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哲学研究

[英] 维特根斯坦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英] 维特根斯坦  

页数:

368  

字数:

232000  

译者:

陈嘉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套开放性的学术丛书,“文库”将始终注重所收著作的重要性、原创性和开拓性。为严格保证“文库”的学术质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库”将主要重版集团内外已经出版的、经时间检验确属学术精品的图书。“文库”已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专家评审机制,所有入选图书都在有关专家论证、审定的基础上,由编委会讨论确定。

书籍目录

编者小识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中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的步伐,我们决定出版“世纪文库”。  “文库”已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专家评审机制,所有入选图书都在有关专家论证、审定的基础上,由编委会讨论确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本书表面哲学发展的过程便是人类追寻自我的过程,而思想却总是迟到的。精神的奥德修斯不断地寻找,当经历了太多的危机和失望,当存在成为本质,从自然哲学,经院哲学,再到理性哲学,西方哲学在黑格尔的手中完成了一次大的超越,完成了形而上学体系的构建。正如谢林所期望的那样:“经历了许多失望,走过了许多弯路,终于找到了自我。正如透过言语看到意义,透过朦胧的雾气看到陆地一样,我们透过感官的世界看到了我们所追求的幻想的世界。”理性精神与绝对知识成为上神,人类在自我反思中终于寻回了那个漂泊千年的自我,燃亮了哲学大厦中照澈四壁的智慧灯火。但这最辉煌的时刻却仿佛成为哲学的迟暮。"倘若哲学在自身的灰色中描绘世界,那么生命的形象将是衰老的,它并不能使这一形象变得年轻,而只能认识它。米涅瓦的猫头鹰只是在夜幕降临时才展开它的翅膀"。人们只能在一切都过去后才能对自身有所理解。所谓哲学,只是那个时代里时代精神的体现。而康德,黑格尔这些思想巨人身后确是一个平庸的时代。一个又一个的哲学流派兴衰枯荣,一批批的哲学家粉墨登场。贫乏的内容,拙劣的模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