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昆山传统文化研究·昆曲卷

张育勇 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育勇 等 著  

页数:

718  

前言

  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朝崛起东北,屡犯长城,谋图入主中原,明朝统治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危难之时明军中出现了勇冠三军的青年将领吴三桂,与他挚爱终生而色、艺甲天下的美人陈圆圆也随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乱世风云中影响改朝换代方向的倾国红颜。  动荡纷争的乱世: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城,清多尔衮指挥清军骑兵奔袭明朝边地,崇祯在皇宫束手无策惶恐无奈地哀叹,吴三桂在马上挥剑搏击,陈圆圆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歌曼舞等场面都——浮现在充满战乱灾难的人间。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关于陈圆圆悲欢离合的种种事迹,请阅历史传奇故事——《艳甲天下》。

内容概要

  《昆山传统文化研究:昆曲卷(套装全4册)》主要内容包括:《昆剧漫笔》、《昆曲几百岁》、《艳甲天下》、《正声昆山腔》。阐发了对昆山传统文化以及昆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的真知灼见。由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邀请苏州本地知名的资深研究者撰稿,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印出版。《昆曲卷》主要围绕昆曲与昆山这个主题展开。

作者简介

  顾笃璜,苏州人,1928年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家庭影响,自幼学习书画篆刻,并接触古琴,昆曲、京剧等传统艺术。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专攻西画及戏剧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苏州从事戏剧工作。1957年,辞去文化系统领导职务,专心于苏剧、昆剧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1985年提前离休后,继续致力于艺术实践,且孜孜不倦于人才培育和理论著述,成绩卓著。  陈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分会副会长、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已著有长篇小说《天吃相》、《收拾起》,散文集《我的先祖是蚩尤》、《十八双鞋》、《欲望漫思录》、《水巷里的浮雕》、《如花似玉的江南》、《寻梦六百年》、《周庄》等四十余种,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奖,并在海外出版、译介。  张育勇,1937年生,上海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苏州市老年科技协会会员,研究员。曾发表自然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文艺类散文多篇。  杨瑞庆,1948年生,江苏昆山千灯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馆员。曾出版《歌曲创作90题》、《中国风格旋律写作》、《中国民歌旋律形态》、《歌曲作法辅导教程》、《戏曲、曲艺唱腔设计》等二十多部专著。2006年起,担任《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丛书的执行主编,至今已编撰出版“昆曲”、“文艺”、“美食”、“风俗”四卷,总计十二册。

