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11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储敏伟,吴大器,贺瑛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储敏伟,吴大器,贺瑛 主编  

页数:

285  

内容概要

  由上海金融学院主持,每年一卷,已编辑和出版五卷,此为第六卷。主要介绍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的各种措施和实践,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编 2010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概览与分析
 第一章 2010年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2010年上海信贷市场
  第二节 2010年上海保险市场
  第三节 2010上海外汇市场
  第四节 2010年上海黄金市场
  第五节 2010上海期货市场
  第六节 2010年上海证券市场
 第二章 2010年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上海金融机构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0年上海新增金融机构概况
  第三节 2010新增金融机构的功能及特征
  第四节 新增金融机构对金融中心建设的综合作用
 第三章 2010年上海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0上海金融产品发展
  第二节 对上海创新中小企业贷款平台的思考
  ……
第二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第三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反腐倡廉研究
附录 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事记
参考文献
编后

章节摘录

  三、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再上新台阶  2010年是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来的第一个完整工作年度,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上海市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迅速增长。2010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674.9亿元,比2009年(从7月6日试点开始到年末)增长了约八倍。跨境人民币购售和同业融资等资金业务量大幅增长,2010年,购售和同业融资金额分别为257.3亿元和147亿元,占全国试点地区的比例均为75%。  二是业务创新取得新进展。在方案完备、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继续以个案试点的方式,积极拓展了人民币外债、外资企业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增资、直接投资项下股权转让款人民币支付、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境外股东支付人民币股利等新业务。全年,上海市共办理各类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约67亿元。  三是对推动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为上海在岸人民币市场开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代理行清算模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截至2010年末,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参加行开立人民币往来账户369个,账户总数占全国试点地区的46%,余额192.1亿元;共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315个,余额105.4亿元。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已经正式启动,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依托系统服务全国的功能得到提升。2010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配合完成系统升级工作;根据系统按行政关系设立层级的要求,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基础数据为依托,做好系统内辖属关系调整、更新和维护工作。截至2010年末,共对14家银行进行了现场验收,对21家银行进行了非现场验收,激活试点企业1900余家。目前,新版系统支持已开展的所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信息报送,基本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目前,上海市出口试点企业的家数已经扩大到16380余家。面对扩大试点的新形势,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在岸人民币业务,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和日常管理,促进上海市跨境人民币业务继续稳健快速发展。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11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