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梁漱溟  

页数:

244  

字数:

18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一在民国十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中,我曾自白,我起初实在没有想谈学问,没有想著书立说;而且到现在还是不想。并且也不能,谈学问和著书立说。我只是爱有我自己的思想,爱有我自己的见解——为我自己生活作主的思想和见解。这样子,自然免不了要讨论到许多问题,牵涉到许多学问。而其结果,倘若自己似乎有见到的地方,总愿意说给大家。如此,便是不谈学问而卒不免于谈学问,不著书而卒不免于著书之由。现在要为这本《人心与人生》作序,依旧是这个意思。这个意思要细说起来,是须得把我三十年来的历史叙出,才可以明白当真是如此。所以我曾经说过要作一篇《三十自述》,却是四五年来始终不曾做出,并且不知几时才得做他。目前只能单就这本书去说:为什么有《人心与人生》这本东西出来?——我为什么要谈心理学?我们应当知道,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其基础;或说他的伦理学,都是从他对于人类心理的一种看法,而建树起来。儒家是一个大的伦理学派;孔子所说的许多话都是些早在1926年,作者立意将撰写《人心与人生》一书后,即先写成此书序言,并作为附录刊载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序言之后。——编者注伦理学上的话;这是很明显的。那么,孔子必有他的人类心理观,而所有他说的许多话都是或隐或显地指着那个而说,或远或近地根据着那个而说;这是一定的。如果我们不能寻得出孔子的这套心理学来,则我们去讲孔子即是讲空话。盖古人往矣!无从起死者而与之语。我们所及见者,惟流传到今的简册上一些字句而已。这些字句,在当时原一一有其所指;但到我们手里,不过是些符号。此时苟不能返求其所指,而模模糊糊去说去讲,则只是掉弄名词,演绎符号而已;理趣大端,终不可见。如何不是讲空话?前人盖鲜不蹈此失矣!然欲返求其所指,恐怕没有一句不说到心理。以当时所说,原无外乎说人的行为——包含语默思感——如何如何;这个便是所谓心理。心理是事实,而伦理是价值判断;自然返求的第一步在其所说事实,第二步乃在其所下判断。所以倘你不能寻出孔子的心理学来,即不必讲什么孔子的伦理学。进而言之,要问孔子主张的道理站得住站不住,就须先看他心理学的见解站得住站不住。所以倘你不能先拿孔子的心理学来和现在的心理学相较量、相勘对,亦即不必说到发挥孔子道理。但这两方的心理学见解明明是不相容的;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觉得。现在流行的几个心理学派,在他们彼此间虽然分歧抵牾,各不相下,却没有一个不是和孔子的心理学见解相反对者。——假如今日心理学界有共同趋势,或其时代风气可言,那么就是和孔子的心理学见解适不相容的一种趋势、风气。所以倘你不能推翻今日的心理学,而建树孔子的心理学,亦即不必来相较量、勘对!明白这一层,则知我虽然初不曾有意要讲心理学,而到现在没有法子避心理学而不谈。虽然西文程度太差,科学知识太差,因而于现代学术几无所知,原无在现代学术界来说话的能力;而心难自昧,理不容屈,逼处此际,固不甘从默谢短也。《人心与人生》之所为作,凡以此而已!更有一层是这本书所以要作的原故,即对自己以前讲错的话,赶须加以纠正修改。从前那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原是讨论人生问题,而归结到孔子之人生态度的。自然关于孔子思想的解说为其间一大重要部分,而自今看去,其间错误乃最多。根本错误约有两点。其一,便是没把孔子的心理学认清,而滥以时下盛谈本能一派的心理学为依据,去解释孔学上的观念和道理;因此就通盘皆错。其二,便是讲孔学的方法不善,未曾根本改掉前人以射覆态度来讲古书的毛病。除于十一年原书付三版时,有一短序对第二点稍致声明外,忽忽五年,迄未得举悔悟后的见解,改正后的讲法,整盘地或系统地用文字发表过。直到今日才得勉成此书以自赎;——然亦只就第一点有所改正,其关于第二点则将另成《孔学绎旨》一书。故尔,此书之作,不独取祛俗蔽,抑以自救前失,皆不容己也。此书初稿本是《孔学绎旨》的一部分。——原初只是《孔学绎旨》一部书而已。《孔学绎旨》在民国十二年秋讫十三年夏的一学年(一九 二三—一九二四),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过一遍。凡此大意,尔时约略已具。但当时只系临讲口授,虽粗备条目,未曾属文。是秋赴曹州办学,遂从搁置。(外间有以笔记流传者,概未得我许可,抑且未经我寓目,全不足据。)及今动笔,睹时人言心理者率从俗学,一世耳目皆为所蔽,念非片言可解;而旧讲于此,亦复发挥未尽。因划取其间涉论心理之部分,扩充附益,自成一书,别取今名。所余部分还如旧制,亦将继此写定出版。是虽裂为二制,而譬则本末一气,前后所言相为发明;读者双取,可资互证。一九二六年五月三十一日漱溟记

