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钝感力

[日] 渡边淳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日] 渡边淳一  

页数:

160  

译者:

李迎跃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的社会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系的。不管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学习多么优秀,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就无法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和,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钝感力不仅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方面也同样如是,要想不因些许感冒或伤痛等就败下阵来,就必须拥有这种能力。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内容概要

  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此次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妇女阅读群体。  “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作者为医学博士),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渡边淳一 译者:李迎跃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 1970年以小说《光和影》获得第63届直木文学奖。1980年以小说《遥远的落日》获第1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1997年2月出版的《失乐园》(日本讲谈社出版),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 作家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作为日本现代浪漫小说的著名作家,现在仍活跃于文坛第一线,至今已出版了140多部作品。 1980年日本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3册;1995年日本角川书店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4册。2004年5月,主题随笔集《丈夫这东西》在中日两国同步出版。2005年,长篇小说《幻觉》中译本在中国出版。2007年,长篇小说《爱的流放地》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第二章 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第三章 血液因此畅流第四章 迟钝的五官第五章 睡眠良好的能人第六章 得寸进尺的才能第七章 肠胃钝感的男人第八章 被爱的女神射中第九章 为了维系婚姻生活第十章 为了战胜癌症第十一章 女性的强大之一第十二章 女性的强大之二第十三章 感谢嫉妒与讽刺第十四章 恋爱的能力第十五章 为了更好的生存第十六章 适应环境的能力第十七章 伟大的母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们表现了某种才能: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一般来说,提起“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实际上,“那个人好迟钝”和“那个人很敏锐”这两种评价,可谓是天差地别,如果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反应迟钝,一定会气得火冒三丈。同时,人们口中有关钝感一类的言词,也都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否定的成分。然而,如果把迟钝这个词的理解范围稍稍扩大一些,扩展到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考虑,那么反应迟钝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譬如,眼下大家都在外面乘凉,露在外面的胳膊被蚊子叮了。此时小A慌忙进行拍打,赶走了蚊子。由于被叮的地方非常痒,于是他开始抓挠,那里很快就变得红肿起来,然而他还不停手,接着皮肤就会变得溃烂,转成湿疹。与之相反,小B只是轻轻地拍打一下,把蚊子赶走也就算了,被叮的地方好像并不怎么痒,他一脸毫不在乎的表情。如此情况下,很明显敏感的是小A,钝感的是小B。不用说,从被蚊子叮咬皮肤瘙痒的程度上,就能得知小B的皮肤相对健康一些。而小A皮肤的过于敏感、脆弱、容易受伤,也是一目了然。由此看来,敏感和迟钝相比,有时反应迟钝的皮肤为佳,我们自然就明白了钝感的优越之处。即使挨骂,也不气馁下面,我们再从人的心灵,或者称之为精神的这一方面,讨论一下关于愚钝的种种意义。首先,以一个暂且称为小K的男人为例,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作为一个白领,小K在公司既谈不上优秀,也不算差,属于表现平平的职员,有一次由于一时疏忽,他在工作上出了个差错。更加倒霉的是,恰好碰上上司心情不爽,所以小K在众人面前被上司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当时周围在场的同事,都对上司的怒骂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十分同情小K:“唉,刚才那顿臭骂,是否有些太过分了。”甚至有人担心说,“这样一来,小K肯定情绪低落,明天他会不会不来上班?”可是和同事们预料的正好相反,第二天早上,小K和往常一样,按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并且满面笑容地向众人道声:“早上好”!似乎昨天挨骂的事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此情此景,使同事们都觉得白白替他担心了一场。面对这样一个小K,你会怎么看呢?往好处讲,被上司如此劈头盖脸臭骂一顿,小K却毫发无损,依然精神抖擞,他可以算得上结实的佼佼者吧。可话又说回来了,上司那么严厉的斥责,对小K都毫不起作用,他也真称得上是个“迟钝的家伙”。与小K相比,另一个小N,同样被上司怒骂了一顿,他却不能像小K那样迅速改换心情,回到家之后,仍旧没完没了地沉浸在个人的烦恼和思虑之中。“我真没用,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家伙。”他责备自己,然后开始钻牛角尖,“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可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再出现在公司。”第二天,小N也许就不去上班了。接下来,他一直摆脱不了这件事的阴影,一而再、再而三地休息,这样拖延下去的结果,恐怕最后就会辞职。把钝感的小K和敏感的小N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占绝对优势、值得信赖的还是钝感的一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若是小K的话,他都可以十分顽强地闯过难关,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可是敏感的小N,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接连不断地遇到挫折,他的朋友们也将渐渐地和他疏远起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作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悟出感人肺腑的人生哲学,极富说服力。  ——日本《产经新闻》《钝感力》颠覆了敏感的人比钝感的人优秀这一社会常识。  ——日本《高知新闻》钝感力是生存在这个时代所必备的才能。  ——日本《朝日新闻-时代周刊》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比过分敏感要强得多。  ——《日本体育新闻》在恋爱方面,诚实加上钝感力,可谓如虎添翼。  ——日本《东奥新闻》


