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

王峰 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作者:

王峰  

页数:

28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西方现代诠释学入手,试图把伽达默尔的文本诠释学改造为意义诠释学,并从意义诠释学的角度对大量的文艺作品及文艺现象做出独特的分析。对文本诠释学的批评性思考是沿着主体性方面来进行的,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具有将主体性向客体性演化的倾向,这里反对这种演化。  意义问题一向是个难题,这里从未来时间维度的角度提出意义的看法不过是一种尝试,力图从文本诠释的内在意识运动来张所主体的地位。意义有两个层次,一是面向未来可能性的期望,探讨本质皆源于此;二是未来可能性要在现在的对象中得到验证,就是说期望不能是无根据的,否则意认内部就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可能产生无意义的结果。第二个方面可以视为第一个方面的限制,为了避免不顾实际情况的无限期望。意义在这两个层次间的张力之中逐渐成型,主体成为这一张力的承载者。  本书思路基本源于伽达默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和布洛赫,但不只是前贤思想的注释,而是力求在解读前贤中有所感悟,有所生发,希望能从一个别人不太注意的方向上重构前贤之思之想。本书仅为试步而已,故名之“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

作者简介

王峰,男,1971年生,辽宁省葫芦岛人。1999年在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现代文论、西方现代美学。博士阶段致力于诠释学美学的研究,近几年转向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美学与艺术观念,兼及文学史哲学。已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1部。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第一部分 文本诠释学第一章 历史观第二章 主体性第三章 主体性客体化第二部分 过渡第四章 诠释之限制第五章 诠释的主体限度第六章 向生活世界过渡第七章 体验的美学意义第三部分 意义诠释学(一):结构第八章 意义分层第九章 意义与未来性第十章 意义的展现方式——从意向性到注意力第十一章 期望的时间含义——布洛赫希望美学及其评价第四部分 意义诠释学(二):艺术论第十二章 艺术与生活世界——艺术即对生活世界意义的犁定第十三章 命运的冒险第十四章 艺术中的命运——卡夫卡的恐惧形而上学第十五章 天才与趣味——文本意义诠释的两个方向第十六章 意义与意识流小说第十七章 自我对话的悖论——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一种解析第五部分 意义诠释学(三):反思第十八章 意义、知识与诠释——从文本诠释的结果探讨意义第十九章 诠释的本体论改造——本体上的适度与形态上的罅隙第二十章 诠释的善良愿望结语参考文献后记:或在不得不思的命运中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文本诠释学第二章 主体性诠释学的主体性是一种主体的坚持,它要求主体在诠释过程中保持主体的紧张感,对诠释对象与主体自身的结合度有清醒的认识。它主动保持主体并使用主体,这就是主体的机敏能力。机敏这个概念在伽达默尔的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不过是向游戏过渡的一个中介,但是机敏概念恰恰表明,意义的产生需要主体在维系复杂的头绪中以高超的直观能力找到一种最能表现当下境域中的对象意义趋向,这不是平庸的能力达到的,也不是在被动和懒惰的等待中天上掉下来的,而靠主体的努力得来的。概括地说,机敏的主体的一种审美判断能力。它以文化共通感为基础,在人文传统中得以教化、培育,并且通过趣味判断表现出来。机敏实际上就是个体如何认识整个文化传统,并依据这个文化传统对具体对象进行审美把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机敏问题就是从主体方面来探讨康德审美判断力的任务。


编辑推荐

《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思路基本源于伽达默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和布洛赫,但不只是前贤思想的注释,而是力求在解读前贤中有所感悟,有所生发,希望能从一个别人不太注意的方向上重构前贤之思之想。《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仅为试步而已,故名之“探索一种意义诠释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 PDF格式下载



