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历史看组织

许倬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许倬云  

页数:

185  

Tag标签:

无  

前言

  《从历史看组织》是另一本拙作《从历史看领导》的姊妹书。后者是三天讲演与讨论的记录,前者则是从四次口述转录的文字。本书没有《领导》一书的讨论问答,但是多了一些征引文献的原文。凡此是两书的差别。  两书的内容却是相补的。在《领导》一书中,焦点是领导人物的作风与特征。本书中,着眼处则是组织的结构与其所依赖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单有人而没有组织,任何人才都没有用武之地,正如有了御者而没有乘车,御者不能驰骋。单有结构,没有资源,结构也是空的,正如有车无马,车辆也只是停置而已。  本书十六章,从先秦到清代,每一代都找几位宰辅作为线索。这些人物,有能力,也有功劳,他们是相当于今日企业的主管,主持决策及执行。不过,讨论的主题,则还是组织与制度。  每一个朝代的章节,其实都有些特定的主题。周代诸节,讨论创业时如何设计一个可以运作的规模。秦汉诸节,着眼在一个复杂组织的扩张与深化。三国与南北朝诸节,叙述一个复杂组织瓦解后的重组,尤其是重组过程中的族群融合。唐代诸节以谏诤为主题,因为决策的权力,已不在宰辅了。宋明诸节,主题在写怎样将已经成型的组织,从内部的改革,求取增加效率。清代诸节则着重在组织于转变阶段新资源的开辟。  本书由中国古代治国的历史,汲取可供参考与咀嚼的经验。今日,民间社会拥有的资源及面临的困难,其丰富与复杂,均不下于古代的政府组织凭借的资源与处理的事务。  企业经营,借用太史公的譬喻,与治国及用兵都有相通之处。而且,治大国如烹小鲜,只要是人类的组织体系,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都会涌现。本书讨论古代宰辅治国经验,也只是借譬而已。  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

内容概要

  《从历史看组织》第十六章,从先秦到清代,每一代都找几位宰辅作为线索。这些人物,有能力,也在功劳,他们是相当于今日企业的主管,主持决策及执行。不过,讨论的主题,则还是组织与制度。  每一个朝代的章节,其实都有些特定的主题。周代诸节,讨论创业如何设计一个可以运作的规模。秦汉诸节,着眼在一个复杂的组织扩张与深化。三国与南北朝诸节,叙述一个复杂组织瓦解后的重组,尤其是重组过程中的族群融合。唐代诸节以谏诤为主题,因为决策的权力,已不在宰辅了。宋明诸节,主题在写怎样已成型的组织,从内部的改革,求取增加效率。清代诸节则着重在组织于转变阶段新资源的开辟。  《从历史看组织》由中国古代治国的历史,汲取了可供参考与咀嚼的经验。今日,民间社会拥有的资源及面临的困难,其丰富与复杂,均不下于古代的政府组织凭借资源与处理的事务。

作者简介

  许悼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汉代农业》、《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

书籍目录

序许俾云读史之乐简静惠序论第一章 设计管理的机密·西周天命的继承分封众建天命的问题第二章 不同形式的管理制度·春秋战国齐国的失败贤相晏婴主权与授权凌空监督第三章 中央集权的管理·秦重用六国人才封建到郡县第四章 开放管理的核心·汉赏罚分明征求民意的察举制度汉代丞相财政问题组织改革制衡的作用第五章 分裂与扩张·三国强势CEO开拓疆域结合地方豪杰诸葛亮的困难透视情况,判断形势南朝的整合只求一线产品第六章 解体与整合·南北朝与地方势力结合南方整合:利益交换北方整合:缓慢且武装王猛治秦第七章 融合与重组·南北朝整合步骤彻底重组均田和三长府兵制第八章 整合与重组的检讨·南北朝南方失败之因北方的兼并融合的心态诸葛亮的例子胸襟是融合成功主因西周一春秋,封建一郡县制汉:扩大社会基础南北朝:扩张经济组织更新总结:人的因素,而非谋略第九章 领导与纳谏·唐集体宰相制度副署制度唐朝盛世盛世转弱经济生活第十章 权力集中·唐单一首长制唐朝的经济财经专家:刘晏唐代的谏官诚信为要罪己诏君主专权企业与组织的运作天子所作,天下式瞻第十一章 结构的老化·宋宋朝的内政宋朝的外交王安石变法整顿制度变法的评价政治斗争变法失败之因党派之争用人不当新旧冲突缺乏新陈代谢防止老化第十二章 知识与视野·宋新经济体的出现重儒重农文章天下事专业与敬业第十三章 选才与考核·明唐代的考核制度宋代的文官制度张居正的事功考成法第十四章 组织与效率·明最高首长:皇帝与宰相董事会组织公司的组织单位第十五章 形势与资源·清清代的经济制度国防问题中国经济改变湘军之起筹募经费第十六章 创业与接班·清军队近代化近代化的财源曾国藩的办事精神培育接班人掌握资源为国家做事结语