内容概要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

书籍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日文译本序言
第一章 绪论(上)
第二章 绪论(下)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四章 主动性
第五章 灵活性
第六章 计划性
第一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上)
第二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下)
第三节 理智与本能(上)
第四节 理智与本能(下)
第五节 人类生命之特殊
第六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上)
第七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下)
第八节 知识与计划
第七章 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第一节 意识与本能比较孰居重
第二节 理性与理智之关系
第八章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一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第十二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下)
第十三章 东西学术分途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五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一节 世界文明三大系
第二节 有关宗教问题的疏释
第三节 世间、出世间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十八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第十九章 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第一节 宗教失势问题
第二节 以美育代宗教
第二十一章 谈人类心理发展史
书成自记
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绪论(上)吾书旨在有助于人类之认识自己,同时盖亦有志介绍古代东方学术于今日之知识界。科学发达至于今日,既穷极原子、电子种种之幽渺,复能以腾游天际,且即攀登星,[1]其有所认识于物,从而控制利用乎物者,不可谓无术矣。顾大地之上人祸[2]方亟,竟自无术以弭之。是盖:以言主宰乎物,似若能之;以言人之自主于行止进退之间,殆未能也。“人类设非进于天下一家,即将自己毁灭”(One world,or none);非谓今日之国际情势乎?历史发展卒至于此者非一言可尽,而近代以来西方人之亟亟于认识外物,顾不求如何认识自己,驯致世界学术发展之有偏,讵非其一端欤。当世有见及此者,非无其人:或则以“人类尚在未了知之中”[1]此书着笔时美国初有地球卫星上天之事。[2]曰“人祸”者,人为之祸,盖对天灾而言之也。(Man,the unknown)名其书,[1]或则剖论晚近学术上对人的研究之竟尔落空。[2]盖莫不有慨乎其言之矣!及今不求人类之认识自己,其何以裨助吾人得从一向自发地演变的历史转入人类自觉地规划创造历史之途邪?[3]讲到人,离不开人心。要必从人心来讲,乃见出人类之首出庶物。非然者,只从其机体构造、生理运行乃至大脑神经活动来讲,岂非基本上皆无以大异于其他许多高等动物乎?纵或于其间之区别处一一指数无遗矣,抑又何足以言认识人类?更要知道:所有这些区别看上去都不大,或且极其细微,一若无足轻重者,然而从其所引出之关系、所含具之意义则往往甚大甚大。诚以些小区别所在,恰为人对动物之间无比重要巨大的区别——例如人类极伟大的精神气魄、极微妙的思维活动——所从出也。