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
2011-9
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惠林 等主编
234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办的连续出版物。《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有理论与政策、改革与发展、国际文化产业观照等栏目,收入学者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特稿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论纲
理论与政策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及其思想来源
文化自觉与文化产业发展
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关于“西部民族文化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浅谈“艺术城市”概念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与展望(2002—2010)
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政策述评
钱江学者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社会功能:英国文化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分野
浙江模式与国家战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四项战略调整
浙江文化产业发展全景分析
浙江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纵览与后试点时期的深化路径
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集团化策略、专业化运作与资本化追求——关于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化之路径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西安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文化消费学研究
体验价值与文化消费突围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明星文化消费及其“摩登”示范
上海高雅文化消费票价调查
善用“无形手”——小议受众调查在影视动画产业中的运用
基于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测算
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资源产业化战略思考
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产业化评述
名人文化(产业)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以湖北黄冈名人文化资源开发与名人文化产业发展为例
发掘优势文化资源激发游客体验兴趣——北京西部古村落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
中国主题公园的多维度项目管理
中国再次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效益分析及风险规避
国际文化产业观照
当代西方国家文化政策发展脉络
2010年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回顾
编后记
约稿启事
版权页:插图:3.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尊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遵循创作生产规律,兼顾集约化与个性化、社会化生产与分散化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文化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被打破,那些专业性很强、比较优势明显的中小文化企业会越来越多。但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就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文化企业。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也需要尽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4.市场体系从产品到商品,经济学上称为“惊险一跳”,事关文化再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也会对文化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软实力产生制约作用。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壁垒、城乡分离,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促进文化产品跨区域合理流动,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尤其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化传播“高速公路”。文化企业有形资产较少,却拥有创意、品牌等无形资产,完善文他资产评估体系,培育文化市场中介机构,推动文化产权交易、版权交易,对于建立和完善文化要素市场意义重大。5.融资能力资本积累是文化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内功”,但文化企业单靠自身积累是很难迅速做大做强的,必须鼓励文化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需要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的贷款品种,鼓励和引导担保和再担保机构面向文化企业开拓业务。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经典著作,值得阅读收藏
书还没开始看,但胡老师是这方面的权威,应该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