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货币史

彭信威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彭信威  

页数:

7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于学术研究工作,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提倡双百方针,形成了好的学习风气。同时,大量的古钱币陆续出土,大量货币资料陆续被发掘、整理出来。钱币工作者也提高了认识,扩大了眼界,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理论和方法,为古老钱币学向新的学科的转变,把旧的钱币学发展成为放在现代的学科结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范围等)、方法论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同多学科相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检验手段的先进的社会主义钱币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历史过程,目前这个转变正在开始,没有完成。实现这个转变需要经过很多学者创造性的、艰苦的努力。而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也逐步具备了这些出色的学者。彭信威先生就是勇敢地开拓钱币学研究新领域、新路子、新局面的出色学者。

作者简介

彭信威(1907-1967年),江西安福人。我国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和钱币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解放前先后就职于南京内政部、上海神州国光社、福建人民政府、国立重庆大学、重庆复旦大学等部门,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专员、

书籍目录

代序:一个敢于开拓中国钱币学新局面的学者三版序绪论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 第一节 货币经济的萌芽 第二节 货币经济的确立 第三节 货币理论 第四节 信用的发生第二章 两汉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第三章 晋到隋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第四章 唐代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与信用机构第五章 两宋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第六章 金元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的机关 第七章 明代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的机关 第八章 清代的货币 第一节 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第三节 货币研究 第四节 信用机关中国货币史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殷周间除贝之外,还曾使用铜为支付工具。铜器在殷代即已普遍,在周初,生铜往往和贝朋一道作赏赐用,其次数之多,也仅仅少于贝朋。那时只称为金。起初这种生铜的赏赐,大概也没有货币的意义在裹头,只作为铸造宝彝的原料或作为一种劳动的实物报酬。  金属在中国虽然使用得很早,但在青铜器盛行的时候,各种支付,多是用贝,至少以贝为主。这在现代看来,似乎难以理解。现代冶金术发达,而且各种迷信,多已破除,大家都晓得金属比贝壳更适于作为货币。贝壳的优点,金属多具备,而金属的优点,贝壳却没有。例如金属的分割性,贝壳就没有。然而当时的商业行为还在发展的初期,交易的次数不多,交易量也小;价值观念也没有现代这样发达。而且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金属的分割性,不能充分加以利用。而贝壳的优点,是有天然的单位,金属因为没有天然的单位,所以没有马上取得货币的地位。换句话说,在重量单位制定以前,金属是不便于用作货币的。  中国从什么时候起有重量单位,还不能肯定,但由于殷代已盛行铜器,大概已发展出重量单位来。各国重量单位的发展,先是量大小,后来多以植物种子的重量为标准。巴比伦、阿拉伯和英国是以小麦为标准,以色列以豆为标准。中国据说是黍,十黍为索,十絫为一朱,再由朱的倍数而发展出其他单位如两、斤、导和匀来。这是汉代学者的说法。但到底一哥等于多少朱或铢,却有各种说法或标准。主要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十一铢二十五分之十三等于一导,即百哥等于三斤;另一种是三哥等于二十两。后一种标准据说是北方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地方性的单位,而前一种标准似乎是一般通用的单位。但《周官》有剑重九铮的话,则第二说比较接近。一匀(或钧)则为三十斤,等于一千导。但也有说一匀(钧)等于大半两的。  西周彝铭中常有导和匀两种单位,禽设(成王时器)有“王锡金百导”的句子,舀鼎(孝王时器)上有“三哥”和“用百导”的记载。裳鼎上有“锡金一匀”,陵子盘上也有“金一匀”,守设上有“金十匀”,屃敏敦盖上也有“金十匀”的记载。但还没有发现用斤和两为单位的,可见斤、两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单位。征人鼎上的斤字不是重量单位,而守设和季娟鼎上的两字是作一双解,都是指马的匹数。彝铭上的金字自然是指铜,而不是指黄金。当时铜是一种重要的物品,是制造彝器和兵器的原料,正因为用处大,才取得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彝铭上有时也称赤金,伯淮父设和彖设上都有“锡赤金”的话,舀鼎上也有“锡舀赤金”的句子。  ……