质言之:前者实为后者之物质基础,亦即其根本必要的预备条件;前者存于形体机能上,为观察比较之所及,或科学检验之所可得而见者;后者之表见虽亦离开形体机能不得,然在事先固不可得而检验之,只可于事后举征而已。前者属于生理解剖之事,后者之表露正所谓人心也。人之所以为人,独在此心,不其然乎。讲到心,同样地离不开人心。学者不尝有“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之研究乎?心固非限于人类及有之者。然心理现象毕竟是一直到了人类才发皇开展的;动物心理之云,只是从人推论得之。离开人心,则心之为心固无从讲起也。总结下来:说人,必于心见之;说心,必于人见之。人与心,心与[1]此为法国人亚历克西•卡雷尔(Alexis Carrel)所著书,有胡先骕译序一文,见于1946年上海《观察》杂志,第一卷,第三期。[2]潘光旦有《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一文剖论学术上对人的研究竟落于三不管地带,见于1946年上海《观察》杂志,第一卷,第二期,值得一读。[3]此请参看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末一大段。人,总若离开不得。世之求认识人类者,其必当于此有所识取也。心非一物也,固不可以形求。所谓人心,离开人的语嘿动静一切生活则无以见之矣。是故讲到人心必于人生求之。而讲到人生又不可有见于个体、无见于群体。群体谓始从血缘、地缘等关系而形成之大小集团,可统称曰社会。人类生命盖有其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之两面。看似群体不外乎个体集合以成,其实个体乃从社会(种族)而来。社会为本,个体则其支属。人类生命宁重在社会生命之一面,此不可不知。即人生以求人心,若只留意在个体生活上而忽于其社会生活间,则失之矣。(于体则曰生命,于用则曰生活;究其实则一,而体用可以分说。)动物界著见其生命在群体而不在个体者,莫如蜂、蚁。蜂蚁有社会,顾其社会内部结构、职分秩序一切建筑在其身之上。说身,指其生来的机体暨本能。人类生命重在其社会生命之一面,皆不异乎蜂蚁也。顾所以形成其社会者,非同蜂蚁之在其身与身之间,而宁在人心与心之间焉。试看蜂蚁社会惟其从先天决定者如是,故其社会构造形态乃无发展变化,而人类不然。人类社会自古及今不断发展变化,形态构造随时随地万千其不同。夫人类非无机体无本能也,然其机体本能曾不足以限定之矣。是知人类社会构成之所依重宁在其心也(详后)。说心,指人类生命从机体本能解放而透露出来那一面,即所谓理智理性者,将于吾书后文详之。“生物学者达尔文是在同兽类密切关系上认识人类,而社会学者马克思则进一步是在同兽类大有分别上认识人类。”——语出谢姆考夫斯基。应知:达尔文之认识到人兽间密切关系者是从人的个体生命一面来的,而马克思之认识到其间大有分别者却从人的社会生命一面来的。此所以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曾说:正如达尔文发见自然界中有机体的进化法则一样,马克思发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法则。达尔文所观察比较的对象是在人身。马克思所观察比较的对象在古今社会,虽不即是人心,然须知人心实资藉于社会交往以发展起来,同时,人的社会亦即建筑于人心之上,并且随着社会形态构造的历史发展而人心亦将自有其发展史。达尔文马克思先后所启示于吾人者,有其共同处,亦有其不同处。其共同处则昭示宇宙间万物一贯发展演进之理,人类生命实由是以出现,且更将发展演进去也。其不同处:泯除人类与其他生物动物之鸿沟,使吾人得以观其通者,达尔文之功也;而深进一层,俾有以晓然人类所大不同于物类,亟宜识取人类生命之特征者,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功也。设非得此种种启示于前贤,吾书固无由写成。吾书既将从人生(人类生活)以言人心,复将从人心以谈论乎人生(人生问题)。