编辑推荐

《钝感力》:连续数周高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渡边淳一独家授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钝感力 PDF格式下载



该书还是不错的,提出了许多可以应用钝感力的方面,特别喜欢第五章“睡眠良好的能人”,对我启发很大。目前一些网站的试读内容就已经包括了该书的主要部分,但仍然感到买了该书还是值得的,可以不断阅读提醒自己。唯一遗憾的是该书只指出了修炼“钝感力”的重要但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毕竟有些事情主观上能够认识到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做到,看来还需要大家在这方面不断探索。


所谓钝感,并不是迟钝,而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认同,有些时候,试着以一种悠然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才能获得更美好的生活.这本书从各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钝感力的故事,很有震憾力,推荐给大家看一下吧.


这并不是一本能让你脱胎换骨或者令人振奋的书。但如果你是哪种“敏感”而不自知的人就该读读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我很多不开心的源泉是因为对“幸福”有着误解,“迟钝”一点点也许更适合我。


作者通过几个骗小孩的故事,一些人皆尽知的道理,阐述自己推出的概念——钝感力,但大部分十分牵强。其中不乏偏差的爱情观,以及严重的大男子主义,让我读得又困倦又反感,直接丢了,也不送人,以免遗害。


是看到有说这本书适合处女座的人读 所以就买来看看.一看就停不下来 那情况就是典型的处女座 我就像是在看着自己的缺点.看完整本 心里念念不忘钝感力 这真是我该努力去学习的东西.除了处女座 其他星座的也可以去看看.对怎么活得更健康 更简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推荐!不过包装来时已有破损 美中不足 装订也属于一般 我只是单纯喜欢这本书.


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平和的处世的心态! 每读一次 心情就会平静许多!


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实在读不下去。有个人的评论写的挺逗:从这本书学习如何把一点点思想稀释到变溲...挺贴切的


毫无美感而且完全就是无病呻吟。。。买来看了一半就没有办法读下去了全篇确实有告诫大家钝感的好处 但是没有方法论教大家怎么学会不敏感感觉不太好 大概买原版会好很多吧 起码渡边淳一的《紫阳花日记》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


挺好的,改变了我很多,让人变的更平和。


去年一月买的,10块2,还免运费,真难为人家送上门但书的内容很空洞,除了提及了少量的医学原理外,其他都很无聊,说了向没说一样 XD至今读了一半,我还真没心思读下去


作者从各方面去提到了钝感力的重要性,值得一看


很独特的观点,很不错的书。


一百四十多页,在图书馆借看就可以,几天就看完了。总体评价不错


还没看,纸张很一般;感觉也蛮一般的;不过是老大推荐的,应该内容会不错吧


书本中虽所讲的是生活中平常小事,但通过科学角度讲解更容易让人信服和理解以及明白种种缘由。正如小事不小,各种疾病不是一天出现的,日积月累,随之各种恶性循环,直至崩塌。此书受益匪浅,值得一读


渡边淳一是我挺喜欢的作家,所以他的书我都喜欢看。钝感力就相对于过分敏感之类的东西,有点像我们所说的大智若愚,有容乃大,承受力大,大到有点神经粗的那种。渡边先生写的别的书大多有关在高压的社会下的中年人,让人停驻反思这个社会本来希望是怎么样,但现在又是怎么样,然后应该怎么样。


一直喜欢渡边淳一,这本书好像是他的新作吧,期待


只有“为什么” 没有“怎么做”


一看就知道是盗版书.不过送货的师傅很好人.


