、四川等满族聚居地区调查访问。他们历经四五年的艰辛,了解了满族说部在各地的流传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一些传承人讲述的说部进行了录音。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有组织的抢救工作中断了,但从事这项工作的科研人员始终怀有抢救满族说部的“情结”,工作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1998年,吉林省文化厅在从事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十大艺术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中,了解到上述情况,感到此事重大而紧迫,于是多次向文化部领导和专家、学者汇报、请教。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同志,文化部社文图司原司长陈琪林同志,著名专家学者钟敬文、贾芝、刘魁立、乌丙安、刘锡诚等同志都充分肯定了抢救满族传统说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几经周折,在认真准备、具体筹划的基础上,于2001年8月,吉林省文化厅重新启动了这项工程。2002年6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成立了吉林省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编委会,团结省内外一批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满族说部的抢救、保护工作。植物繁衍知识等,特别是有关生产知识,操作技艺,往往通过故事中的口诀和韵语得以传承。这为研究北方诸民族的人文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提供了具体、真实、形象的资料,使这些学科得到印证、阐明和补充。所以,有些专家称满族传统说部是北方诸民族的“百科全书”,其言不为过誉。……满族及其先民,数千年来,在亚洲阿尔泰语系乃至通古斯文化领域里,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特别是有清二百六十余年来,为世界文化保留了浩瀚的满学典籍及各种文化遗产,满语的翻译历来为世界各国学者所青睐,满学已成为民族学、语言学的重要学科。满语因久已废弃,现存满语仅是清代书面语的沿用。近年来,我们采录了黑龙江省孙吴县78岁的何世环老人用流利的满语讲述的《音姜萨满》、《白云格格》等满族说部,它向世人重新展示了久已不闻的仍活在民间的活态满语形态,这对世界满学以及人文学的研究是弥足珍贵的。除此,在满族传统说部中还保留着大量的环太平洋区域古老民族与部落的古歌、古谣、古谚,故而具有丰富世界文化宝库的意义。满族传统说部作为民间口述史,其中对历史的记忆也会有不真实、不准确的地方,但它毕竟是民间口头文学而不是史书,作为信史虽不排斥传说但不可要求口头传说与史书一样真实可信。满族及其先民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和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说部中难免有不健康的东西和封建糟粕的成分,但这不是主流,它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把满族传统说部原原本本地奉献给广大读者,相信在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则指引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会得到剔除。我们在采录、整理、校勘、编辑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抢救、保护和编辑、出版《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谷长春2006年6月
在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开基创业的斗争中。黑龙江德钦部女真小孤女被救到科尔沁大草原,她聪明、机智、勇敢,被称为“草原的月亮和百灵”,后与皇太极相亲相爱,生子于荒郊。被狼群养大,从而演绎出一场骨肉亲情、民族纠葛那种异常悲壮刚烈。错综复杂的情感之争。读之令人唏嘘泪下,扼腕叹息。 满族传统说部《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讲述的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中叶努尔哈赤父子开基创业并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的珍贵历史故事,数百年来始终在我国北方满族、蒙族、达斡尔、乞列迷(费雅喀)等民族中广泛传讲。全说部极力描述了宝音其其格和她的儿子包鲁嘎汗机智勇敢、正义无畏的英雄的品德,将全书引入波澜壮阔的历史漩涡之中,令人回味无穷。宝音其其格悲剧性的结局,更使故事跌宕起伏,激情澎湃,感人肺腑。全书有说有唱,充分显示了满族传统说部特有的艺术魅力。
富育光,满族。1933年5月生,黑龙江省爱辉县人,1958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分院文学研究所,投身于民间口碑文学挖掘、搜集与研究工作。1984年9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搜集整理的满族传说故事选《七彩神火》。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传承概述引子第一章 梦鹰入怀第二章 鱼儿总要游归大海第三章 狼母鹰师——包鲁嘎汗出世第四章 尾声——黑水号子后记