前者应属心理学之研究;后者则世所云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或道德论之类。其言人心也,则指示出事实上人心有如此如此者;其从而论人生也,即其事实之如此以明夫理想上人生所当勉励实践者亦即在此焉。人心,人生,非二也。理想要必归合乎事实。在学术猛进之今世,其长时间盘旋不得其路以进,最最落后者,莫若心理学矣。心理学的方法如何?其研究对象或范围如何?其目的或任务如何?人殊其说,莫衷一是。即其派别纷杂,总在开端处争吵不休,则无所成就不亦可见乎!盖为此学者狃于学术风气之偏,自居于科学而不甘为哲学;却不晓得心理学在一切学术中间原自有其特殊位置也。心理学天然该当是介居哲学与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纯理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而为一核心或联络中枢者。它是最重要无比的一种学问,凡百学术统在其后。心理学之无成就与人类之于自己无认识正为一事。此学论重要则凡百学术统在其后;但在学术发达次第上则其他学术大都居其先焉。是何为而然?动物生存以向外求食、对外防敌为先;人为动物之一,耳目心思之用恒先在认识外物,固其自然之势。抑且学术之发生发展,恒必从问题来。方当问题之在外也,则其学术亦必在外。其翻转向内而求认识自己,非在文化大进之后,心思聪明大有余裕不能也。此所以近世西方学术发展虽曰有偏,要亦事实之无足深怪者;而古代东方学术如儒家、道家、佛家之于人类生命各有其深切认识者,我所以夙昔说为人类未来文化之早熟品也。——关于此一问题后有专章,此不多谈。晚近心理学家失败在自居于科学而不甘为哲学;而一向从事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或道德论)者适得其反,其失乃在株守哲学,不善为资取于科学。科学主于有所认识;认识必依从于客观。其不徒求有所认识,兼且致评价于其间者便属哲学;而好恶取舍一切评价则植基在主观。人生哲学既以论究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评价而昭示人生归趣为事,其不能离主观以从事固宜。然世之为此学者率多逞其主观要求以勖勉乎人,而无视或且敌视客观事实,又岂有当乎?资产阶级学者较能摆脱宗教影响矣,顾又袭用生物学观点,对于人生道德以功利思想强为生解,非能分析事实,出之以科学精神也。秉持科学精神,一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夫社会理想、人生归趣者,其惟马恩学派乎。马克思、恩格斯资藉于科学论据以阐发其理想主张,不高谈道德而道德自在其中,虽曰“从头至尾没有伦理学气味”,[1]要不失为较好的一种伦理学也。其得失当于后文论及之。[1]列宁曾说:“不能不承认桑巴特的断言是正确的,他说‘马克思主义本身从头至尾没有丝毫伦理学的气味’,因为在理论方面,它使‘伦理学的观点’从属于‘因果性的原则’;在实践方面,它把伦理学的观点归结为阶级斗争。”——见《列宁全集》第一卷《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文,北京1955年版,第398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得死;现在则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乃不会有的事!(1943)这本书不写出来,我的心不死!(1955)我今身体表面如常,而实际衰乏无力,所幸《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均经写成,夙愿已了,亦可以去矣。(1977)我写的书,特别是最大的一本书、最重要的一本书叫做《人心与人生》。(1980)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心与人生 PDF格式下载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


