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埔军校的将帅们

王晓华,张庆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晓华,张庆军 著  

页数:

4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黄埔军人的民族爱国气概及辉煌战例、黄埔军人的严谨的军事素养与高超的近代军事战术、黄埔师生的恩怨情迹、黄浦系将领的风采与鲜明个性等几个方面展开记叙,以纪实笔墨,勾画出近代风云中的黄埔群雄。

作者简介

王晓华,民国史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曾在河南大学《史学学刊》工作;现为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从1993年以来,先后发表专著:《远征颂》、《塞外雄风--西北军传奇》、《百年风俗变迁》、《百年演艺变迁》、《百年证券变迁》、《决胜神州》、《京华名士袁寒云》、《吃在民国》、《民国子午线》、《抗战海报》、《杏花烟雨--江苏旧影》、《汉奸大审判》、《民国军服图志》、《台湾光复纪实》、《模范南昌--新生活运动》等。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黄埔雄起 将星摇篮第二章 黄埔军魂 威震疆场第三章 堂堂之阵 正正之旗第四章 中流砥柱 民族脊梁第五章 军人素质 黄埔兵法第六章 各为主义 公仇斗狠第七章 黄埔情浓 私谊情深尾声 黄埔大结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黄埔雄起将星摇篮                                                       第一章 黄埔雄起将星摇篮  “江山留胜迹”,在离广州二十公里左右的黄埔岛上,有一座黄埔军校旧址。这是当年国共合作的结晶,也是将星的摇篮。国民党的一号人物、“特级上将”蒋介石就是从这里发迹,他的身后,战将如云,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陈明仁(后起义为我军将领)、陈继承、钱大钧、蒋鼎文、胡宗南、杜聿明、黄维、廖耀湘、戴笠——哪一个不曾是名噪一时。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总理周恩来以及人民解放军卓越战将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徐向前、陈赓、罗瑞卿、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周士第、郭天民等,也曾在此历经锤炼,砥砺锋刃。因此,有人将黄埔军校比之为中国的西点,中国的伏龙芝。  1.军校缘起  “江山留胜迹”,在离广州约20公里的黄埔岛上,有一座黄埔军校遗址。当年一批热血男儿,以报国之躯,在这里惊天动地地呐喊、生龙活虎地训练的场景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空空的校舍和一些老照片、旧档案。黄埔的熠熠将星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只有黄埔精神依旧在时空中回荡。  黄埔军校的始创者,就是民国先驱、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  而触发孙中山创建军校的,是羊城半夜惊响起的枪声!  为了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发动的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中华民国。摘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袁世凯,可他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从临时大总统变成终身大总统,又想把社稷江山传给自己的子孙,于是复辟帝制,做中华大皇帝。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重新披挂上阵,在国人的支持下,发动了护国战争,袁世凯一病不起,“龙驭上宾”。袁世凯死后,北京的政权落到北洋军阀的掌控之下。虽然还戴着民国政府的帽子,但军阀割据,祸国殃民,连年混战,加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民族衰微,民权旁落,民生凋敝。为了保卫民主共和的果实,孙中山揭橥“护法”大旗,在广州建立非常大总统府,准备实行北伐,打倒北洋军阀势力。  然而,在此重要历史时刻,孙中山所依靠的军事武装却反而调转枪口指向了他自己。1922年6月16日凌晨3时,孙中山依靠的广东军阀陈炯明公然叛变革命,叛军叶举、洪兆麟各部占领广州全市各交通要道,并进占机关、仓库及报馆。洪兆麟指挥部下,吹响了进攻观音山总统府的冲锋号,部队分成数路向总统府发动进攻,炮火连天,枪声四起,总统府和越秀楼陷入熊熊烈火之中。  那段铭心刻骨的经历,也永远留在宋庆龄的脑海之中,她回忆:  六月十五日之夜二时,我正在酣梦中,忽被中山先生喊醒,并催速起整装同他逃出。他刚得一电话,谓陈军将来攻本宅,须即刻逃入战舰,由舰上可以指挥,剿平叛变。我求他先走,因为同行反使他不便,而且我觉得个人不致有何危险。再三婉求,他始允先行,但是先令五十名卫队全数留守府中,然后只身逃出。他走了半小时以后,大约早晨两时半,忽有枪声四起,向本宅射击……黎明时,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及机关枪与敌人对射。敌方却瞄准野炮向宅中射来,有一炮弹击毁我们澡房。卫队伤亡已有三分之一,但是其余的人,仍英勇作战,毫不畏缩。有一位侍仆爬到高处,挺身而战,一连击毙不知多少敌人。到了八点,我们的军火几乎用完,卫队停止回击,只留几盒子弹,等候着最后的决斗。  孙中山震惊之余,也有自责,想起了数月前的一幕。  