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对称信息下的团体贷款研究

章元 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作者:

章元  

页数:

244  

字数:

181000  

内容概要

扶贫工作因其艰巨性和复杂性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的消极对待和非盈利机构的低效率令全世界范围内的扶贫工作无法有效展开。然而,团体贷款却一枝独秀,在实践中对于实现社会目标而言有着非凡的表现,所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研究团体贷款在扶贫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以提出“为什么团体贷款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成功”这一问题而展开,研究并解释了以下几个独特现象:绝大部分提供团体贷款的机构获得了高昂的还款率,高贷款利率政策并没有导致团体贷款机构走向失败而是成功,少数失败机构的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还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围绕着这些问题和现象,本书给出了三个核心模型:“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模型、“还款博弈”模型。并结合中国农村扶贫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许多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值得广大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进行研究和采纳。 本书系“复旦大学青年经济学者文库”中的一种。

作者简介

章元,1975年生于河南省罗山县。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担任《世界经济文汇》编辑。目前执教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农村金融以及中国农村贫困。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团体贷款的起源与发展 1.2 团体贷款在中国的实践 1.3 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 1.4 现有研究的一些局限性 1.5 本书结构安排及主要结论第2章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2.1 横向监督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2.2 团体贷款为何如此成功--还款率的视角 第3章 团体贷款对“信贷配给“机制的扭转 3.1 为什么高贷款利率没有导致团体贷款失败? 3.2 现有理论的解释 3.3 高贷款利率政策下“信贷配给“机制的扭转 3.4 总结及可能的应用第4章 团体贷款对信贷市场效率的可能改进 4.1 引言 4.2 一个社会担保模型 4.3 非对称信息下个人有限责任贷款的低效率 4.4 团体贷款对信贷市场低效率的可能改进 4.5 团体贷款的其他效率来源第5章 另一个效率来源:团体贷款对“搭便车“行为的克服 5.1 团体贷款中“搭便车“行为一定会盛行吗? 5.2 一个“动态“角度的评价 5.3 团体贷款对生产活动中“搭便车“行为的克服 5.4 团体贷款对横向活动中“搭便车“行为的克服 5.5 团体贷款对还款活动中“搭便车“行为的克服 5.6 小结第6章 产出分布对团体贷款还款的影响 6.1 还款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异 6.2 产出分布对团体贷款还款率的影响 6.3 小结第7章 总结 7.1 关于团体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争论 7.2 团体贷款机构一定不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吗? 7.3 对团体贷款的一个再评价 7.4 研究方向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非对称信息下的团体贷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