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市场、法治与民主

韦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韦森  

页数:

312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参与他所属于但又同时与之分离的世界。然而,只有通过参与到世界的那些构成人自身生命的部分之中,对世界的参与才是真实的。——PaulTillich,《存在之勇气》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行程。这场以引入和培育市场机制为主轴的经济改革,不但引发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而且也导致了整个社会体制、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速率,经济总量得到迅速的扩张。自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增长了,近lO倍。除了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外,30年中国改革开放带给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深层次的变化是,当下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稳态的封闭经济体了,而是一个把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行政运作方式内嵌在(embeddedin)自身之中的一个急剧转型中的开放体系。西方当代“左派”历史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在《大转型》(TheGreatTransformation)一书。

内容概要

本书是学者韦森近些年来的学术随笔集,从政论到时评,从思考到批判,多维度,大视野。韦森凭着学者的眼光和胸怀,以流畅的文笔,对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政制、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一一提出疑问,并加以剖析。这是一本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特辑。 本书是一本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特辑。 本书是学者韦森近些年来的学术随笔集,他凭着学者的眼光和胸怀,以流畅的文笔,对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政制、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一一提出疑问,并加以剖析。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韦森,山东单县人,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2000年至200l年曾为剑轿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访问教授,2006年5月至lO月曾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受。自j980年代初以来,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开放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困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经常在国内外一些有影响的报刊上撰写专栏文章、时评和学术随笔。主要研究领域为翩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对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学科电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学术专著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文化与制序》、《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经济学随笔集集:《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如诗》、《思辨的经济学》;此外还译校过马克斯·韦伯的《经济通史》等多种国外学术名著。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篇 经济家的闲言碎语 经济学家的闲言碎语 惟予民言方和谐 知识生产与学术自由 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与前景?——2005年4月27日《大国》丛刊学术座谈会的发言提纲 影响我学术人生道路的三本思想传记 实践着经济学人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深切悼念薛暮桥先生 三位大师悼弗老 “商人”来自“商朝”? 传统文化与国企转制 交警可对路边停放车辆任意罚款? 交警部门可否安设隐秘测速雷达来偷袭超速驾车者 国税局征房产遗赠契税合情、合理、合法么?——收到上海一匿名市民来信后的一点随感 香港:法治与华人商业精神的一个奇妙结合 拉美经济停滞的制度.文化与历史原因 法治从自己做起第二篇 理解中国经济动态 政府与宏观调控:应该学会如何自“市场嵌入”中退出 “通货紧缩中国制造论”可以休矣! 当今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跳出平等与效率两难困境的出路在于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腐败与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还在加速? 