朋友推荐我买的,还不错


  《钝感力》和《幸福达人》是一块读的,《钝》大部分看完了,后面那本只是匆匆扫了一遍。
  
  《钝感力》教导人要脸皮厚,要有自己的节奏。书中举了生物学、生活的例子,虽然对生物学的例子我不认同,毕竟人对什么敏感这类差别还是遗传决定的。作者告诉我们:
  1.如果老板总是喋喋不休的重复骂你,比如主治医生手术时骂下属,你完全可以左耳进右耳出。因为人家是在释放压力。
  2.表面迟钝,不代表不聪明。过于敏感,往往容易受干扰。
  3.交感神经负责让你血管收缩,紧张、焦虑;副交感神经则是相反功能。
  
  可能大部分的我们都还属于敏感人群,压力来自家庭、社会、朋友。所以,读完不禁连连点头“是啊,要不要脸一点”。可是,事实上,这种修行,岂是一本书能做到的。
  
  要幸福,请先学会对这个社会不要脸。


  感悟迟钝的人易成功。被老板责骂,马上就能抛到脑后的人,有能力控制血管的自律神经,不易陷入异常刺激当中。
  “寒冬”做好“能量管理”。现在企业必须让一些人下电梯,才能往上爬升。被裁的人,除了成全公司的上升,也许搭下一部电梯会升得更高。就像台湾老板陈志豪鼓励员工的,“冬天就是练身体的时候啊!”既然是寒冬,那就加紧进修,做好“能量管理”吧。
  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强的钝感力。母爱自然就是钝感力的极致表现,母亲无条件爱着自己的子女,原谅子女的一切,这种忍耐和接受度是孕育钝感力的原点。
  驾驭职场:“螺丝钉”难敌“老虎钳”。做为企业一名普通员工,在职场中同样要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比较而言,“螺丝钉”型的员工个性较为模糊,是职场中处于底层的大多数,偏居一域、默默无闻,不显眼、不张扬,虽然必不可少,但决不会成为众人尤其是老板关注的焦点,在职场竞争中自然相对处于下风。而“老虎钳”型员工善抓机会、善于表现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把自己置于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通过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业绩,顺利得到老板的赏识,成为职场竞争的胜者、时代的宠儿。
  身在职场,做“螺丝钉”还是做“老虎钳”,并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自身的性格、学识和经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再加上较为强势的性格、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是做型的员工的必要条件。倘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还是要本本份份做好“螺丝钉”,把事做好、把心放宽,成为一个合格的螺丝钉,真正为企业组织的正常运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螺丝钉”与“老虎钳”并没有完全的界限,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做哪种类型的员工,关键是要看自身愿望是否强烈,是否已经开始行动。


   钝感力属于这样一类书:作者提出一个新名词、新概念,然后把大家全都本来就明白的事物道理都从这个新的角度去解释,去圆这个概念。
  这类书还有写的不错的“人性的弱点”“水知道答案”“世界是平的”,还有以我愚见烂到无耻的“正能量”等等。
   这本书属于可以激发新的思考,并且比较有趣的一本。
   至少我以后真的会从“钝感力”这个角度去看事情。我会尽量培养自己的钝感力,比如忽略不想干的外界干扰的能力,为爱恒久忍耐的能力。
  
  


  这本书是同事家里书放不下了所以给我了,经典的书一般是不会送人的,所以这本书你懂的。属于茶余饭后随便翻翻的书。渡边淳一说的钝感力,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词可以概括,比如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没心没肺,缺心眼,傻大姐,傻人有傻福等等等等。他从一方面说明钝感力的好,我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钝感力的不好,这完全看你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但是要成为一名作家,非有一颗敏感敏锐的心不可。


  本来想好好写个书评,可看完以后发现我想说的渡边淳一已经说得太好了。不如放点打动我的原文吧。让作品自己说话吧。
  
   经历了分娩之痛生下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母亲都觉得可爱,能够原谅。 这种宽容的情感,正是产生钝感力的原点。
  
   母与子,是最强的钝感力结合而成的信赖关系。 养育过孩子的女人常说:“你生一个孩子养大试试看。生孩子,养育孩子,自己也能成长许多。”这话再真实不过。即使只生养一个孩子,母亲也能获得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动摇的钝感力。
  
   生过孩子和没生过孩子的女人,还有不用生育的男人,在钝感力方面存在决定性差异。这种差异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 还没有孩子的人不具备母亲那种绝对的钝感力,总有些脆弱。而生养过孩子的女人在关键时刻会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 俗话说“为母则强”,说的就是这回事。
  
