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拜占庭简史

[美]沃伦·特里高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沃伦·特里高德  

页数:

338  

字数:

286000  

译者:

崔艳红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本书以我的另一部研究内容相近的长篇著作《拜占庭国家与社会史》(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为依托,辅之我在过去五年半的阅读和思考而形成的。在这五年半时间中,我关于拜占庭历史的基本观点依然没变,也没有发现在前面提到的书[或者在它的稍短篇幅的姊妹篇《拜占庭和它的军队》中有什么主要的错误或者是粗心的遗漏。无论怎样讲,本书都可以称作是一本新书,尽管与前部著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有新观点,许多内容都根据需要进行简化、提炼甚至重写,以提高其可读性。

内容概要

从吉本的时代以来,人们总认为拜占庭帝国是衰落的(尽管它存在了近1200年)。而这本精炼而洞见深邃的书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拜占庭。作者通过对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史的叙述提供了帝国兴衰的全景图。他特别着力驳斥了世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错误观点,强调在中世纪的欧洲,帝国的政治管理、经济、文化都处于领先地位;拜占庭的元素,通过天主教的理论、罗马法、古典希腊的学术著作仍然在今天得以存在,尤其是在东欧和俄罗斯。

作者简介

沃伦·特里高德(warren Treadgold),l 97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拜占庭研究NEH教授,撰写过多本关于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书籍。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 质疑衰退 罗马背景第二章 拜占庭的形成(285-457年) 重建者戴克里先 幸运者君士坦丁 五位抗争的皇帝 三位无能的皇帝 一个崭新的社会 一种新文化第三章 再征服与危机(457-602年) 东方幸免于难 再征服者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和大瘟疫 查士丁尼的继承人 一个难以驾驭的社会 多元的文化第四章 灾难与遏制政策(602-780年) 防卫者伊拉克略 改革者君士坦斯二世 袭击与革命 三个毁坏圣像派的皇帝 一个衰退的社会 黑暗的时代第五章 复兴与胜利(780——1025年) 帝国的复兴 复兴的帝国 对抗和前进 尼基弗鲁斯二世和征服者约翰一世 胜利者瓦西里二世 一个扩张的社会 文化复兴第六章 兴盛与衰落(1025-1204年) 十三位在位时间短暂的皇帝 两位有管理才能的皇帝 野心及其瓦解 一个动荡的社会 一种鼓舞人心的文化第七章 重建与灭亡(1204-1461年) 继任者 米哈伊尔八世的复兴 错失良机 拜占庭的末日 一个防御的社会 消失的文艺复兴第八章 结语 测评问题 拜占庭的遗产 精选参考书目 拜占庭皇帝年表索引

章节摘录

从考古发现得到的各种证据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公元2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末由于瘟疫流行导致一次人口极大幅度的减少。公元400年左右人口数量似乎又开始增加,虽然直到中世纪也没能够超过戴克里先时期的数目。如果确是如此,那么帝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命运也粗略地反映其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两者都在公元4世纪经历了一段萎缩的过程,而在公元5世纪又都得到部分复兴。一种新文化拜占庭帝国之大一统文化应归功于其政府、基督教以及希腊语的传播,三者相辅相成。自君士坦丁时期,帝王们已认识到教会在宗教信仰和道德事务方面的权威性。教会也早已欣然承认罗马帝国在俗世中的正统地位,从而与帝国结为联盟。尽管拉丁语依旧是帝国的官方语言,新兴的东部政府更多使用的却是希腊语。希腊语已经成为基督教新约圣经所使用的语言,也成为东部基督徒礼拜仪式中最常用的语言。在戴克里先之前,东部帝国的大部分民众很少与政府接触,也不知基督教为何物,他们居住的地方很少能听到一两句希腊语。到了公元5世纪中期,帝国中大多数人都必须定期与政府打交道,都至少在名义上是基督徒,所以必须学会用希腊语交际,即便不常用也至少能说上一两句。基督教是与异教完全不同的宗教信仰。我们所说的异教,其自身连一个合适的名字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教义、道德规范或是组织结构,是一个有着迥然不同的信仰和膜拜仪式的组织。它那名目繁多的神祗的都是约定俗成且可随意改变的,许多神都与另一些神近乎是等同的,例如希腊的宙斯就等同于罗马人的朱庇特(Jupiter)和闪米特人的太阳神(Baal)。神话传说中这些神犯有通奸、乱伦、强奸、偷盗和谋杀等种种罪恶,宙斯本身就是一个通奸者、恋童癖、弑父逆子和乱伦娶姐者。