如何看待近来的物价上涨——韦森教授与复旦学子对话录 目前的通货膨胀能否遏制得住 盘点2007年中国10大热点经济社会问题 警惕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带来的种种负面社会效应第三篇 法治与税收 法治创造GDP 民主与法治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础构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当为和不当为的法律基础 警惕政府征税的可能负面经济影响——“税收与宪政”专题讨论之一 税收立法权急需明确——“税收与宪政”专题讨论之二 税收法定主义的历史缘起——“税收与宪政”专题讨论之三 税收法定的当代实践——“税收与宪政”专题讨论之四第四篇 书简 哈佛书简之一司机点支烟的经济学分析 哈佛书简之二大禹治水的历史博弈分析 哈佛书简之三在哈佛读张晋藩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通史》 哈佛书简之四破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 芝加哥书简在芝加哥大学从语言哲学的视角聊主流经济学 瑞典书简美丽的斯德哥尔摩第五篇 访谈、通信与讲演 市场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保存与复兴——《复旦青年报》记者就“吟诵”问题对韦森教授的采访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公”与“私”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钱宏先生的一些电子邮件往来 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一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经济家的闲言碎语  经济学家的闲言碎语  2005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可真受够了窝囊气!上边,主管们在批;下边,网民们在骂;中国经济学家们中间,大家又相互在吵。雪上加霜,一位经济学行外老兄说话声音更凶:“吵什么吵?中国根本就没有几个经济学家!”  受够了窝囊气,这还不够,媒体还看笑话:中国经济学家们么?不都“集体失语”了?你说冤不冤?这日子难过不难过?集体失语也好,懒得回应也罢,且不论,时下确实是应该自察一下我们的行头、反思一下我们自己角色的时候了。中国的经济学人是干什么吃的?人们在问我们,我们也该问一问自己。  要弄清经济学人是干什么吃的,自然会联系到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学”,这也自然与中国经济的当下状态,以及经济学在中国的当下状态,脱离不了干系。  中国经济的当下状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当下状态,这可都是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大话题。说不清,就不能强求。这里,我们只能说点简单的,侃点常识。什么是“经济”?在旧时,汉语的“经济”和“经济之道”,都是些大词。“经邦济世”、“经世济民”,这些可都是些重大任务!我们现在的经济学人,哪个能做得来?做不来,挨骂,不亏,我们也心平气和。做不来硬做,为所不能为,为所不该为,逆潮流而动,那才倒真应该屁股挨板子!  经济,不论从哪种意义上说,在我们老祖宗那里都有。但经济学,好像却是西方的舶来货。马克思的也好,萨缪尔森的也罢,斯大林的“经济问题”,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哪尊“神”不是从西方请来的?既然都是从西方来,对这些老外,就要一视同仁。现在不是都在讲人权么?经济学,要不要讲“学权”?讲人权,讲学权,一个理,就是要人人平等、家家平等。老德的,老美的,还有我们的老子的,大家都一样,大家都该坐在同样高的板凳上对话。话茬接得上,就交谈。话不投机,就各自经营,自个儿发展,市场选择。国人不是奉行了数千年的实用哲学么?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不实用了?“猫论”今日何在?一些假神,的确不能再拜了。要不,那不成了法轮功?  古典和现代经济学均来自西方,就有必要从词源上考究一下“经济学”一词在西方人那里是怎么回事。标准欧洲通用语中的“经济”和“经济学”,在词形上是“economy”和“economics”,这大家都知道。19世纪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亨利·西季威克(Henry Sidgwick,1838~1900)曾考证,“economy”一词,在古希腊人那里,本来涵义是指对家庭事务的管理,特别是指家庭收入的供给和支出的管理。然而,由于国家(政府)的财政需求和供给,与家庭预算中的需求和供给,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因而,“政治经济(学)”,作为政府的管理艺术或政府财政金融部门的经济活动这样一个合宜的专有名词,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就出现了。从西季威克对“经济学”词源的考证中,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作为现代汉语语义中的那种“经邦济世之道”的学问以及政府管理之艺术这一涵义,早在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里就萌生了。在西方人的老祖宗那里,“政治”与“经济”,原来也是那样恋恋不舍、难分难解!由此看来,家国不分,国是家的放大,以治家之道治国(因而才有“国家”一词),似乎并不只是我们祖先的发明专利。这一查词源,我们也才知道,西方人的“经济学”和“经济之道”,从词源的词义上来看,好像给自己定的任务不重,但在这貌似的谦卑之下,可不得了:绵里藏针,深藏不露,好像确有鸿鹄之志。  理清了中国旧时和西方旧时的“经济”和“经济学”二词的词源涵义,才发现,这“经济”任务,我们今天的这些经济学人,可做不来,也玩不转。别说照中国古人的意思那样管理个邦国,就是按希腊古人的原意那样管理个家政,你能管得来?别说玩股票、炒房产这类新鲜玩意了,如果太太不买菜,阿姨不做饭,下顿饭怎么吃,我们还不知道。泡包方便面,煮点速冻饺,那叫“经济”?那叫“家政管理”?  中国人的“经济”,做不来,西方人的“economics”,也学不会,那我们这些人,可真得要反省一下了。  中国的经济学人,能做什么?实在想不大出来。记得韦伯曾说过:那些舞文弄墨、吃理论饭的人,对一个社会来说,既做不了司机,更当不了向导。韦伯主张,吃理论饭的人,只能像旧时铁路上那些扳道岔的工人。  韦伯的时代过去了。现在,铁道系统都电脑化了,已不再雇用老工人来扳道岔了。程控室的老大(哥),按一下电脑控制的按钮,该向哪个方向跑的铁轨,就自动挪好了,列车开过来,也就会轰轰隆隆朝某个方向跑了。这样一来,旧时铁路上扳道岔的工人,还不得下岗?!  现在,市场经济这尊神给请来了,运转起来,也颇像跑在自个儿轨道上的火车:一旦耻了路,就自动前冲,且惯性很大。