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马伊里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马伊里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5个章节,对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作了系统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从形式组织到行动领域的研究视角、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与新的理论取向、对“孤岛”现象的传统认知与应对逻辑、网格管理——消除合作困境的新尝试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马伊里,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法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特约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兼职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工作协会顾问、上海社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社会团体与民办非营利机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浦东社会发展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含合著、编著)有《上海  社会团体概览》、《日本社会福利》、《上海市浦东新区90年代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研究》、《社区组织与居委会建设》、《社区建设与现代文明》、《公司与社会公益》、《浦东新区社会保障描述性研究》、《浦东社会发展报告》等。

书籍目录

绪论一、问题不仅在于“孤岛”是什么,还在于“孤岛”是怎么产生的二、复杂的条块关系结构三、选题意义与逻辑起点四、篇章结构的安排第一章 从形式组织到行动领域的研究视角一、关于政府机构间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式1.科层制理论2.新公共管理理论3.虚拟政府理论4.网格理论二、经典理论的阐释张力三、新的学术视野——科层结构中的行动领域1.科层制的理性形式2.科层制组织的反功能3.反功能的两个怪圈与低效率的循环假设4.科层制成员的行动能力5.组织环境与人际关系——自由与约束的两重性6.制度是怎样变成工具的7.行动者是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8.行动者构建局部秩序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第二章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与新的理论取向一、已有的几种研究取向1.制度分析取向2.产权研究取向3.法团主义与治理的研究取向4.新公共管理的研究取向二、对已有研究取向的分析和思考1.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行动角色2.合作主体是有着自身独特利益的主体3.合法性在沟通中协商建构4.“企业化政府”的条件与局限三、本文的理论取向——“有组织的无序”1.有序的权威结构与去科层化的横向合作2.围绕合作机制展开的一场学术大辩论3.组织表面的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第三章 对“孤岛”现象的传统认知与应对逻辑一、复杂科层中的“孤岛”现象1.基层政府机构间的条块关系结构2.资源配置的部门化与跨部门资源需求的张力3.科层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孤岛”现象二、基于制度与产权分析的认知路径与应对策略1.传统的认知路径——制度供给不足与权责划分不清2.上海市社区建设中针对条块矛盾的三次调整三、传统认知的不足与局限四、转向行动领域的视角1.“孤岛”现象并非是无条件存在的2.“孤岛”是过程中的“孤岛”3.“孤岛”现象是一种合作困境的综合体现4.“孤岛”现象是科层条块结构中权力关系制约的综合性境遇5.“孤岛”现象是理念、手段、技术滞后的表现五、本章讨论:“孤岛”——行动者的策略空间1.“孤岛”现象是需求的另一种表达形式2.对行动者而言,制度并不都是刚性的3.回报的延时性与收益的不确定性4.有效沟通机制中组织存在的偶然性5.新的管理理念、手段、技术是权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6.集体行动世界中理性分析困境第四章 网格管理——消除合作困境的新尝试一、网格管理提出的特殊背景1.社会结构分化与社区需求结构的复杂化2.“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二、网格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路1.一年以后的反思性讨论2.网格管理的基本內容3.网格管理的核心思路及其主要特点三、网格管理的典型实例与绩效评估1.“一门式”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前台一门、后台协同式控制2.社区网格巡察系统——非集中协同式网格控制四、本章讨论: 网格管理——合法性空间再造的一次尝试1.对“网格管理”本意的解读2.网格管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非常规的行动体系3.网格管理是一个有机体4.网格管理是去科层化的一种组织现象或制度现象5.网格管理是权力再生产过程中行动者用来架构新的权力空间的重要资源6.两种不同的交換逻辑第五章 合作困境的复杂生成机理一、非对称的资源依赖结构与合作困境1.互补性的异质2.资源依赖结构3.潜在的横向合作行为二、合法性困境与合作困境1.合法性困境2.合法性认同三、协商性交换中的难题与合作困境四、行动空间中规则构造的不确定性与合作困境1.行动者2.操纵规则与规则交换3.行动者施加影响的两个过程4.规则构造中的不确定性5.行动者的出场五、“有组织的无序”——合作困境的复杂生成机理1.合作规则的形成是在一个行动空间中进行的2.合作困境的微观逻辑六、本章讨论:“有组织的无序”与行动领域中的“权力”1.传统“权力”的研究2.“潜在权力”的研究3.结构性特征制约着权力关系4.“实践权力”的研究5.“潜在”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权力观结语一、合作困境的常态性二、缓解合作困境的新路径——治理空间中的合作实践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附录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绪  论  “人类社会的合作何以可能?合作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这个问题一直是社会学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社会学家使用规范、制度、组织、网络、体系、结构等典型的分析概念,无不与人类社会的合作体系相联系。这些术语的提出和成熟,都蕴涵着社会学家把握社会秩序的努力①。在社会学家看来,“任何一个维持人类合作的秩序,其目的在于协调人的行为”。②  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上述这个问题常常以另外一种方式被提出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疑惑“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合作?换言之,合作的困境究竟因为哪些因素而生成?”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里,企业间的合作、企业内人际之间的合作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承担着越来越多责任的政府机构问的合作都变得空前频密,而合作困境的日益显现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