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

[挪威] 弗雷德里克·巴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挪威] 弗雷德里克·巴特  

译者:

黄建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经典之作,自1959年初版以来,已经十余数重版,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出版。作者弗雷德里克.巴特是社会人类学的前辈,他50年代在斯瓦特(现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这一相对独立、闭塞的地区作了周详的实地调查,书中描述了该地区各社会群体的关系,包括血缘的、政治的、宗教的关系及其政治互动过程的基本政治结构。更重要的是,作者建立起一个用于分析复杂的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论模型,提供了一套人类学研究方法,即从微观层次的观察来发现其与宏观层次间的联系,并研究宏观层次的理论问题。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1. 导论
2. 斯瓦特的生态环境与民族志概况
3. 组织的基本结构
4. 领居、婚姻和宗族关系
5. 不平等的关系与权力
6. 土地的租赁和地方群体内部的政治关系
7. 首领的权威及其追随者
8. 圣徒的权威及其追随者
9. 联盟与政治集团
10.斯瓦特国的历史和组织
11.结论
附录 仇杀案例
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部人类学民族志的经典著作,人类学专业的必读书。应该算是政治人类学领域的一本必读书吧。这本书是立足于韦伯的个人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个体的交换,来实践权力。这与《努尔人》的结构主义的方法是不同的,可以将两本书对比起来阅读。尽管在种姓的意识形态下,体现出了结构性权力,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象征性权力,关于象征性权力的案例可着重阅读格尔茨的《尼加拉》。韦伯将支配的权力之合理性分成为了三种类型:合理规则的制度,见于官僚制;传统权威,见于家长制;克里斯玛的信仰,见于非理性专制社会。我想,巴坦人的社会应归为第二种吧。
  


  不学无术,没能读出什么花来。但是最后发现了巴特与YNU一些些联系。是不是巴特又才到过Y大?这位先生田野地点之多,兴趣点颇丰。从政治人类学到族群研究,从经济人类学到知识符号研究,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这本书和“族群与边界”了。
  
  这是一份博士论文标准版修改后的出版物。我怀疑限于篇幅,是不是已经将大量琐碎材料全部删掉,只在附录放入一些仇杀案例。所以我觉得每一部分都干巴巴的。这本书写到400页,我估计就会很好看了。
  
  50年代巴特在这片有争议的地方田野,这本身很吸引人的。我以为这将是一个冲突的,复杂的,多变的地域社会,它一会子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一会子又完全地方自治,时不时还跟阿富汗扯上关系,接着又被卷到印巴之间。这全都是我自己的YY,书里没有很多的笔墨写到这些。在中世纪,这片土地曾是佛教徒的天下,作者一笔带过。
  
  作者最后的结论,巴坦人的政治局面的形成是无数个人选择的综合结果,我明白,但是没一点点读出来。巴坦人政治的交换、契约本质,作者反复强调。交换、契约,这样的说法真的很好用,这样,你可以把你以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都用这个概念来阐述。说到这里了,大家马上就想到礼物了。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用南比克瓦拉人的例子说明政治权力建立在“同意”的基础上,其实这也就是契约啦。
  
  其实巴坦人的社会要比书中表现的复杂多了吧。单是语苏夫才人如何分配土地,如何一步步形成50年代作者在田野中看到的地域社会这个过程,就可以写出另一篇博士论文了吧。
  =========================
  速食。


木有读过此书,这本的理论调调和族边是一样的吗?


这本书是59年出版的啊,ethnic boundary那个华丽的introduction是69年出版的啊,10年时间他可以慢慢形成这个理论吖,这本书里面的理论只是雏形吖
偶是觉得那个婚嫁关系很有趣,他不是画了一个图表么,木匠的后代所嫁娶的对象比自己的social status要高一个等级,依次类推,一次性从最低层嫁入最高层的很少很少,这个很符合Bourdieu在《国家精英》那本书里面的分析呢;而且也很符合贵国的国情吖,那种一次性嫁入高层的不是被称为虾米草窝里飞出金凤凰么~~挖咔咔咔~~会常有爱吖~~偶以前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和藏族部落相对比,甘青草原上的众多部落也是和书中描述的现象差不多,时合时分~~


关于读书的顺序的疑问,发现俺们对一个作者的著作往往是不按顺序读滴,往往是听到哪本“有名”,就稀里糊涂地跟风了。


看得多了,脑海里会自动排序分类的


俺发现自己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往是先读了种综述评论性的理论书,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原著(其实原著也看得很少,惭愧)。然后看原著的时候就刻板印象了,读完了就是个空洞的原来他人对其理论的一个抽象,自己读出了啥,啥都不知道了。==


咔咔,tina,我一直在研究那个通婚哦,有意思呢,想着,有没有嫁不出去,弄不圆了滴咧,人们的智慧是伟大的呀


统计的时候应该有,但是不具测算意义的数据会被筛掉的~~


其实抛开书的主题,中间很多细节都比这个论题有意思,这个巴爷爷应该出了巴坦人系列研究论文的吧,我猜


素吖,其内容其实超越了那个EB理论,涉及了婚嫁吖,社会经济吖,精英政治吖,社会变迁吖等等,好多细节都可以放大来写


你组织偶们去那个河谷吧,偶们去弄个再研究。我在地图上找不到他这个点哦。如果真把他的这本书放在政治人类学里面,相比之下,我喜欢前面的努尔人,后面的尼加拉,就是没办法给它多点爱咧~~~


偶对那个河谷无爱吖。。。。乃们去,偶围观?


这书我花一天时间读完的,有点失望呐,如果写成小说会不会更有亮点咩,你们知不知道有没相关的小说看啊


啊?有关什么的小说啊?


就是描写那片混乱地带的小说


这本书很有趣吖,《追风筝的人》就是建立在普什图人和另外那个虾米游牧的蒙古语族人群对立的背景上的社会冲突~


正准备看追风筝的人呢~


我查了一下,普什图人就是那个蒙古语族人群,而且都是巴坦人。。。


我老师翻译的?我竟然没读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