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读本
2008-11
上海人民出版社
卢湾区社区研究所 编
30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在中国大陆轰轰烈烈的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这是因为,社区的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结构分化、社会组织发育为条件,而社会结构分化,社会组织发育,又以经济体制转轨、经济成分多样性为基础。 社区的存在与发展,使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政府管理的公共领域之外,存在群众自治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反映出来的社会变迁的深刻性和特殊性前所未有。一方面它在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习惯,即依靠高度集中、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实行自上而下垂直式的刚性管理,从而使社会富有软柔的张力和弹性。另一方面,它在持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纯粹依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到开始寻求私人产品和私人服务,以及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正是从上述两方面使人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社区的存在与发展,其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为过高。 上海的社区建设源于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从政府那里剥离出来的社会性事务向社区下移、集聚,同时,党的基层基础工作重心也向社区转移,形成诸多方面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格局。10多年来,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乃至社区党建,方兴未艾,呈现蓬勃生机。在公共安全领域,应对“非典”之类突发危机,社区作用显而易见,印证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真理。
社区的存在与发展,使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政府管理的公共领域之外,存在群众自治的私人领域。这个领域反映出来的社会变迁的深刻性和特殊性前所未有。一方面它在改变我们原有的管理习惯,即依靠高度集中、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实行自上而下垂直式的刚性管理,从而使社会富有软柔的张力和弹性。另一方面,它在持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纯粹依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到开始寻求私人产品和私人服务,以及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序第一章 基本概念(上)一、社区定义二、社区背景三、社区划分四、社区区别五、社区要素六、社区理论七、社区功能八、社区类型九、社区模式十、社区组织十一、社区互动十二、社区“三宽”十三、社区关系十四、社区民主十五、社区结构十六、社区发展十七、社区建设十八、社区管理十九、社区治理二十、网格化管理二十一、共驻共治二十二、社区工作二十三、指标体系二十四、社区制度二十五、社区载体二十六、社区意识二十七、社区文明二十八、文明社区二十九、和谐社区三十、生态社区三十一、社区人文三十二、社区心理三十三、社区民意三十四、社区礼仪三十五、社区经济三十六、社区福利三十七、慈善超市三十八、数字社区三十九、虚拟社区四十、单位人四十一、社会人四十二、“托底”机制四十三、“三种法人”四十四、小巷总理四十五、志愿者四十六、居家养老第二章 基本概念(下)四十七、社区党建四十八、基本架构四十九、党建网络五十、职能演绎五十一、资源类型五十二、管理模式五十三、工作方法五十四、联动机制五十五、“三共同”五十六、“六进”社区五十七、“新三会”五十八、“全天候”党员五十九、“四力”作用六十、社区统战六十一、社工类别六十二、社工协会六十三、社工素质六十四、桑城工作法六十五、民主环节第三章 实践案例(“三会”制度)一、协调会二、听证会三、评议会第四章 典型人物一、一位出色的“小巷总理”二、情融社区,爱撒千家三、居民心中的艺术家四、心系群众,情撒社区五、以真爱温暖受伤的心灵六、真情解得百重结七、“泼辣,只在我工作的时候”八、“义务劳动居委会主任”九、一片真心系亲邻十、凝聚……参考文献后记
社区背景是指社区发展所处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特征。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社区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民政部提出的《在城市街道里弄开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性意见》中。但当时“社区”这一概念还局限于民政范围的福利性项目,因此缺少普遍指导意义。直到1995年,上海试行以政府工作重心下移为标志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社区建设和管理,随后又推行社区党建,社区工作才方兴未艾地开展起来,形成城市管理社会化的态势,出现公众广泛参与局面。由此可见,社区的出现,由若干必然因素决定,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深刻性和特殊性。 1.体制转轨 体制转轨是指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走上历史舞台,30年来,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到市场,城市管理从一元到多元,经济、社会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 (1)计划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制度,是全控型制度结构,国家依靠权力直接占有并分配社会资源,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特征是:①所有制单一,政府代表国家成为支配社会资源的唯一主体,并通过结构类同的组织或单位,将资源配置与行政权力混合在一起,有计划地部门化、地方化、单位化,形成政企、政事、政资、政社合一,产生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现象,社会功能被各级政府和大小单位覆盖;②社会成员身份取决于户籍制度,这种具有代际传承性的禀赋,限制了社会流动的发生率,使人们失去迁徙的自由,也使社会失去发育的机理;③个人依附单位,单位从属国家,形成重演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和政府逐级垂直管理的刚性体制。计划经济使各类社会性组织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社会没有活力,没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动员机制,一切依赖于政府,一切从属于政府,政府成为包罗万象的“超人”。 (2)双轨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实行的一种过渡性政策。当时改革开放逐渐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向城市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允许探索计划外资源进入要素市场,资源价格取决于供求双方。这就形成两种价格体系,一种是计划价格,一种是市场价格,后一种价格体系起到调节市场作用。整个80年代,国民经济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体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方面城乡互动频率极大提高,城市流动人员急剧增加,僵化的城乡两元结构出现了松动,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异质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管理难度空前加大;②市场价格为生产带来动力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计划”外矛盾,使政府的“预算”时常顾此失彼,处于两难境地,要消除这些矛盾仅仅依靠行政资源已力不从心,也需要从“计划”外寻找资源,即需要社会提供新的资源,而运行这些资源的载体便是社区;③作为基层社会的社区,开始显现“政府不能、市场不为”的特殊作用,为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了适用舞台,因此社区建设越来越为各级政府重视,并提到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