书籍目录

《昆剧漫笔》目录:论述篇关于“昆剧衰落”的新思考昆剧开局之作究竟是哪一部传奇说昆剧的脚色家门行当角色说昆剧表演艺术的程式程式化及其传承说昆剧舞台美术说昆剧锣鼓戏曲的“三个世界”昆剧与非昆剧记叙篇关于挖掘宁波昆剧的回忆宁波昆剧史料笔记浙西昆剧记姚家班昆剧提线木偶说花生我是昆派从禁毒想到的老爷老板先生俞派 叶派 流派昆曲传习所昆剧传习所说周风林的生卒年尤彩云手里的戒尺记徐凌云老抢救《痴梦》小记记沈传芷沈盘生记王传淞记张传芳记姚传芗记邵传镛观剧有感两则看裴艳玲《夜奔》想到的记陈雪宝生活气息浓郁的永嘉昆剧《见娘》记苏州昆剧温州之行《昆曲几百岁》目录:曲人寻踪丝头线尾暗中牵水磨腔调关于昆曲鼻祖顾坚的一点发现魏良辅是哪里人汉语夸音唱满城“于路日撰”的《牡丹亭》昆曲中的昆山话昆曲传承中的一个现象争唱梁郎雪艳词——梁辰鱼与昆山派郑若庸、《玉块记》及其他亦师亦友——梁辰鱼与他的几个同道梁辰鱼失传的《红绡记》失明的文化观察者——张大复与昆曲相重·相通——张大复与汤显祖的友情独坐息庵的思想者梅花草堂与项脊轩玉山佳处笛声远——顾阿瑛的几个曲友风流顾曲情如绪——李渔与昆曲倜傥才子王世贞的雅量情与梦的经纬独得三昧——《牡丹亭》中的吴语生生死死随人愿——《牡丹亭》题外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读《牡丹亭》随记昆曲名伶陈圆圆归庄和他的《万古愁》从矾清湖到《秣陵春)>无声戏——元明传奇今读曲史问津曲圣何期再相见为什么是昆曲昆曲对纳西古乐的影响昆曲的玩法天子问什昆曲是“百戏之祖”吗?昆曲几百岁散走与惰民彰显还是遮掩——昆曲脸谱与民族性格曲源探幽昆山文化的源、脉、韵历代诗人眼中的昆山武城,昆山的一个别称陆机、陆云与昆山人文昆山没有“昆山”四百年前的南街绰墩回望《十五贯》为何没在故乡复活只要心不卷起听李瑞环同志聊昆曲敬畏昆曲——代后记《艳甲天下》目录:序第一章 江南水乡女绝色出昆山第二章 妙联巧对花落姑苏第三章 昆曲名伶艳甲天下第四章 玉峰女优豪门强抢第五章 官宦相护难逃罗网第六章 恶势鹰犬逼劫娇娘第七章 皇上召见蒙恩落籍第八章 国丈乱伦干爹现丑第九章 枭雄美人姻缘天成第十章 江山骤变崇祯殉国第十一章 大顺兵人京众达官遭殃第十二章 汝侯好色佳人受惊第十三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六军重镇山海关第十四章 三方鼎立三桂借兵第十五章 一片石三军决战大顺兵败如山倒第十六章 吴襄全家斩首李闯急逃离京第十七章 多尔衮计占北京城吴三桂又得陈圆圆第十八章 刘宗敏被斩长江边李白成命丧九宫山第十九章 转战南北藩云贵引狼人室心恨怨第二十章 平西王欲立王妃邢畹芬拒封福晋第二十一章 陈圆圆遁人空门吴三桂起兵反清第二十二章 吴三桂坐失良机身亡兵败陈圆圆踪隐山河梦归何方主要人物简介参考文献资料后记《正声昆山腔》目录:代序:花季心恋音乐花甲情缘昆曲曲史钩沉昆山腔之前的六百年扑朔迷离的昆山腔群贤拥曲众星捧月后起之秀的昆山腔昆腔、昆曲、昆剧之内涵昆曲源头如是说解析曲坛同名现象曲家写真昆山雅韵的开拓者——陶岘顾坚率先为昆山扬名解读魏良辅的“条目”曲圣魏良辅的人格魅力昆曲全才梁辰鱼魏良辅眼中的顾坚和顾阿瑛张大复笔下的曲家和戏迷曲品论新比较研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的人品和艺品……曲事探秘曲韵传承后记

章节摘录

  东城一,在齐化门外,曰‘芳草’。西城一,在平则门外,曰‘阜成’。北城一,在德胜门外,曰‘德胜’。皆徽班所不到。惟嵩祝偶一蒞之,亦但分下包而已。”(见《梦华琐部》)。  渐渐地秦腔粉戏又失去号召力而淡出舞台了。“近年演《大闹锁金帐》者渐少,曾于‘三庆’座中一见之。虽仍同魏三故事,裸裎登场,然坐客无赞叹者,或且不顾而唾矣。”(见《长安看花记》)。  魏三以秦腔进京,倒是曾经影响了弋腔在北京的生存。观众大跌落几乎散去的便是那六大京腔班(见前引《燕兰小谱》),当然还另有原因:戴璐《藤荫杂记》说:“京腔六大班,盛行已久。戊戌、己亥时尤兴‘王府新班’,湖北江右公谍,鲁侍御赞元在座,因生脚来迟,出言不逊,手批其颊。不数日,侍御即以有玷官箴罢官。于是缙绅相戒不用‘王府新班’,而秦腔适至,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人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按《藤荫杂记》有嘉庆丙辰序。文中提到戊戌、己亥为乾隆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则所谓“秦腔适至”正是指的魏长生进京演出。  那时在京的京腔班,除公开打出王府班牌子者外,其余也都有一点王府的背景,是所谓“半隶王府”。打了小生演员的耳光便丢官,自然与这一重王府背景有关,于是大家相约不用“王府新班”,必定也使“半隶王府”的所有京腔班受到影响,正在此时,魏三演出造成轰动,无异于雪上加霜了。魏三进京献艺是乾隆四十四年的事。因其表演淫靡,四十七年,官禁魏三人班。前后不到四年时间,然而京腔艺人的应对方法,却是争附人秦腔觅食,或者就如《金台残泪记》所说:“《燕兰小谱》记:京班旧多高腔,自魏长生来,始变梆子腔,尽为淫靡。”还有一个“和春班”(徽班)是以京腔武戏为主的,但也多唱秦腔了。《长安看花记》说:“‘和春’为‘王府班’,击刺跌掷是其擅场,中轴子为四部冠。今高腔即金元北曲之遗也,‘和春’犹习之,又多作秦声。”到了“道光十三年癸巳,‘和春班’散去。”(见《梦华琐簿》)。于是京腔、京腔班在北京便消沉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昆山传统文化研究·昆曲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