章节摘录

  假如我们把周代建立的制度,当成是中国第一个有规模的组织,就必须  从周公说起。当然周代以前,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组织,但是商代的历史  我们知道的不够详尽,并没有足够的资料让我们进行细节的讨论。从西周开  始,我们才有了比较清楚的历史资料。基本上由西周以至后来的王朝,我们  都可以将王权(君主)当成是董事会,相权(宰相的权力)当成是经理人——CE  O (Chief Exectnive Officer,公司或机构的最高行政主管)的位置来讨论  。王权常常可以影响宰相的决定,但是王权并不能完全推翻宰相的决定,就  像一个公司中,董事会和总经理是必须相辅相成的。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有作为的总经理是周公,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武王带领着周人推翻了商朝,  而周公却是这个王朝的真正缔造者,因为武王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制度就死了  。相权在周公的手上是相当有力量的,这个总经理是很有力量的,因为他的  董事长,也就是成王,是自己的侄子。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究竟成  王那时是不是只是一个空名的董事长,还是因为信任周公,所以完全交给他  去做;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周公是不是曾经做过代理的摄政王——不过这些并  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我们要注意的有两项,一是这个公司成立的使命。王  朝这样的公司并没有一个经济部的注册登记立案,它的法定地位是什么?自  西周开始,中国的王权必须依靠一个法定程序,那就是天命——皇天给你的  使命,也就是上天承认的统治单位,给予合法地位。  天命的继承  在西周建立之初,西周以天命作为一个宣传的借口,来说明为什么一个  这样的小国能向商挑战,为什么这样的小国能统治这样大的王朝。西周在人  口上、文化上、武力上,都不如它的敌手商王朝,可是居然很快就获得了胜  利,理由在哪里?周人就以天命作为理由:皇天在众生之中寻找品德好、有  能力的人,赐给他们天命,让他们管理天下;天命原来是在商人手里的,但  商人是很差的统治者,所以皇天将原来赐给商人的天命收回。用天命为宣传  的口号,使得西周的人民及士兵都很有信心去打这一场看来没有赢面的战争  。他们的敌人是不是相信?我们不知道,但至少他们成功以后,敌人不得不  相信,这便是历史上以既成事实来说明合法性。  武王故去之后,周公和召公共同辅佐朝政,二者是平行的地位,周公担  任的是宰辅的职务,召公担任的是太保的职务,他们是当时最有权力的两位  大臣。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召公管理西边原来的王畿,周公管理东边新增  的领土。这样的分界,历史上无法证明。从青铜器的铭文看来,西周的国土  的确有本土与新增国土的区别,却并没有西边和东边明确的分野。但召公享  有充分的权力与威望,则大约无疑。在两人共同辅政期间,周公以先王的弟  弟、今王叔父的身份,可想而知,权力是相当大的,因此也引起了他的兄弟  对他的猜忌,认为他会对成王不利。有所作为的人通常会受到排挤,这是古  今中外都有的事。周公当时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下,所有的流言都指向周公,  认为他会取成王而代之,于是召公也质问他。在《尚书》中的一篇文章《君  ?》中,记载了以下一段谈话,周公一开始就称召公的名字——“君?”,而  他们两人辩论的内容,却是关于天命降给谁?在过去许多文字如《尚书》中  《召诰》、《多士》、《多方》及《诗经》许多篇中,都提到天命是降给周  的。可是,承受天命的是周王,也就是文王、武王、成王这一王系呢?还是  由周人集团,周的全体来共同承担?用一个譬喻:这公司是一人无限公司呢?  还是股份共同的有限公司?《君?》篇的讨论,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P5  -6


编辑推荐

  《从历史看组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历史——假如我们将治国当成是在管理一个企业,那么中国就是很大的一个公司。如果国家是一个公司,政府就是经营单位,国家的产品就是对国民的服务,其中包括安全和繁荣;而它的市场就是全国人口……当公司的产品不受市场欢迎,于是,就有了革命或王朝的颠覆……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哪怕您是学历史的,您在《从历史看组织》中会有全新的发现;如果您是企业经营者,这本讨论古代宰相治国经验的书,会给您很多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历史看组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