现在,我们的宏观调控机制,是不是像车站里的电脑操控室,这我说不准;但吃理论饭的“旧时扳道岔工人”,作用似乎已经不大了,对这,我却有把握说。  时下,热热闹闹的中国经济学界,可也真有点像现在的一家车站。铁路系统一天天现代化起来了,车站员工和头头们的角色也在转换。一些人升格了,开始坐在铁路操控室里按起了按钮。我们这些没大文化的人,就得认输。做不了扳道岔的工人了,只能捡个列车安全检查员之类的粗活:等列车停靠了站,扛着个沾满油污的工具包,掂着个小锤,前敲敲,后看看,检查一下哪个螺丝有没有松动,看看哪个地方有没有漏油。市场经济这趟列车,开了出去,跑远了,大家没事,只能闲磕牙,唠唠嗑。实在没人说话,就白个儿对自个儿说。于是,就有了经济学家们的闲言碎语。  2006年2月23日于复旦  (本文发表于《读书》2006年第7期)  惟予民言方和谐  什么是民主?我们简单的答复是:人民有说话的机会,有听到一切言论和消息的机会,有用和平方式自由选举生活途径的机会,有用和平方式选举政府和政策的机会一而且这些机会,不待将来,此时此地,便可得着,便可利用——这就是脚踏实地的起码民主。假使这种起码的民主尚且办不到,却明唱玄虚的高调,暗用武断的方法,那决不是民主,而是民主的蟊贼。  ——萧公权,《说民主》  中国的文字,真的很奇妙!从书店的出版物中,从坊间报摊的报刊上,时常可以见识后人从汉字构字法解读先祖造字时的“前瞻”能力,且时而读来,觉得不无道理。前些日子,在网上、坊间摊头的报刊上偶读到对“和谐”一词的拆字解释,觉得颇为有趣。不知从谁那里开始,坊间流行对“和谐”二字作这样的解读:禾口为和,言皆为谐;人人口有禾,人人皆言,便为和谐。“口禾”,意为人人有粮吃,这牵涉到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皆言”,意味着大家都有权利和机会自由地发表言论,这就牵涉到政制安排和民主问题。看来,先祖某君(仓颉)造“和”、“谐”这二字时,竟预料到了几千年后今天的体制格局和社会大势,岂不高明?!  然而,对这般望字生义的解释,文字学和训诂学的专家们可能会摇头。因为,“和”字,“谐”字,以及合起来的“和谐”一词,好像原来并没有“人人有饭吃,人人皆可言”的意思。故我觉得,这“和”、“谐”二字如此这般造,十有八九是碰巧。当然,这样说并不否定每个中国方块字均承载着深厚且久远的传统文化信息这一事实。实际上,按照语言学家的研究,中国汉字的造字,以及汉语中词的型构,均源远流长,颇有讲究。但是,读到坊间的这般解释后,查了几部小大汉语字词典、辞源,又从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转注、假借这“四体二用”的六书构字法追寻,却觉得无论如何也是揣摩不出“和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个个能发言”的意思来的。  从汉字词源上来看,“和”与“谐”,不但词义相近,而且常常在一起使用。字典中说,“和”,本身原有“和顺、平和、和睦、融洽、调和、适中”的意思;而“谐”,则有“和合、协调、商定”的涵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云:“和,相膺(应)也,从口,禾声”;“諧,詥也。从言,皆声”。那么,什么又是“詥”?在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有这样的解释:“詥之言合也”。一代经史学大师张舜徽在《约注》中也曾引段玉裁的门生江沅在《说文释例》中的说法:“此盖谓言语之合。”对于“谐”字,张舜徽先生在《约注》中还曾进一步解释道:“凡从皆声字,多有和同意。”另就笔者管窥所“查”,汉朝学者郑玄解读《诗经》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诗句而初用“和谐”一词时,好像也仅是指男女间的亲呢和睦,好像压根并没有“皆言”的意思。在其后人们的实际使用中,“和谐”,原来也只含有“和睦协调,和好相处,以及配合适当”的意思,并没有现在的“社会收入分配要公平、人人言论要自由”的政治涵义。如果硬要从传统中国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谐”的涵义,也许《中庸》开篇中的一段话,最能表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和劝世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大致可以这样解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抑而不说,就是‘中’;即使(大胆)讲出来,也合乎义理礼节,就是‘和’。‘中’,乃天下万物之根本,‘和’,则是通达天下四方之道路。达致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也就自然生长了。”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和谐社会的图景,又是多么聪明的劝世之道呀!从中国古代大哲学家子思的这句话中,我们今天也可以解读得出来,儒家是主张通过人人守中庸之道来达致和谐社会的。儒家的这个意思,显然与眼下坊间流行的“人人皆言”的自由理念悖逆。不是么?要中庸,就要慎言,就要谦恭,就要不张扬,就要明哲保身、吃亏常在,甚至在自个儿独处时,也要谨慎小心(“君子慎其独”)呢!可问题是,现在市场经济来了,靠弘扬和践行儒家的这种劝世箴规,就能达致社会和谐吗?  现在,中央在讲和谐,媒体在讲和谐,老百姓也跟着讲和谐,经济学人怎样讲?怎样看问题?看来还是要回到发生在我们身边且不断溜掉的历史中去:今天大家都在讲的和谐社会问题,原来与社会上大量存在着的不和谐现象有关。事情的缘由好像是,伴随着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二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种种社会问题在积聚。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对当今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了如下归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里所列举的问题,还不够多么?  问题都在这里,也在那里,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思量思量、合计合计了:该怎样解决?又如何治理?别的不说,就说腐败这回事吧!前些日子,在哈佛一角昏暗的办公室中,曾被一两天的酷夏热昏了头,一度对经由法治社会的生成过程来遏制政府公务员腐败蔓延的进路有些期盼。最近回到国内,从网上读到一篇“中国法官为何如此腐败”的帖子,才如梦初醒。