就在数月前,蒋介石还特地提醒他,广东政府的军事支柱、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不可恃,此人是《三国》里魏延式的人物,脑后长着反骨。  陈炯明是孙中山最信任的“革命将领”,为了壮大陈炯明的力量,孙中山不惜将上海的寓所几度抵押以接济陈的军队。将心比心,陈炯明应该对他忠心耿耿。  蒋介石的情绪激动起来,他连珠炮地反问道:“既如此,陈某人为什么对先生的北伐阳奉阴违?为什么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为什么与广东的敌人、直系军阀吴佩孚鱼雁往来,信使不断?设若先生一再犹豫放任,必致有束手无策、噬脐莫及、不可挽救之一日也。”  见蒋介石说得如此严重,连坐在一旁的廖仲恺也悚然变色:“那该如何处置?”  蒋介石右手果断地向下一切,做了个快刀斩乱麻的手势:“非常之事,当以非常手段解决之,以孙大元帅名义,令陈炯明晋见,届时猝然发难,彻底铲除陈系势力。”  孙中山连忙止住蒋介石:“不用说了,我一向以至诚待人,竞存(陈炯明字)毕竟反迹未显,若是滥开杀戒,必致队伍分裂,同志寒心,内讧陡起,革命事业将遭一重挫也。”  蒋介石怔了怔,一阵失望从胸腔里腾起,随即又化成酸楚,化作不平之气。以上建议,固然是出于对陈炯明军阀本质的刻骨认识,也隐隐产生于一种嫉妒。有陈炯明在,他在广东军界就不能做第一人,也说明在孙中山心里的分量还差一等,眼前的现实就是明证,孙中山器重陈炯明,要胜过器重他蒋介石多矣。  蒋介石心中愤愤:“合则留,不合则去。”再也不多言语,拂袖而去,离开了孙中山,离开了广州。  现在,无情的现实被蒋介石不幸料中,他的警告言犹在耳,陈炯明的大炮已经对准了总统府,越秀楼一片火海。孙中山仓促逃难中,想起了蒋介石,为不纳忠言而自责。所以,他一登上永丰舰,就致电蒋介石:  “事紧急,望速来。”  孙中山的秘书林直勉在叛乱发生前,曾替孙中山拟过一份电报,请蒋介石回来,电文写得很恳切:  “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无论如何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有船即来,至盼。”  但蒋介石置之不理。  孙中山默默无语,在对待陈炯明的问题上,已证明蒋介石是正确的,即使他今天负气不来,也情有可原。  并非如林直勉想象的那样,蒋介石一味地任性使气,他接到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发出的电报后,就立即启程,间关赴难。  夜静更深,涛声如诉,停泊在新造村海面的永丰舰像是一只睡意正浓的猫躺在墨色中,鼾声一片,连续数日的激战、漂泊,官兵们都累坏了。  孙中山却是辗转反侧,眼瞅着月过中天,眼瞅着东方既白,依然毫无睡意,心乱如麻。如今困守永丰舰,援兵不至,孤军难支,南国烈日炎炎之盛夏,竞连一件换洗衬衫都没有,几乎走到了绝境。  孙中山从没有如此痛心过:“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人死,失败之数不可缕数,顾失败之残酷未有著于此役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陈炯明这一击,倒使孙中山清醒了许多:军阀不可恃。他想起了苏联人的忠告。  半年前,他在桂林接待了由列宁亲自委派的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马林。作为职业革命家的马林对政治局势有着灵敏的感觉,早在会见孙中山之前,他对中国的情况就有过研究,因此提出来的意见也特别有分量。他向孙中山提了两条建议:第一,要进行中国革命,就要有好的政党,这个政党要联合各界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第二,要有革命的核心,要办军官学校。  陈炯明的反叛,使孙中山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掌握枪杆子!没有一支真正属于国民党的军队,国民革命只能是与虎谋皮。  要建立一支新兴的军队必须要有新兴的军事人才,而新兴的军事人才,就必须有革命青年为将来的革命骨干以担负革命的重任,由新兴的军事学校培养出来。  一个新的建军计划正在孙中山的头脑里酝酿、翻滚,他披衣起床,走上甲板,就看见一个瘦削的身影鹤立舰首,笔直的身躯如标枪般挺立,那一副倔强不羁,那一副愤世嫉俗,分明是仗义拔刀的蒋介石。  “蒋君一人来此足当两万援军。”孙中山的笑声又恢复了以前的开朗,转身对林直勉吩咐,从即日起,海上军事指挥全权归诸蒋介石。  当时,孙中山在党内已没有更多的军事人才可供挑选,陈其美在日本学过警监,邓铿是广州将弁学堂毕业,都是懂军事的,但都先后被害;朱执信也懂得一点军事,却在广州战役中牺牲了;许崇智是军界前辈,但此人作风已见老朽,对政治的兴趣比军事大。只有蒋介石,既受过正规军校培养,又始终在军界任职,经此风波,孙中山愈益感到人才难得。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埔军校的将帅们 PDF格式下载



一所军校缔造了国共两党诸多元帅、将校。黄埔这个地方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成为将校的摇篮。


黄埔军校永远值得敬佩


喜欢黄埔军校的点点滴滴


对于历史,大多数人,都还是感兴趣的。


此书很值得一看,重新了解历史会让我们对过去有更完整的认识,对将来有益.当当网购书的方便快捷让我多次领教,今后我会一如继往一在当当网上购书,谢谢你们!


真的可以,不错


说宋词那本读了一半,居然发现了2处明显的错误!还很关键!看来校对的没用心啊!


帮朋友买的,说很不错。


还没看应该不错啊!


不管国民党以前如何,但是我希望看到的他们的东西要比较客观的,正如李世民说过的以“史为镜。。。。。。”,所以期待以后这方面的书籍客观点。


如题。带有大陆痕迹的书。


记 事 太 简 单 ,一 般 得 很 .


还不错,就是贵了点!


比较失望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