编辑推荐

  《中国货币史》的作者彭信威先生是一位勇敢开拓钱币学研究新领域、新路子、新局面的出色学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货币史 PDF格式下载



信威先生生于一九○八年,江西安福人。早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于一九二八年官费至日本,就读师范学校,学英国文学。及至“九一八”事变后辍学归国,在上海神州国光社从事编辑工作。一九三五年赴英国游学,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听过课,又旁听牛津大学英国文学史,其间曾在一间夜校攻读法文。彭氏自少时喜文学艺术,为研究欧洲文学而学多种语种,原未想到来英国后,却转而致力于货币史,并且日后终生专攻此学。其在伦敦两年间,生计甚为困难,曾为出版商翻译过中国民间故事和给人抄书以糊口,为的是在大英国图书馆抄阅货币史资料。一九三七年回到香港后,出任香港中国银行襄理,此为写货币史进入银行界者。一九四一年到重庆,在复旦大学任教,出版过《银行学》一书。解放后,继续在复旦经济系任教。概括来说,他的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为写货币史作准备,后半生则是专心撰述。六十一万字的《中国货币史》,是从一九四三年着手,历时几十载,其间数次易稿,至一九五四年方始初版面世。此后三年中,作者对全书做过一次大幅度修改,压缩十一万字,一九五八年出版第二版本。至一九六二年,又完成生前最后一次的七十七万字的增订稿工作,即一九六五年三版《中国货币史》的底本。从初版问世,到完成最后一次的修订稿,八年间三易稿,其治学勤奋与一丝不苟精神以至如此。此书几经修订,全书结构并无变动,三种版本均为八章二十四节,只是对某些章节子目做了一些调整,基本观点一脉相承,显示出彭氏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前后一致性。他将历代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物价、货币理论、货币史、钱币学、信用机关等类内容,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对中国货币史总体设计上的创制。全书不仅以体例谨严和征引文献资料丰富见胜,而且重视钱币实物和考古资料,对国外货币史事也时作比较引述,故此书特点是说理辩义性强。试举三事为例:(一)过去的货币专史,重视实物图录的甚少,而钱币学家的著录,又往往不问货币史研究的成果,存在两相脱离现象。唯彭著《中国货币史》初版,收货币图版九十一幅之多,及至第三版增到一百二十二幅图版,均按货币原大影印。在同一类著作中,鲜有大量采用图版的,自彭先生开图文并重风气之先,在货币史研究领域中堪称是一次有意义的突破,也是他强调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一个范例。(二)此书类例统一明确,各章节内容充实而相互关联,浑然一体,但如分析开来,则各自独立成篇。设使依类相从选辑编次,便可成为简编专史。河南省钱币学会尝从第三版《中国货币史》中,辑出历代钱币学专文六篇,编印为中国钱币学简史性质的专集,颇受读者欢迎。举此可知,即就推广钱币学知识而论,其贡献也是很大的。(三)史称金章宗铸过承安宝货银币,往昔没有实物流传下来,《古泉汇》也说未见过,而在旧谱中则有大如折三承安宝货圆钱样,前人多已论为赝鼎,可能是乾嘉间旧作。别有小形圆钱,也是后铸,当是依史文杜造出来的。鉴于旧谱伪品杂出,难免有歧说(近时专著中,仍有举证承安宝货铜钱者)。然则,信威先生早在黑龙江省发现承安宝货银铤实物之前二十年,已作出如下精审论断:章宗承安二年(公元一一九七年,南宋宁宗庆元二年)铸造承安宝货银锭,自一两到十两,分为五等,每两折钱二贯。……不过承安宝货没有实物遗留下来,钱币学家和收藏家所见过的承安宝货,都是铜钱,而且是方孔钱。史书虽没有说明它的形制,实际上恐怕是铤形。所以铜钱系假造出来的。如果当时确有铜钱的铸造,那就同天兴宝会铜钱的性质差不多(见《中国货币史》,第三版五五○页)。此据翁树培《古泉汇考》转引《敬斋泛说》中,有“金道陵承安中,以白金一两铸作小银锭,直二缗”一说而得出的结论。这一论点不仅与《金史》之说相合,且从一九八一年黑龙江省发现錾文“承安宝货壹两半”银铤得到验证,实物铭文并可补史书缺略。其研读史文之审慎,非同一般。总之,彭先生的《中国货币史》优点甚多,三十多年来享有盛誉,但也不是说毫无缺点,如有些引述是采用转引资料,没有见到原书,难免未尽详实。而作为一部近八十万字的巨著,出现某些忽疏处是可以理解。这本书再版了很多次。早期版都比较贵,买不起。此次再版,因此买这本书很值得。