   其中最难得最伟大的,是母亲能够宽容和原谅犯罪的孩子。
  一般说来,从打架、偷窃到极端的杀人,对于犯下这些罪行的人,所有人都会感到憎恶、无法原谅,会激烈指责罪犯,要求严惩他们。
  对于这些四面楚歌的罪犯,只有母亲能真心实意地伸出拯救之手。母亲深知孩子的胡作非为给周围的人带来的麻烦,还是会原谅他。明知他做了坏事,还是庇护自己的孩子,要挽救他。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是对恶最钝感、最固执己见的行为。但是,只有母亲能够坦然地接受犯下罪行的孩子,无所畏惧地拉着犯罪的孩子的手,和他一起哭泣,互相安慰。
  
  
  


  1.不仅如此,这位医生更为了得的地方在于,在手术中被教授那样斥责,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在洗澡水里。完事以后回到医疗部,他一边喝着啤酒、日本酒,一边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地聊起刚刚结束的手术以及其他各种事情。S医生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统统丢到了脑后。
  
  2.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就马上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
  
  3.交感神经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不断加剧,会令人的血管变窄,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正好相反,可以起到使人血管扩张,情绪放松,降低血压的作用。
  
  4.在人缺乏自信或犹豫不决的时候,无论怎样的左思右想都于事无补。因此在这种时候,就要摒弃杂念,更为大胆、充满自信地向前迈进才行。
  犹豫不决,不仅根本无法前行一步,还有可能往后倒退。
  对于你的犹豫不决,很多人当然会有他们各自的看法。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选出自己听起来最为顺耳、最能使自己振作并快乐地努力下去的话语,从而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作者为医学博士),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示。
  
  钝感力吸引人之初在于,既能让人接近成功,还能求得内心的平衡。内外兼修的人生智慧,听上去真是诱人!
  其实作者所谓的钝感力不过是许多生活常识的汇总,比如迟钝、厚脸皮的人不易受打击挫败,因而更容易坚持到成功;生活中不必锱铢必较,要不怕吃亏;归纳起来不过四个字——大智若愚。
  读下来整本书来总觉得作者不够深入,用生活常识来说生活常识。读完之后只有一种“本来就是这样”的感觉,而没有“原来如此”的感悟。


  钝感力的同义词大概是:
  
  “无所谓,随意,心态好,没心没肺、韧性,顽强、淡定,宽以待人,悦纳自己、耐得住打击,不要玻璃心,心胸宽广,有原谅的能力、斥责也不气馁,很快复原,心路保持通畅;平和、松弛,开朗,让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睡得香,睡得快,起床快,因为表扬而努力、恋爱中、有原谅对方的胸怀,不要对对方的语言或情绪过于敏感,才能长久,婚姻中犹是;不仅敏锐聪慧是才能,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也是才能。”
  
  一本带有浓厚“日本”特色的心灵鸡汤。还是咱中文简练,一句话给你概况了:爱咋地咋地!


  
  我们年轻,如晶莹剔透的玻璃,在精心的呵护之下经不起半点磨损和敲打。有朝一日与社会接触,现实便褪去了梦想的外衣。他人的误会和曲解是难免的,问题是涉世未深的我们能不能忍受得住委屈和打击。
  
  在“寒窗苦读”的青年时期,我们的交际圈窄,除了亲人、老师,就是朋友、同学;身处在社会中,以每个人为中心点放射出多条关系线,从而生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我和你相识一场,就无法回避彼此间的矛盾冲突。人是集理性和感性于一身的高级动物,敏感是必然的,你我的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人,旁人的无心快语偶然刺激到他的神经,点中了他的“弱穴”,于是经年累月地在大脑中被深化加工。他自觉得某一句话对自己的伤害很深,也就下意识地纠结着不放,他与对方的关系也就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他的关系网中,有这样一条线绷得太紧,到了“断弦”的那一刻,他的这种敏感力无疑会得到强化。少了这一个朋友,当然有形形色色的人陆续到来。关键在于他自身是否能够抑制住敏感力的泛滥,否则稍微有不合心意的事便会僵化了与任何一个人的感情。
  
  “离家出走”四个字常常挂在年轻人的嘴边。父母唠叨几句就离家出走;老师训斥几句就离家出走;学习压力大就离家出走;别人不了解自己就离家出走……这事实上是敏感力泛滥的表现形式。
  
