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街漫步

阿唐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阿唐  

页数:

440  

内容概要

  作为哈尔滨地方志研究机构,整理编辑出版城市历史读物、整合地方史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最近几年,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从考古发掘、方志记载、中外档案、书刊影像、历史遗存等大量物质的、非物质的“记忆”中,整理、编辑了一套地情丛书,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老街漫步——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便是其中最新的一部。  《哈尔滨地情丛书:老街漫步(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把寻踪的视角选择在老街。  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路。路乃通道,而街主要赖于两侧的建筑而生成,如商铺、集市、府邸、衙署、学堂、民居等,至于兴哀,从少而多,从短而长,次第排列,纵横交错。街如五线谱,历史建筑便是个个音符,永不休止地弹唱着历史文明的远歌。  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合著的《平郊建筑杂录》中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  这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打开《哈尔滨地情丛书:老街漫步(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写满坎坷的老街上,细细地聆听它们的诉说和歌唱,走近这些历经风雨的老建筑,与它们的灵魂和生命对话。  寻找资料,可以把《老街漫步》作为一本工具性资料书去读。《哈尔滨地情丛书:老街漫步(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视角独特,指向性强,且信息量大,记录了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和知名历史建筑(包括已经灭失了的著名建筑)共计300余处,提供哈尔滨各个时期建筑历史和现状照片661幅,记述文字逾45万字,图文对照,生动、鲜活,以老街为经纬,几乎覆盖了整个哈尔滨市区的百年时空。这里,既有开埠前的老街老巷、茅屋土房,也有开埠后的街市商号、高楼广厦;既有东方风格的亭堂楼阁、道庵佛寺,也有西方情调的圆柱尖塔、拱门浮雕。老街上的一沙一石,一栋一梁,都铭记着哈尔滨的过去,都在诉说着自己神奇的故事,哼唱着动人的歌谣。

书籍目录

博物馆地区红博广场黑龙江省博物馆(原莫斯科商场)祥和蒸饺(原满洲土木建筑协会哈尔滨支部)哈尔滨国际饭店(原新哈尔滨旅馆)波特曼西餐厅(原铁路员工住宅)哈尔滨铁路工程第二工程公司(原近藤林业公司)海关街49-3号住宅及海关街花园街405号住宅楼及花园街新世界大酒店(原北方大厦)红军街38号(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哈尔滨市少年宫活动中心(原梅耶洛维奇大楼)少年宫办公楼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护栏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食堂(原意大利领事馆)及建民街颐园街革命领袖纪念馆(原葛瓦里斯基住宅)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斯基德尔斯基住宅)建设街眼镜城(原亚古诺夫大厦)及建设街南岗区少年官(原东省特别区长官公署)及民益街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原吉黑邮务管理局)火车站地区颐园街、银行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办公楼(原中央电话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建筑组群(原中东铁路医院)红军街龙门大厦贵宾楼(原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汇丰照相机商店(原契斯恰科夫茶庄)红军街77号(原华俄道胜银行)黑龙江哈铁对外经贸集团公司(原日本总领事馆)米兰婚纱摄影总店(原英国总领事馆)铁路局地区大直街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原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哈尔滨铁道报社(原中东铁路督办公署)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原哈工大土木楼)哈尔滨铁路局(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哈铁文化官(原中东铁路俱乐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原中东铁路商务学校)邮政街西段及周边哈尔滨铁路局附属办公楼(原许公纪念实业学校)哈尔滨市团结小学校(原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师道科、商科)邮政街305号、307号住宅松花江街193号(原意大利领事馆)下夹树街23号铁路职工住宅风貌保护区黑龙江省文联(原中东铁路局图书馆)、黑龙江省作协(原苏联总领事馆)……大直街西段和学府路秋林地区极乐寺地区霁虹桥地区果弋里大街南段文昌桥地区香坊地区平房地区犹太社区及周边中央大街周边松花江上索菲亚教学周边道外地区

章节摘录

  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斯基德尔斯基住宅)  旧时代的哈尔滨,如果要排列一个财富榜,前面介绍过的近藤繁司和葛瓦里斯基都会名列前茅。哪个在前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冠军没他俩什么事,头把交椅非斯基德尔斯基莫属。  斯基德尔斯基其实是一个家族,汉语对他们和葛瓦里斯基以及近藤繁司的描述就像是磨秃了膛线的机枪扫射的子弹,而他们母语的记录也未必就是原版拷贝,或者说原版照片因年代久远已模糊得不成样子,只能靠想象一笔一划地修复。那么下面的文字就是根据斯基德尔斯基的后裔和国外学者修复的照片进行概括的。受篇幅影响,只能扼要阐述。  和近藤繁司、葛瓦里斯基一样,斯基德尔斯基家族也不是在中国发家的,早在19世纪后期,家族的第一代领导人,列昂季·斯基德尔斯基(1845-1916年)因家乡的排犹浪潮而移居海参崴,不久就成了“一等商人”。家族产业涉足广泛,有工程承包、建筑建材、营林矿产。其中伯力至海参崴一段铁路就是他承包建筑的。另外,家族利润最丰厚的项目未必是工程承包和矿产,很可能是水泥生产,生产不怕海水侵蚀的现代硅酸盐水泥。他们旗下的水泥厂至少是远东地区第一家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企业。  最具前景的项目当然是库页岛石油勘探和开发。如果俄国政局能保持稳定,远东地区应该也会出现一个洛克菲勒。  随着俄国19世纪末开发中东铁路,斯基德尔斯基家族随即进入哈尔滨。列昂季的三儿子,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被派往哈尔滨领导当地业务,主要是营林和土木工程。大儿子雅各布协助老爹坐镇海参崴总部,小儿子西蒙(又译为谢苗,1885-1945)因游手好闲,被惩罚性地发配到哈尔滨。没想到浪子西蒙很有商业头脑,1905年,他刚满二十岁就发现了一个商机,在松花江上组织航运。航运权被中国政府收回后,他又到扎赉诺尔经营煤矿。到20世纪初,斯基德尔斯基家族的托拉斯已形成了规模,由于垄断了海参崴地区的煤矿经营和石油勘探权,被誉为“黑金王国”。期间,他们先后在伦敦、神户和哈尔滨开办了分支机构。  没有证据表明老斯基德尔斯基来过哈尔滨,他对哈尔滨犹太社区的所有捐助都是由所罗门代理执行的,最后一次捐助活动是1916年,此时他已卧床不起,他致电所罗门通知犹太宗教公议会,以他的长子雅各布的名义捐献一座会堂。他逝世后,所罗门捐助了塔木德托拉学校。老斯基德尔斯基有四个儿子,最终继承他事业的是所罗门(1878-1952)和西蒙。大儿子雅各布①l917年因心脏病意外过世,他是英国上院议员,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的祖父。二儿子摩西(1875-1951)因不务正业,终生受到排挤,未能染指家族企业。正是这一点最终救了他的性命。而雅各布和摩西的妻子是亲生姐妹,吉塔和丽萨。  ……


编辑推荐

  背起行囊挎着相机  行走在老街上  寻找老屋寻找故乡寻找我的梦想  还有儿时的伙伴和那无拘无束的好时光  烟尘滚滚机器鸣响  推倒山墙推倒忧伤  推倒了我记忆中的故乡  迷失了坐标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想要靠近的地方  徘徊在崭新的大街上  不知不觉泪已成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老街漫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