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味与味道

贡华南 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作者:

贡华南  

页数:

293  

字数:

25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旨趣是寻求以味觉阐释世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哲学在存在论上以味为性,相应于此,在方法论上以味辨物,以味论性,以味论道。味以“合”、“进入”为基本特征,而区别于以“距离”为基本特征的“看”。味渗透于中国思想的各个层面,在生存论上强调以味(感)在世;思想方式上以感思、感情为特征,以象为范畴形态,以立象为通达普遍性的道路,以自证为实证。味、感、象因此成为中国哲学精神失落与重建的重要尺度,也成为审视、反思视觉文化的一个出发点与参照系。   本书作者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并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以及形下、形上层面所生长出来的丰富意义。考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化”、“哲学化”的双重努力,并以“味”、“感”、“象”为核心对此问题作了提纲式展望。

作者简介

贡华南,1971年2月生,安徽省泗县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出版著作《知识与存在》、《味与味道》两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 味道:追寻中国哲学方法论第一篇 味论 第一章 从“味”开始   第一节 气、味、物  第二节 味之质:时、阴阳、形式、本质  第三节 心开窍于舌——中国哲学中感觉的秩序  第四节 中国哲学中的“看”:看何以没有产生哲学 第二章 味物与味道  第一节 物与体:物之为物与成物  第二节 以事解物与万物一体  第三节 味物与感物——进入物的方式  第四节 味、感与物自身  第五节 道味(道何以有味)  第六节 味一道:有味之道的理解与把握  第七节 谁解其中味——重味的普遍意义第二篇 感论 第三章 感:以心灵味世界   第一节 咸:从“味”到“感”  第二节 一身皆感焉:诸觉之“感化”及其影响  第三节 “看”与沉思  第四节 “感”与“感思”  第五节 感思、沉思与哲学之思 第四章 以味在世:羞与感情  第一节 羞与味  第二节 移情与感情  第三节 感一情第三篇 象论 第五章 味与象——味、感的范畴表达  第一节 “象”义辨析:从大象到物象、心象   第二节 象与形  第三节 感与象:从物象到意象、心象  第四节 形之上下与象之内外  第五节 象与启发 第六章 味:普遍性与实证  第一节 相与抽象  第二节 象与立象  第三节 象与幽明之故  第四节 实证与他证  第五节 自得与自证  第六节 “中国科学”与内证 第七章 “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一节 自然之味的失落与重建   第二节 意味的重建及其问题——以金岳霖为例  第三节 象、像、相之辩——中西之间  第四节 “相”到“象”之辩——儒、释之间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味论  第一章 从“味”开始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一饮一食皆有味,然而饮食者却鲜能“知味”,此为何?按照《中庸》的思路,“鲜能知味”是因为饫食者大多“过”或“不及”:知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所谓“过”大抵是以“超越的”态度将“味”“消解”、“转换”为生命的材料、工具等他者,所谓“不及”大抵是沉溺于饮食,而不回味、不思想。“过”与“不及”尽管有差异,但都是食而不知其味。《中庸》寻求的是饮食而知味。“知味”的办法相应就是消除对饮食的思想超越(“过”)以及沉溺于饮食而不思想(“不及”),就是回到饮食本身,在饮食中让味到来(“回味”)。就对道的理解、把握(即“知道”)而言,则须消除以言、知“过”道,以及沉溺于“身”而“不及道”,从而如饮食知味般“身”入“道”、“道”入“身”,而得以知“道”之“味”。道身相人才能知“道味”,道人身才使道得以“行”,得以“明”,此即破除“过”与“不及”的中庸之法,也即“味一道”。此是“味”之方法论秘密。  今日唤起我们关注“味”的秘密的是“纯粹的看”,一种由视觉开始,达及、贯通心灵的经验方式、思想方式、存在方式。体现、承载这一思想方式的是古希腊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看”对“道”采取的立场、态度是把“道”转换为一种可以看到的(包括肉眼的看与心眼的看)客观存在物,“看者”保持着对“道”的距离性,而不是进入,不是以人承载、呈现。在这一点上,“看”或“过”或“不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味与味道 PDF格式下载



堆砌资料,尤其奢谈中国古典对味之表述时,康德直接就吐了!一般来说现在博士级的所谓著作仅能看看绪论,皆雄心与解悟之灵光,一旦涉及展开论述,立刻疏漏百出,才薄如纸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