第一章 梦鹰入怀在我们祖国美丽的北方土地上,流淌着一条绵延东西、波澜壮阔的大江。它就是萨哈连乌拉,古称“弱水”,也就是黑龙江。它是我们女真人的母亲河,是哺育我们世世代代成长的地方。在这条母亲河的两侧,有众多的支流,都是它的儿女河:一条叫松阿里乌拉,就是松花江。松花江的支流是脑温江,也就是嫩江。黑龙江的北侧,有几条非常出名的大河,如额尔古纳河、亨滚河、精奇里江、牛满江等。黑龙江的中游南侧有乌苏里江,发源于东海窝集的西艾曼霍通山麓之中。乌苏里江的重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凌河、诺罗河、依曼河等河流,这些河流都是它的子孙河,河域绵延无疆。除这条著名的母亲河之外,在辽南版图上,还有一条蜿蜒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湛蓝,鱼草丰饶,那就是著名的辽河。它注入渤海辽东湾,北流千里,在铁岭北处分成两股水汊:一个是东辽河,一个是西辽河。说起东、西辽河,很多人都很熟悉。它哺育了英雄的蒙古人和汉族兄弟。蒙古很多的部落,自古生息在域北广袤的大漠草原。他们在这里曾经建立了叱咤风云的大元王朝。脑温江、东辽河、西辽河,也都是哺育蒙古子孙的摇篮。它的子孙们,在东辽河、西辽河两岸的沃野上,养育着无边无际的羊群、牛群、马群。这里是最宝贵的金子般的地方,是生长着、孕育着财富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科尔沁草原。雪妃娘娘虽然不是在这里出生的,但她却是从这里发迹起来的。癸卯年,从大明王朝算,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坐殿三十一年。这是一个不祥的年头。这一年灾难连绵。若论我们满族朱申(女真)年号,一般都用中原王朝沿袭很久的天干纪年法。这年正好是癸卯年,也就是女真天兔年。老辈人都讲,天兔年是个灾难的年头。这一年春天,遍地大旱,而且进入夏天以后,又暴雨连灾。江河发的水比哪一年的水都大。河水汹涌澎湃,白浪滔天。东辽河、西辽河的水猛涨,淹没了很多的草原,淹死了很多的牲畜。远望四野,一片白茫茫。牧群被围困在洪水中,数不尽的牲畜尸体,漂满了水面,白花花、黑茸茸的,无边无际,惨不忍睹。
时值2003年一个隆冬的夜晚,繁华的重庆路上人流涌动,人们开始了迎春的商品竞售。此刻,我仍在十楼暖间里,为自己能够顺利完成了一部曾梦寐以求的文化工程,而深感兴奋与自豪。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部沉睡数百年的满族传统说部,经过我一年多的记录、整理,终于完满脱稿了!我喜爱满族说部,也为满族说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人物所鼓舞和感动。我从小生长在红旗下,是社会主义幸福的新生活哺育我茁壮成长,有关中国社会的历史全是从书本上了解到的。这次我有幸参与满族传统说部的抄录与整理,知道了许多极为生动的中国北方诸民族明代及清初以来的社会变革和重要历史人物故事,了解了中国北方诸民族往昔的文化生活轨迹、生活信仰与习俗。这些内容是无复可见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从事民族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佐证。满族传统说部《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讲述的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中叶努尔哈赤父子开基创业并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的珍贵历史故事,数百年来始终在我国北方满族、蒙族、达斡尔、乞列迷(费雅喀)等民族中广泛传讲。全说部极力描述了宝音其其格和她的儿子包鲁嘎汗机智勇敢、正义无畏的英雄的品德,将全书引入波澜壮阔的历史漩涡之中,令人回味无穷。宝音其其格悲剧性的结局,更使故事跌宕起伏,激情澎湃,感人肺腑。全书有说有唱,充分显示了满族传统说部特有的艺术魅力。除此,《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还有血有肉地刻画了二十余位令人难忘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像宝音母子一样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尤增全说部的传奇性和可读性,与满族其他说部相比,另具特色。在整理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忠实记录全故事,不怕繁琐和麻烦,一遍又一遍地读念原采集文稿,梳理演进中出现的矛盾细节,力求保持讲述者的语言风格,原形原貌,原唱句形,原汁原味。正因如此,记录和整理《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是一项极为严肃、细腻的古文化遗产的修复与整补重任,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获得了经验和体会。通过《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的整理,使我对满族说部产生浓厚的感情和兴趣,愿为弘扬满族传统文化,不断发挥我的绵薄之力。这也正是我眷爱满族说部和《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的情结。王慧新2003年11月10日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是《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系列之一《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分册,书中讲述的是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中叶努尔哈赤父子开基创业并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的珍贵历史故事,数百年来始终在我国北方满族、蒙族、达斡尔、乞列迷(费雅喀)等民族中广泛传讲。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