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编  

页数:

367  

内容概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共分“文学思潮研究”、“两浙文学研究”、“社团流派研究”、“‘身体’视界”、“学海纵横”、“儿童文学研究”六大板块。包括论都市“病相”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建构意义、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体建构、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等诸多方面。所有论文均曾在国内学术核心刊物发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文学思潮研究论都市“病相”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建构意义文学与政治的联姻:现实主义的独特张力与限制沈雁冰提倡“新浪漫主义”新考“五四”新文学与古典传统及其评价现实主义:“社会批判”传统及其当代意义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潮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两浙文学研究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体建构“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左翼话语——论浙东左翼作家群时间、修辞策略与鲁迅“铁屋子”难题的破解人性·体制·文本性思想——“铁屋子”结构摭论试论“白马湖文学”的独特存在意义与价值鲁迅与郁达夫的“颓废”比较论论《野草》的时间意识社团流派研究新文学的诸种现代性——“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改造联合”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倾向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重评胡适与“学衡派”关于语言的论争“身体”视界苦难号喻悦的双重叙事话语——论中国现代文学中两种妓女形象的建构论“身体”在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中的审美意义——以《看虹录》为例“无词的言语——论《野草》的身体言说肉欲迷狂中的身体转向——以“灵肉观”为中心看《幻洲》学海纵衡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论争?——评《袁良骏学术论争集》重审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性质和地位重读改革小说——公化的现代性与私化的矛盾性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发生文学家在革命中的位置、——蒋光慈与托洛茨基文学思想艺术“形式”及“形式研究”内涵新探儿童文学研究图文之间的权力博弈——图画书中的禁忌与童年美学建构当前原创抒情童话面临的困境及出路三色童年——建国以来中国动画的童年话语与意识形态理解魔幻:儿童文学语境中的描述现当代文学学科论文集作者近十年主要论文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中国现代文学活动的一体性尤其表现在期刊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期刊是最重要的文学阵地,期刊最能集中地反映当时的文学整体状况,从期刊上可以我们看到当时文学活动的基本情形。与现在不同,当时文学各学科分工不明显,没有严格的“文学创作界”、文学研究“学术界”、“文学翻译界”、“文学评论界”,只有笼统的“文学界”。就笔者所见到的,没有专门的文学研究杂志①,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杂志,只有一家专门性的文学翻译杂志,即《译文》,是由鲁迅于1934年创办的。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文学期刊多是综合性,既发表文学创作作品,也发表文学翻译作品,还发文学评论文章和文学理论批评文章,还有各种文学史介绍,比如外国作家、作品和流派的介绍等。综合性期刊也有文学栏目,而文学栏目也多是综合性的。具体于翻译文学与创作,我们不妨通过几种杂志来作一些具体的分析。笔者统计:《新青年》从第一卷第1号到第八卷第6号共48期,共发表文学作品148篇次,其中翻译文学80篇次,文学创作68篇次。②另外,《新青年》从第二卷第2号开始断断续续连载刘半农的《灵霞馆笔记》,这本著作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属于外国文学论著,但其中有大量的外国诗歌的翻译,比如其中就翻译了著名的《马赛曲》。《新青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简单的统计说明,翻译文学在整个新文学产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它与创作具有“共生”性。它既是新文学的范本,催生着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同时它也是新文学的依托,新文学家们通过以一种新的方式翻译外国文学来培养和建设新文学,也为新文学找到了西方的根据,并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可以说,它们具有共通性,并且相互作用,“共生共荣”,共同推动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翻译的性质,《新青年》没有特别的说明,但非常明显,在《新青年》那里,翻译文学显然并不就等于“外国文学”,这既表现在文本的巨大差异上,也表现在作品的“版权”形式上。《新青年》第一卷共发表6篇翻译文学作品,其中4篇是双语文本,即“英汉对照”。但这种“英汉对照”显然不同于今天英语学习中的“英汉对照”,它属于两种文本,即英语文本与中文文本,《新青年》把两种文本并置,实际上表明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作品,英语原文属于外国文学,而翻译文学则属于中国文学。这种把翻译文学区别于外国文学的做法还可以从目录“版权”上反映出来,从第一卷第1号直到第五卷第2号,目录上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署名,都只有作为作者的译者而没有标“译”字样。


编辑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是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论丛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