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之道与德之端

[美]艾兰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艾兰  

页数:

193  

译者:

张海晏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水之道与德之端》是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东周这一“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典籍的研究,其特点是运用现代西方哲学隐喻的概念,作出新的探讨和分析,并延展到思想文化与艺术的若干方面。  《水之道与德之端》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兰女士研究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本喻的新著。按照西方哲学的隐喻认知理论。隐喻不同于属于修辞领域的比喻,不是用来表述已经形成的思想,其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力量,对思想观念的形成起一种形导性作用。隐喻的来源不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种文化的形态。本书借鉴了隐喻理论,重点从“水”的基本隐喻这一视角来研究中国早期哲学思想,通过揭示隐含于其基本概念中的物象,来了解这些概念意义的潜在范围,以及它们彼此间结构上的关联,从具体构象入手,来重构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主要概念范畴和框架体系,这种研究方法颇为新颖和创造性,将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艾兰(Sarah Allam),著名汉学家。1945年出生于美国,1974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学位。1972年始任教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现为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中国研究”讲座教授。曾著有《世袭与禅让》、《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有中译本)、《思想与文化——早期中国历史》(有中译本)、〈英国所藏甲骨文〉(合著)和《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合著)等。她的著作在海内外汉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书籍目录

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思想资料来源  本喻与概念体系  中国早期宗教  水与植物生命  研究步骤 第二章 水  “水”  有源之水长流  水循道而流  水之就下  水卷泥沙  柔弱,屈与不争  水无常形  止水为仪  止水清如鉴  水难领悟  山与河  水与火 第三章 道及其他观念  道  《论语》和《孟子》  《老子》与《庄子》  “无为”  心气 第四章 德之端  万物  德性  才,材  端 仁  自然  性与伪 第五章 哲学家  《论语》  《孟子》  《老子》  《庄子》结论 参考书目 中文文献 术语索引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水之道与德之端》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兰女士研究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的本喻的新著,其切入点非常独特、方法新颖、具有创造性,对国内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之道与德之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