梁漱溟老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足见他在近代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位置举足轻重。
老人年轻时一腔热血为中国需求出路四方奔波,晚年时著书立说躬身反省中国未来之出路时心怀理性光辉。一生坚持自己的信仰,一生践行自己的理想,一生在对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中风雨兼程。有思想、有学养、有气度、有风骨,这样一个老人终生感怀一颗赤子之心,于国家是祥瑞,于人民是楷模。
斯人如此,其著作必染其遗风,让我们卸下浮躁一起静静的听大师聊聊人心与人生吧!


梁漱溟曾说过人生的三个阶段,一是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二是解决人与他人的关系,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顺序不能变,而这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做,《人心与人生》能引导我们前行。


在人生的坎坷与人心的变数中充满了无穷的痛苦,内心需要的其实就是坚守,这往往又与现实发生根本性的冲突,因此要想自己活的明白些,还是要读读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作品《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一生念兹在兹 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推荐大家读读!!


这是梁漱溟自谓之代表作,的确也是梁大师思想的代表与结晶,貌似思想,又谈心理,貌似哲学,又谈人生,值得一看。


是梁漱溟最重要的著作,一生心血的精品。


这是梁漱溟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有许多其独到的地方。但是这书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买的,应该是对哲学、特别是对人性问题有一些研究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般人并不建议卖。


正如书名所写...人在这世间岂不正是人心与人生及各种各样的现实反映吗...很令人喜欢的一本书


梁漱溟先生这本书,对研究国人的心里和树立正确的人生又极大帮助


之前读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很佩服梁漱溟先生,再读他的其他作品的兴趣陡增.


想买这本书有半年多了,可惜之前的那版一直没货,这次再版终于有缘得到了这本书。会用心去读,体味人心与人生


读梁漱溟的著作让我受益很多,书很吸引人,让人爱不释手。


梁漱溟先生自称非常重要的一步著作。。实际上是一步属于心理学上的作品。。版本很好。内容也不错。。不过需要耐心阅读。


这是梁漱溟大师最为得意和重视的一本自己的著作,看后受益匪浅


《人心与人生》很有深度。。


这本书不错,强烈推荐梁漱溟的书,很有营养,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数不多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人心难测,因为世界上至今也没有任何仪器或标准能准确地对人心进行度量。然而,古今中外,与人心相关的哲学书籍一直都存在,大都比较难懂,或许人心本来就难懂吧。


当日晚上十点多才选中梁漱溟的书,心仪已久,下了订单后,次日便送书到单位,快捷方便,服务态度很不错。正版书,值得信赖。


买这本书,是向梁漱溟致敬!中国脊梁!


被称为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老称其写完此书,心愿已了,可以去矣。。。可见此书之重。喜欢品读有德有故事的老人的老年之作,从中总能感悟良多,到了人生尾巴,所感悟的东西,可以抛开人生中很多不必要的业障。


梁漱溟晚年定论,有助于自由思想


本书从科学和伦理出发论人心,坐着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写,见解不一般,而且写的很细,但是难度较大,需要细细品味,多读几遍!


本书被作者视为自己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建议大家买来看看,对了解中国文化乃至对个人境界的提高大有好处。


梁漱溟 读此书时,其儒者形象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我脑海 。好书,必读


梁漱溟的毕生心血皆倾注于此书了!


梁漱溟之傲气,大师之霸气,此书尽显!!!


本书是梁漱溟的代表作,好好学习!


喜欢看梁漱溟的书


梁漱溟老先生最后的大作,没什么需要补充的。


国学经典,梁漱溟的心得,对我也很有启发


人与人的不同,在思想,即人心。


对人心和人性有深刻认识,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这是梁潄溟先生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当然很不错!


哲学与人生的好书,呵呵,推荐一下


六月苦夏读此可以清凉人心。


探索人心的世界


好一本人心学


梁先生费尽一生心血写成的书,需要慢慢研读


追求内心强大,人生无常,常读此书以了解正道沧桑


这本《人性与人生》已经期待很久了,很喜欢!


以前见某个姐姐买了那个问答版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先生解释了很多自己思想和哲学 并强调自己的主张都完全写在了这本书里 于是买来膜拜下 当然结果就是看不太懂 先珍藏吧 等再有些阅历和感悟 会继续翻开膜拜


这是梁公一生的夙愿积成的书,正在拜讲读


书很好,一如其人,读这本书你会对人生有不同的感悟。。。好书值得品味~~


梁老先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本书。


人生与人性,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值得一看!