彭信威老先生开创了钱币历史的一个先河!
集收藏实践与钱币经济理论的一部巨著!
是研究中国经济历史的必备!
是收藏和研究古钱币的必备!


尽管内容很庞杂,包含了钱币学与货币史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其在新中国以来的货币史中的首创之功却是不可磨灭的.因此,这本书是经典.


书的内容确实专业,但钱币实物彩照没有,有点遗憾


货币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为帮助理解历史。这是该书绪论部分的第一句话。刚收到货,粗略的翻了翻。应该是部朴素、严谨的书,是正经做学问的人写的。是非常好的学习和资料是书籍。似乎可以传世的。


大家之作,真是过瘾啊。我们的经济学史的著作,我看比弗里德曼的那本美国货币史要好。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从洋媚外,反倒忽略了自己的大家。对于我们研究当代的经济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特别是金属货币和纸币的历史


非常专业的一本书,研究货币和经济的人必看此书,其后的许多货币类书都未超出该书的体系,基本上都是抄写本书。本书很大很厚,抱着看很有感觉。


学习货币知识,研习历代物价问题,少了这本如雷贯耳的书怎行!网上断货好久了,终于让我等到了。


刚看了一下绪论,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作者论著的写作思路,非常不错,可以学习货币在不同时期所处的重要作用。


好书,希望当当继续努力


因为个人发表人民币有关知识,对人民币了解甚浅,男友才在这里买了几本书背来国外送我,很厚的一本书,很沉,很感动。简单的看了下要略,不但全面内容也很有意义。是一本值得学习的好书。质量还有价格都给5星~~~只是还有一本非常想要看的书只限于上海几个城市,没有买到,有点小失望~~~


书内容很不错的,目前看来是国内该领域的权威


从这本书里,看得出彭先生做学问的严谨和认真,可惜如今已经难得一见了


读书使人明事,思考使人会做事。


这本书太经典了,值得好好学习


经典著作,找了很久了,质量很好,如果是繁体版就更好了


本书虽为繁体字,但基本不妨碍阅读!!!这是为数不多的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的书,有相见恨晚之感!


是网友推荐的这本书,看了简介,应该是很给力的一部书。


这书没话说,经典


送给朋友的,朋友表示很满意~


十分经典的作品。作者用功很足。此次再版重印,纸质精良,视觉效果舒适。配图用了铜版纸,比以前的更好、更大。值得收一本!


可惜是繁体字版。


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的书,读懂了货币史,对历史也就明白的更透彻了


喜欢货币收藏的值得一看,不足的就是繁体字,看着比较累!


繁体字,大部头!理论性强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厚重
我看了黄仁宇的著作中有引用这本书的内容,所以推测这本书的含金量和学术价值是够的
拿到手中充满了期待和敬意
这样一本书估计不是茶余饭后当休闲的东西看的
是要带着治学求知的精神去看。

非常期待


第一次读这么高深的书籍,每次都是端端正正的坐着读的,读书的感觉就是爽。


一本教科书式的书,内容客观,但不能引人入胜,字体是繁体字看起来不习惯,里面的内容还是值得看的,争取尽快看完。


已经买了一本 看了下 但是里面的东西有问题,钱币的计重单位是公分,然后通过邮局退货 但是没有给我发货 说没货了 我去网站上看的时候没有缺货的标识这个是怎么回事?


非常有水平的好书


正体中文字,很喜欢


中国货币史


不是一本消遣的书


朋友买来的,读书修身长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