  他们往往在“控诉”:“你们都不了解我们在想什么,你们没有权利骂我!”更有甚者选择极端手段。高三那年,我在寄宿式学校生活。高一的一个男生从七层楼高的宿舍楼跳下,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那时候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的新闻已经备受关注,以至于听闻消息的学生都不相信跳楼自杀事件会发生在自己的学校中。后来据知情人透漏,之所以选择自杀,是文理分科时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自主选择权利,私下里和校方商量替孩子作了抉择。家长和学校双方面的专制思想确实是导致孩子跳楼自杀的因素,应该说是一股强大的间接作用力。但是,真正的对自杀这一动作行为“发号施令”的是那个同学自己。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他忘记了其他层次的追求,仅仅着眼于受伤的自尊心和被剥夺的自由;他忽略了家长和学校这一行为背后的善意的出发点,一味地在“压力”、“束缚”加上强调符号。与生俱来的敏感力肆意泛滥,洪水猛兽般冲垮了理性的最后防线,最终酿成悲剧。
  
  打小长辈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在这个世道生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防备陷阱和诱惑,不要被别人利用、占便宜,还会附上“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的苦口婆心。
  
  “你太笨了,他们因为你有利用价值才跟你交朋友!”父母有时会这么说。
  
  “这样做就吃亏了,傻啊你!”朋友们少不了善意的提醒。
  
  “你可要长点心眼,他会给上司打小报告的!”这是同事的友情提示。
  
  于是乎,此种观念欠遍万遍地灌输到我们脑袋,我们学会了圆滑、精明,甚至鄙视愚钝笨拙的人。
  
  然而我们可以在历史中找到足矣击垮这一观念的证据。春秋时期的郑国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范。据《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一年楚庄王伐郑,郑国大臣提出“与其来者”,依附于晋国,楚庄王闻讯起兵攻郑,后郑国顺势投降到楚国的阵营,随后引发了晋楚大战,郑国这颗“墙头草”成了众矢之的。像这样有点风吹草动就急着寻求利益最大化,丢了原则和立场,是没有好下场的。倒不如学习宋国,不与他人相争,死守自己的地盘,没有国家会主动侵犯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郑国看似聪明机灵的敏感力,却比不上宋国看似愚钝的钝感力。
  现实也不乏愚钝却能成功之人。
  
  许三多,《士兵突击》里那个傻里傻气的农村孩子,他笨,却有着十二分认真和执着,他的言行让全连为之感动和骄傲,摸爬滚打最后成了“兵王”。这里边,“钝感力”帮了他大忙:因为钝感,他的心思纯粹,远离了太多不必要的纷争;因为钝感,只要认定了某件事,他就会执着地完成。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要在岁月的磨砺显露珍珠般的光芒,必须要有钝感力。曹雪芹花几十年时间潜心写作,成就经典之作《红楼梦》,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他对近在眼前的尘世间的纷纷扰扰敏感地觉察并且予以计较,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献给文学写作呢?
  
  或许你会说,在信息化时代,从事广告、金融、IT的就一定要有捕捉潮流的眼光,稍微笨拙一点就会只能在别人后面数脚印。其实,钝感力的重要性并非否定了对敏感力的需要。只是,创新的灵感生成后,你将要怎么付诸实践,将概念转化为现实?在实现过程中你要怎么与他人的观点磨合,带领整个团队?工作之余的家庭生活,要如何兼顾?你能否发扬你的钝感力,将忙碌的工作对家庭和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你能够不因为夫妻间一点小小矛盾而怒发冲冠,不因同事的一句反对意见而破口大骂吗?我们都明白,过于敏感会令我们脾气暴躁,反复无常,对身心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总而言之,钝感力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是情绪商数的有机组成部分。
  
  《钝感力》是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书,不是因为篇幅小或者思想空洞,而是因为渡边淳一有细腻平实的文笔、丰富可信的案例以及亲身的感受。他在阐释“钝感力”的同时渗透了心理学、医学等各种学科知识,似乎是一个心理医生坐在你面前,向你娓娓道来:
  
  “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首先,钝感并不等于无感。事实上,钝感和敏感,也就是西方人注重的sensitive,是不矛盾的。钝感只是选择性忽视了无效和无用的信息,选择性重视了建设性启发性的信息。这一点作者用了很多例子和篇幅去说明,但归根结缔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拥有钝感的人,仿佛拥有一把钝剑,而钝剑的防御性显然高于利剑,越是锋利的剑,越是容易折断。
  