官员腐败,可指靠构建基本法律制度、修改基本法律条文以及完善基本司法程序来惩治,但如何整治掌管着法律制度和审判程序的司法部门中的“法判”(现在不应该叫“法官”,“法官”严格说来已不是“官”了,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官衙县太爷审案了)和院长们的腐败?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被揭露出来的“法官”甚至整个法院都腐败掉了的案件,一件接一件,撤了一个腐败法官,又上来一个腐败院长,“前腐后继”,以至于法学界有人估计,在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法官都腐败了(此说法甚值得怀疑)。法院不再是一片净土,法院中的(一些) “法官”和“院长”都腐败了,那还能指望谁或指靠什么“神来”的法治社会机制来惩治腐败?  腐败问题还没有得到遏制,中央文件中所列举的诸种社会问题又在不断发生,且不断积累,民怨还会不在积?民怨来了,老百姓去找政府,怕官员腐败;去上法院,又怕倒霉碰上了个腐败法官!你说;文老百姓,还去哪里说话论理?百姓感到心中有冤、有怨、有气、有不平,无处申,无处发,无处化解,社会咋会和谐?别的不说,连一个瞑内的男人,看到自己亲爱太太的粉面上颜色不对,话虽没敢讲,憋一肚子气,还会摔个盘子、砸个碗,或至少踢下门呢!何况这社会?  近两年来,总书记和总理多次讲,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讲法治、讲民主。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全会“决定”的形式所提出的建成一个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中,第一条好像也是在讲民主法治问题。这无疑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触到了点子上了。问题在那里,问题的实质被看到了,于是就有了用书写语言写下的这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事情才刚刚开始。  中国的文字,真的很奇妙!中国的语言,更奇妙!就说这“民主”和“法治”吧!在中文中,可以将二者合起来讲,叫“民主法治”,或倒过来讲,叫“法治民主”。汉语字、词,均可随意组合,任意粘连,从而组成一个新词。一旦一个新词被构建成了,又会生成自个独特的新涵义,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创造思维的精神源泉之所在!于是,“民主”+“法治”,就成了“民主法治”;“法治”+“民主”,就成了“法治民主”?但到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民主法治”?什么又是“法治民主”?我可真搞不大清楚,都弄混了。再理论化一点说,是否“民主法治”,就等于“民主+法治”?抑或就等于“法治×民主”?如果从政治学和宪法学专业的角度问问题,也许问题会更复杂:“民主”和“法治”这“两词之家”,是否本身就和谐?这“两口子”,能不能做到经常和谐?这都是些问号。对于这些绞缠在一起的问题,笔者这政治学和宪法学外行,不骗你,真的是满头雾水,“wooly minded”。满头雾水,满脑糨糊,就不敢瞎白话,更不敢妄加揣摩和猜测。法治民主是什么,对此虽不甚清楚,但直觉却告诉我,法治民主,大概是能做到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在法律划定的范围里自我选择并参加社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或用一句西语来说,“Equal justice under law”(法律之下人人平等)。再稍调侃一下,这法治“老公”且不讲,就说这民主“少妇”吧,她那年轻的飘逸风韵,至少意味着,任何社会公民都不应、不该、不能、不会被排除在政治科学家和经济学科学家们所说“社会选择”和“集体选择”的社会机制之外。怎样能做到这一点?笔者这书生,“no idea”。模模糊糊之中,觉得还有一点尚清楚:要民主么,要法治么,要民主法治么,或要法治民主么,至少要给老百姓讲话的权利,且让他们有表达自己见解和抒发自己怨气的场合和机会。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参与他所属于但又同时与之分离的世界。然而,只有通过参与到世界的那些构成人自身生命的部分之中,对世界的参与才是真实的。  ——保罗·蒂里希《存在之勇气》    如果你仅仅是一位经济学家,那么,哈耶克说,你不会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说,优秀的经济学家应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萨缪尔森说他自已是“最后一位通才型的经济学家”。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学家通常仅仅是,而且满足于足“经济学家”,就此而占,韦森是一个例外。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汪丁丁    书森教授的作品总是很有特色,值得琢磨、细读。在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许多人会认为法治、民主、宪政都是一些知识人的抽象诉求,好像跟老百姓的生活没关系。但是,书森教授的著作能走出眼前的雾障,让我们认识到,长久持续的增长才是关键,而宪政、民主、法治是保证持续增长的基础,是长久的饭碗问题。闲此,本书值得各行业柯识之士多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    没有自由主义的精神境界,伺来经济学家?韦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追求自由殚精竭虑、忧思重重而发自肺腑地呐喊,所以即使他不足惟一的,也是中国极少数几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之一。真正有洞见的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只懂经济学,还要具备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懂得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精种。韦森这样说、也这样做了。这样的经济学家,中国又有几人?中国怎么能没有思想者?韦森就是一个。他写得那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经济社会信息了然在胸,思想观点如刀力透纸背,随事点染,益人心智。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首席教授李炜光