   不管第五章《诠释的主体限度》发表于何时,我都要把它作为故事的起点。因为故事的起因是一场忧伤的别离:“我从绝对理性梦想的破灭开始,在困惑和退守中达到对理性诠释的限定。”
   理性好像一个说谎成性的女人,作者在屡次受到欺骗之后,只好把她关在屋子里,在绝望中看守这个自己深爱的人。这是作者整本书都没有改变的创作冲动。这位理性小姐因为被关禁闭,不幸患上了空旷恐惧症:一旦走出作者划定的范围,她就会惴惴不安。
   在第十五章《天才与趣味》中,作者把古典作品中的天才改头换面。作者认为:“天才的瞬时性审美展现内含着强大的聚集力量 ”1,但是,这篇文章当中,作者没有讲清楚 “天才”的特点,好像天才和趣味都包含了未来性,只是天才当中的未来性更多一些。2如果天
  才包含的东西和趣味包含的差不多,那么凭什么说天才的东西是新的?于是,在下一篇文章第十一章《期望的时间含义》中,作者开始追问什么是“新”。所谓的“新”不是一种本质,而是一个过程。“‘新’和‘终极’之间是不断往返的,在‘终极’的指引和‘新’的不断变更之中,确立‘期望意识’的指向。”3再下面一篇文章第二章《主体性》还是解答《天才与趣味》留下的问题:天才与趣味的区别在哪里?这次是从趣味的特点入手。作者说 :“机敏也是天才与趣味之间的区分。天才不可论证的机敏能力能够获得普遍性的认同,而趣味则相对可以在论证中找到痕迹。”4机敏如此重要,那么机敏究竟是什么呢?作者说 :“机敏是在效果历史意识指引下,面对文本的个体选择。”5然而,什么是个体选择?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没有告诉我们。
   从第八章《意义分层》起,作者开始了探讨“意义”的旅程。我觉得“个体选择”在这里变成了“注意力”。面对文本的个体选择,就是选择从何种境域来理解文本。这篇文章加上《关于文本阐释意义层次的讨论》我在收到本书之前就在学习。在丽娃学术沙龙上,我们
  学校许多可敬的老师群策群力,提了很多意见,我重点学习了朱国华老师的意见。在朱国华老师的六点意见当中,有三点是关于“预设”的,这三点我没有仔细想。因为我觉得一种理论很难没有预设。有预设带来的后果无非是理论能够解释的东西减少了,损失也不是很大 。
  但是“文本中的生活世界和实际的生活世界有什么区别 ”和“文本不能作为理解活动的开端”这两个问题却比较严重,在以后的论文中,也能看到王老师在着力解决这两个问题(也是同一个问题,因为个体最初是从生活世界开始理解活动的 )。至于“善良愿望”的问题,关系到理解活动的发生。虽然本书中只有一篇文章是写善良愿望的,但是它关系的理解的最初发生却很麻烦,所以在本书中时不时看到这个问题的影子。
   在第六章中,作者要解决朱国华老师提出来的“文本中的生活世界和实际的生活世界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简而言之,两者是分不开的,后者必须表现为前者。而作者的分析必须从现象也就是文本意义开始。6对文本意义的判断类似是判断,对生活世界的判断类似有
  判断。是判断是整体把握,而有判断是片段化的,是判断比有判断高级。不过,对文本判断的最终旨归还是生活世界的意义。既然对文本的判断类似是判断,是什么激发我们去进行下一步的有判断?答案是体验 。“只有向个人体验回溯,才能重达生活世界的意义 。”7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似乎还有点矛盾地认为有一种只属于个体的意义,8不过在 09年11月的论文中,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澄清。下面作者在第七章《体验的美学意义》就开始追问什么是体验了。在这一部分中,天才和趣味中出现过的时间维度再次登场,体验与个体相联,经验与整体相联,无论是体验还是经验都指向未来。9也就是说,作者一开始就指明体验和经验的紧密关系,这有效防止天才和趣味分不清的情况再次出现。体验和有判断、是判断相比 ,显然是更原初的东西:“体验作为个体内在世界中的事件,还没有在意识中出现,主体甚至不能确定它的外形,因为他完全在体验之内,没有比较,没有确定它的界限。在意识(这里的意识还不是反思意识,而是前反思意识)中首先出现的是经验。所以,在此我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体验是基础,另一方面,体验并不首先在意识中出现,它只能在经验中完成对它的指向”。10体验这个概念试图说出的是那些没有显现的东西,它开启了作者最近两、三年来关于自我对话的研究,这里先按下不表。既然体验的时候意义还没有显现 ,那么先要来看一看意义是怎么显现的。这就把我们带到了第十章《意义的展现方式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从意向性出发,通过注意力转向来达到对意向性的充实。这里说的意向性和体验是什么关系?好像作者没有交代。而且,这里的体验和第九章《意义与未来性》中说的体验似乎也不是一回事。(第九章说我们的瞬时体验不是生活世界的源初起点,第十章则说人认识之前,潜意识中已经有了对事物的体验。且不管潜意识在这里是一个容易把人引向歧途的词,我要假定作者此时还没有想好体验的位置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我把第九章放在这里,不是为了梳理“体验”这个概念,而是为了介绍“注意力”这个角色登场。“注意力方向的不断变更就是主体性。”11在体验的时候,注意力还没有出现,因此此时个体是没有主体性的。体验拒绝现身的尴尬境地带来了主体性的两难 :“怎么能够做到既是自身,又认不出自身呢?”12换种问法,这个问题就是:有真正的自我对话吗?


讨厌的格式,可恶的word~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