  后面有几章比较扯淡了。可能因为作者是医生的原因,所以对【生理】特别感兴趣~生么五官啦肠胃啦都需要钝感力,这个我就利用钝感力选择性忽视掉啦~
  
  恋爱的部分我没怎么看,感觉暂时用不上~
  
  【得寸进尺的能力】和【感谢嫉妒和讽刺】这两章尤其令我感受颇深。要成功,脸皮厚,厚黑学也是这么教导我们的。事实上,这一点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是我的弱点之一。脸皮如果不够厚,就说明1.抗压能力太低2.不能清晰全面地面对自我。这两点几乎是致命的!我看的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脸皮不够厚,就会因为毫无用处的自尊心而失去了多少宝贵的机会啊!人生轨迹也可能从此改变。哎,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不知日后可否还有逆袭的机会。
  
  渡边淳一在我眼中本是个写不利于社会和谐的XX小说的,没想到他还写过这样的讲道理的书,看来看人必须要客观。要克服以貌取人,还得靠钝感力啊。


   很舒服的一本纸质书,拿在手上总感觉还没怎么翻呢,就已经到最后一页了。
   偶尔看这样的小书,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通俗易懂的语言,疏松的排版,简简单单的逻辑顺序,只有一个及其容易注重的核心内容:钝感力。
   何为钝感力?当我们难以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楚的解释的时候,往往借助个别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传达出我们的意思。于是,作者提出了“敏锐”一词。
  “那个人好迟钝”,心里总会有小小的抱怨,这明摆着是贬人么,可是,作者却说“如果把迟钝这个词理解的范围稍稍扩大一些,扩展到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考虑,那么反应迟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迟钝是不是真如我们想的那么不如敏感好呢?迟钝意味着:即使挨骂,也不气馁。而钝感其实也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钝感力对于我来讲,更深刻的理解莫过于我们这个特殊的班级了吧。每天要早训,每周要读书,却从来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也曾碰到老师很疲倦很语重心长的对着我说:“你先按照学长学姐的做就好了,老师实在是没有空给你们解释为什么。”而就是在这么个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咱的生活也就这么过来了,也丝毫没有感觉到不好。你看,现在的钝感力对我们来讲多重要呀!
  很多时候,不是说不理解就不要去做了。毕竟我们的阅历还太浅,从未听说或及其离奇的事件并不代表就不存在。但幸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很幸运,有一个很棒的老师,带领着一帮充满梦想的学长学姐给我们指路。而现在,作为我最dear 的friend ,我是多么多么的想把老师的力量带给你!
   不问前程,但顾脚下。勿忘初心,活在当下。
   自认为我不是个很幸运地能拥有钝感力的孩子,但是起码我有一直暗示自己:读书早训这种事总是及其好的,即使对这些有再多的不理解,再多的不满,也必须先自己做好了才有和别人反驳的资本。
  所以,我们还是从根基做起,书读得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没有人会觉得特别敏感是件好事,当然,也没有人会觉得特别迟钝是件好事。
  作者的观点,无非是人不用纠结于面子之类的细节、沮丧之类的心情,保持乐观自信和“坚韧”——不只是对事的坚韧,更是对伤害的钝感。说到底,钝感就是一种沉默的回击力,一种“XX虐我千百遍,我待XX如初恋”的不死心。
  
  在细细读完前半部分、草草翻完后半部分后,提起钝感力,我脑中想到的是一面坚实的玻璃——就是那面总是在高中政治哲学题中出现的、隔在鲨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鲨鱼在多次试图撞破玻璃未果后索性不再尝试,即使卸下玻璃,小鱼和鲨鱼仍旧“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钝感就像那面玻璃,是一层坚实的保护壳,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只是,钝感这层玻璃是不可卸下的——社会中,可能伤害到你的不只鲨鱼一只,没伤害到你也不会就此停手——如果他也有面对“多次伤害失败”这个挫折的钝感力的话。
  话说回来,钝感不仅可以是保护壳,还可以是一种武器。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当你心怀钝感去做一件事时,钝刀虽不可一刀直中要害,却可坚韧不拔反复尝试。只要下手时不纠结,再钝的刀亦可杀人,或是杀事(比如托福......................)。
  
  至于这本书,诚如另一篇评论所言,读来无用。讲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文笔虽然诚恳却也平淡。大概买来屯着、留作心灰意冷或敏感烦躁之时解开郁结的读物比较适当。
  
  话说...书中诸如“我想大家或许已经发现,那些高龄而健硕的人,基本上都不听别人讲话”这样的句子,还是戳到了我奇怪且低的笑点╮( ̄▽ ̄")╭


和爱咋咋地有什么关系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