编辑推荐

  《市场、法治与民主:一个经济学家的日常思考》是一本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特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市场、法治与民主 PDF格式下载



学经济学的人必看


市场法制与民主,中国改革的方向。


好书,值得一读,送书速度也快了


值得拜读,不过是文集的,文章时间多是05到09年的


读过几篇韦森写的经济方面的文章,感觉着实不错。所以从当当买来作者的这本书,之所以是这本,只是因为感觉没有其他更好的。读来后,发现是作者生活中的随笔,不如以前读的写的好,几乎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失望!


韦森的书都写的不错,不过本书都是一些随笔,如果有专著就好了


正如所言,本书基本上是由作者在生活和学习中所思所想所写的几十篇短文所组成,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有些滞后,从内容上来看,多是比较通俗的常识,基本不是学术著作,当然开卷有益,多谢作者.


喜欢 -- 这本书挺好看的,挺满意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追怀作者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长达67页的序言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
   韦森先生是当代经济学家里最接近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几人之一,除了严谨的学术研究,也常常撰写一些随笔,参与公共讨论,本书即是作者的一个随笔集。书名英译为“Market Economy,Rule of Law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我想作者是一定的寄托在里面的,但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尚没有能力讨论这样的宏大叙事,只想就书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两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经济学家的交游。有几篇是记述作者的访学经历的,从哈佛到芝加哥再到瑞典,一边拜访当地的著名教授,并与之愉快地交流,一边将这些见闻写下来,与国内的同事和学生分享。有时候这种经历比顶尖杂志上的论文更能激励一个年轻人对于学问的向往,而且这时候的交流都是在有所积淀后的一种思维的碰撞,而非战战兢兢地单方面地接受来自对方的填鸭。此外,作者与国内学者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讨论对我触动也挺大。与将较为成熟的观点形诸文字发表相比,将那些尚未精练的想法与友人探讨,时效上更快,而且针对性也更强。比如作者与钱宏先生关于”公“与”私“的讨论,让人尤为惊讶的是两人回复邮件的速度以及回复的质量,大概经济学家的文笔都不会差,思维也都很迅速吧。
   二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书生常被扣上酸腐的帽子,因为他们不按照大众生活中的语言方式来思考与表达,但这可能恰恰是包括经济学家咋内的书生存在的理由。在”司机点烟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大巴司机将香烟”含而不点“,作者归之为完全透明的监督,并由此引发关于官员问责制的讨论,深以为然。不论主观想法是利己还是利他,在”他“的监督下以及职责本身的要求下,不得不”利“他,由小见大,这实际上是民主的一个核心特征之一,经济学为我们弄清楚真实世界的运行机制提供了犀利的眼睛。
   另这本书作为我的厕所文摘半年有余,今日得以了结,也算一件快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