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千年流波-中国布洛陀文化

韦苏文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韦苏文 著  

页数:

142  

内容概要

  布洛陀文化是指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宗教信仰活动,它包括布洛陀神话文化、史诗文化、始祖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布洛陀文化流传于壮族地区及壮侗语系的布衣族、水族等民族地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文化在走向衰亡,为此我们出版了《千年流波:中国布洛陀文化》,目的是能对该文化作以记载,使它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布洛陀文化概述第一节 布洛陀文化的分布第二节 地理与人文环境第三节 产生与流传第四节 基本内容第五节 布么及其传承第六节 布洛陀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第七节 布洛陀;化研究及传承第二章 布洛陀文化达标程度评估第一节 布洛陀文化传习场第二节 代表作价值评估第三节 生存环境文化史渊源第四节 布洛陀文化独特性评估第五节 布洛陀文化延续的必要性评估第三章 布洛陀文化的濒危报告第一节 濒危的现状与危机第二节 濒危的原因第四章 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第一节 布洛陀文化保护现状第二节 整理出版了一批散文体韵文体作品第三节 布洛陀文化保护规划第四节 保护、利用、发展目标第五节 抢救保护利用发展之主体及其工作计划第五章 著名学者对布洛陀文化的仃关论述精选第一节 略谈布洛陀文化的实质第二节 布洛陀:壮族的始祖神第八章 布洛陀文化传承群体中代表性人物对抢救布洛陀文化的意见第一节 抢救布洛陀文化势在必行第二节 山歌要与时俱进第三节 对保护布洛陀文化的建议第四节 布洛陀文化对弘扬壮族精神将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节 地理与人文环境  布洛陀文化的分布与流传区域以右江河谷为中心,西边到达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边抵达红水河中上游流域。这个地域是壮族集中的聚届地。  一般认为,壮族是古西瓯、骆越的后裔,按现在的行政区域采说,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  在已经发现的壮族先民旧时器时代遗址中,广西各地发现有100多处,其中以右江河谷为最,仅在右江、田阳、田东、平果等县区就有80多处旧石器遗址,各种石器4000多件。  2000年,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以封面加评论的隆重方式公布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右江河谷百色盆地古人类地质年代经中美学者用氩--氢法测定得出的同位素年龄距今80.3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这一考古发现表明,早在80.3万年前,人类的炊烟就已经在今壮族腹地右江河谷升起。  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杵、石磨棒、砺石、石夯、石球、石纺轮、石锤、石制刮削器等大批石器。许多石器加工精细,如一些双肩石斧、石锛大多用深灰色的砾石磨制而成,有的磨成刀、石铲,有的加工比较精细,有的仅作局部加工。这些都有力地证明壮族地区很早就出现了稻作文化。  壮族主要源于古代越人。商代初年,壮族先祖瓯、桂国、损子、百濮等部曾向中央王朝进贡贵重之物,使其名见于史籍。当时四方进贡之物,正东有血皮刀鞘、鱼酱、利剑等;正西有丹青、毛毡、兽角、神龟等;正北有白玉、良马等;惟有正南进贡的东西最为珍贵高雅,有珠玑、玳瑁、象牙、文犀、翠羽、孔雀和玩赏用的短狗等。西周时路人(骆越人)又送去大竹。  春秋战国时期,江南广泛分布着越人。大致有:  于越:主要活动于江西。即今鄱阳湖的余干县,早在西周时期,于越首领就建立了方国,主要活动于今安徽、江西及江苏相邻地区,即在淮海之间的巢湖、震泽、澎蠡、湖滨。  闽越:主要聚居在今福建和江西东部地区。  东瓯越:主要活动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  扬越:主要分布在湖南东南北部、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  山越:主要活动于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厂东等地。  滇越:分布于今云南省昆明一带。  夔越:分布于今湖北秭归至重庆奉节一带。  夜郎:分布在今贵州省安顺、贞丰一带。  西瓯越: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和厂西东部。  骆越:分布在今厂西南部及西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各地百越到底有多少部,现已难以详查。古籍上先后提到的可能与今天壮族有关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或方国,主要有西瓯、骆越、仓吾、损子、桂国、句町、夜郎、濮、漏卧、母敛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千年流波-中国布洛陀文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