编辑推荐

从吉本的时代以来,人们总认为拜占庭帝国是衰落的(尽管它存在了近1200年)。而这本精炼而洞见深邃的《拜占庭简史》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拜占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拜占庭简史 PDF格式下载



本书的原作者是特里高德,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为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拜占庭研究NEH教授。他的作品除了本书之外,还有《拜占庭的国家与社会》、《拜占庭与它的军队》。据他自己讲,本书是一本为非专业学者所写的书,因此相对前两本专业书籍来讲,内容精简,易于理解。本书的译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崔燕红博士。她硕士就读于东北师大,师从于著名拜占庭学者徐家玲教授,博士就读于南开大学,导师是陈志强教授,因此对于拜占庭研究有深刻的理解,在学期间曾经从事多种翻译,文笔优美。本书我刚读完第一章导论,第一感觉是没有作者讲的那么简单。透过字里行间,明显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与拜占庭的理解是非常深刻。导论实际就是对拜占庭整个历史的梳理,以及早期历史的回顾,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背景。由于译者的语言优美以及对拜占庭历史的理解,使得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可读性极强,不过我认为本书更适合专业的学生阅读。


观点新颖,引人入胜,非常好的一本书


书是朋友托我买的,说很好


很不错,能了解很多


值得看的一本好书.


纸张好,印刷好,就是子不太大,呵呵,收藏了


看过之后觉得本书的语言虽说算不上枯燥,但是也着实说不上精妙。不过我想我们也不能以小说的要求拉要求史书,能看就行了。


不错的一本书,写的比较详尽,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拜占庭


对庞杂的拜占庭史脉络把握得很好


了解拜占庭的好书


对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很有帮助


有一页有油渍


翻译比较差,再者内容过多围绕宗教问题,对于一半读者,读此书会感到沉闷


基本能把东罗马帝国的大事讲清楚了。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地名的处理不够清晰,附带的地图不够清楚


内容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有点失望


书脊有点脏,打开第一页就脱胶。不过里面的地图没想象的那么模糊还不错。


纸张、翻译都不错,发货很快


对于我这个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而言,尚可较通畅地阅读。可惜书中图片质量太差(不知是否英文原版所配图片质量也有问题)。书中的地图则更加不够清晰(为便于对照,在阅读时随身放了本《世界历史地图集》)


这本书的出版已完全可以取代Ostrogorsky的那本拜占庭史,也远优于国内可以获得的Norwich的那三卷本的拜占庭史。但是,非常令人不解的是,Treadgold的这本由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原著有近1000页,能把它压缩成300页真是不简单!


土耳其有个著名的古城景点叫伊菲索,是很多“红线”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东罗马帝国在土耳其的依存中,伊菲索古城遗迹和棉花堡等一样都可算是让游客感受拜占庭的圣地。遗存可以吸引人,但是一本书如果流于史料的堆砌和按照一年一年一地一地的编排,难免让非专业读者陷入迷茫。这本书看了2个月楞是在厕所里躺着一直没看完,不行,什么时候得请出去免得老子因为厕上看史书终于要落下痔疮来~... 阅读更多


虽然最近有些忙,还没来得及看,不过还是很喜欢。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专门搞研究的,看起来其实挺无聊的,因为罗马皇帝的名字实在太多太复杂了


个人不喜欢本书的翻译,作为普通读者,对那段历史感兴趣,但是看到那些即类似又拗口的频频出现的译名,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对重要的更替完全只能看个大概。这本书不建议业余爱好者买。


果然是大出版社的书啊,折扣就是不一样,太高了,当然,不排除次贷危机,不过一些规模小的出版社折扣就很低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