有什么样的心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老师推荐的经典之作,对人生的很有启发。


人生感悟在这个社会可以细细读


一切唯心造,用正确的态度确定人生


读到一点人生的感悟


深刻,把自己人生看得越发清楚


哲学思想多 跟以前的文化通义有很大区别


梁老最重要的一本书,必读。。。


梁大师都说这本书是他最重要的,能不看看吗?


梁大师的心血著作,娓娓道来,很喜欢这种著述风格


看书要看好书才能洗涤心灵。梁老的书算得上经典,能够伴随一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梁老是个实践家,不是理论家,所以他的书更有说服力。


想做一个有质量的人吗?那就阅读本书,详细所感说不好,就不多啰嗦了,这是冷暖自知的事,相信读者看了绝对不会后悔。提醒一下,书里涉及的佛学部分非常难懂,但也不是不能领会,既然难,那就存疑,只能证明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我们知识水平不在一个水平面上的欠缺。本书值得收藏,随着知识阅历的提高,再回头看本书,相信会得到更精到的认知。


只乡村建设理论没用了


梁先生最看重的作品之一,可以好好拜读


随着年龄增长,越发觉得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想向思想过的前辈请教一下,因此读起这本书来,喜欢让人边读边思的书。
至于能的多少还不知,只将目录和首尾还有序浏览了一下。
有所期待。


染涑溟晚年的重要作品,我等读起来有些难懂,但只要认真读下去收获会很大的。


梁老的著作 应该看看。 昨天玩手机实验购物流程,以为没付款订单就不会成交,忘了当当是货到付款的,早上直接送过来了,不买也的买了 呵呵


据老梁自己说这是他最好的一本书了,最成熟的书。


行文中足见梁老受佛学思想影响甚深,其言其行,必为后辈之楷模,正所谓“学高为师,行正为范”。


本书是梁老生前推荐的书,内容不错,要读一读。


梁溯溟先生的宽博使得读者会叹息他形成文字的少。很好的心性和生命发言。


有些字句要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完全不是快餐文化的感觉。


梁老师的作品,一个字就是“好”


值得一生珍藏,细读的好书


大师的作品,深刻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慢慢研读,收获不少


刚开始看,就爱不释手了。如果中国的思想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国可以走的更远。


写的好,说真话


写的非常棒,深入浅出,而且综合了很多方面的知识,看得很过瘾。


梁老师的这本书才买,还没看完。


梁先生自认唯一的代表作。推荐


可能行间距小点,不如世纪文库版悦目


非常喜欢梁先生的书,太棒了。


梁老先生的书,有内涵,可看,可读!


受益匪浅,梁先生的书,心血铸就


正好明天出差,可以在机场和飞机上慢慢欣赏,看完后再增加感受。


古今思考 俱利己智 受用


夏天读此书,心定自然凉。


梁先生的见解相当不错的,使人读了为之惊叹不已


我一直以为当当买东西不用评价呢,我首先对以前买过的东西没有评价表示歉意,当当的东西真的很便宜,很好,发货超快,而且送货的态度也特别好,周末没上班直接给我送家里去了,谢谢!


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文言文的形式有点看不懂,但仍然是一本好书。


书不错是全新的快递也很速度


你要说这种书不值得一读,那么我想问你,还有什么书值得读。


推荐,最近书买的有点多,慢慢看


梁先生的代表作,值得细细品读!


梁先生乃真大儒!


很深刻,钦佩梁老的人格,文如其人


老妹要求买的,没看多少,里面是梁老的观点,读完真实发人深省,文字间充满一种智慧与洒脱。


讲述人的心灵历程的绝佳作品 值得推荐给其他人阅读


这是对人的思考


书很好,理解起来不容易,它涉及的方面有点广,还得好好研究下


这么难读的书,还有人读吗?


看了两遍没看懂


看了“这个世界会好吗“”之后买的,还没看,版面让人舒服,找个时间要静下来好好读一下。


我们想要平静我们的灵魂,可以与此书为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