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河入海涌大潮

许晨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许晨  

页数:

438  

前言

  激情澎湃写华章——长篇报告文学《黄河入海涌大潮》序言  黄河渤海在这里握手拥抱,  黄色蓝色在这里浪漫交响。  海天辽阔,渔舟帆樯,  浪翻潮涌,鸥鹭翱翔。  黄河入海口,好一派神奇风光。  想当年王之涣鹳雀遐想,  一曲入海流千古传唱。  而如今身临此地此景,  怎不令人更激情飞扬……  是啊,令人激情飞扬。这是我在陪同中央某领导同志前往黄河人海口,看到河海交汇奇特景观时写下的诗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百转千回,奔腾万里,犹如一条昂首腾跃的巨龙,飞流直泻,奔向鲁东北渤海湾畔,在这一片茫茫旷野凄凄芳草的地方,与蓝色大海激情相拥,轰然荡起澎湃汹涌的大潮。  这是开放的大潮、发展的大潮。2009年10月18至1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营,作了重要指示,为东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就标志着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黄三角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及黄三角地区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重点机遇。由此,黄河三角洲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谱写了一曲激情澎湃、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的华章。  《黄河入海涌大潮》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记述的是东营市垦利县创建精神文明的经验和典型,它作为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记载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与成果。  为了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为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做好充分准备,提供文化软实力的支撑,2009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大举措,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奏响了“从我做起,走向文明”的大合唱。  就在这个时候,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社社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许晨同志,带领几位优秀作家前来东营垦利调研采访,用满腔的激情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黄河人海涌大潮》,介绍宣传垦利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事迹,深刻阐述了文明建设与实施国家战略的关系,生动地叙述了这些文明单位拥抱开发建设大潮、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的生动实践和可贵经验。  《黄河人海涌大潮》一书,运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来传播文明,展现风采,引领风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可以说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创新,也是打造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对全市各条战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有积极地推动和指导意义。  在此,特别感谢作家们的辛勤劳动,真诚欢迎你们再到东营来采风体验,焕发更多的激情,写出更好的作品,吹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号角!  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定会有大作向世。谨以此书献给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英勇奋进的人们。  2010年9月16日

内容概要

  《黄河入海涌大潮》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她以饱满的激情、诗意的语言、新颖的结构和生动的内容。描绘了近些年——特别是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黄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东营市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垦利各条战线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和战略部署,以积极创建文明单位为突破口,团结奋战、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虽然只是选择了其中三十多家市、省、国家级文明单位进行巡礼,却全面形象地反映了垦利人民改革创新、高歌猛进的精神风貌。这对其他地方也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笔下的诗句。抒发了雄劲豪放、时不我待的万千情感。历史的脚步匆匆走到了21世纪。沧海桑田,黄河口演绎动人传奇;城乡巨变,三角洲面貌日新月异。地处黄河入海口、近代三角洲上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入海涌大潮》在构思写作方面也是一次创新:编委会把握主题立意,由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任总撰稿,组织多名作家认真体验生活,分头深入采访写作,最后由总撰稿人统稿完成。既有全景性的展示,又有细微处的刻画,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分别独立成章,集中集体智慧,创作精品佳作。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值得各界读者阅读和借鉴。

作者简介

  许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社社长。国家一级作家职称。山东陵县人。1979年入伍,在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工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转业到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文学》杂志社,先后任编辑部副主任、主编助理、副主编、执行主编等职。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闻见录》、《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钢铁铸造的岁月》、《巍巍“泰山”——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夺取双冠王纪实》、《梦圆悉尼》、《真情大援川》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合作撰写有电视文学剧本《战歌没有消逝》、《鲁氏兄弟》等等。作品曾获得《人民日报》文学版一等奖、全国晚报连载作品一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并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在长期的文学编辑生涯中,组织编发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不少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小小说选刊》选载,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和文学新秀。2006年荣获山东省优秀编辑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勇立潮头唱大风最年轻的土地垦利之路总书记来了国家战略永远的雷锋,永远的文明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章 看不见的战线抓教育,筑牢堤防严监督,永葆廉洁重治理,狠刹歪风激浊扬清,风正帆悬第三章 幕后的舞者特殊的服务员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就是质量一个和谐的集体第四章 “全天候”的奉献小和大的辩证法昼与夜的分界线主动和被动的矛盾论得与失的选择题第五章 河涛海浪党旗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城乡共建结出新硕果“空中课堂”托起致富朝阳最后的致意第六章 国土在我心中两千年前一捧土走进垦利国土局一道彩虹耀海天打铁还需自身硬“国土卫士”新风采第七章 河海明珠胜坨镇而今迈步从头越二次创业显身手“建设新胜坨,享受新生活”第八章 天平辉映黄河口鲜艳的旗帜民心是杆秤山东第一庭第九章 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检察长带来的故事先从“自身硬”做起敢为老百姓“亮剑”为了永远的蓝天第十章 熠熠瞀徽铿锵之师树形象,创造文明环境献爱心,警民亲如一家保平安,干警鞠躬尽瘁想未来,播撒文明火种第十一章 为发展为民生聚财广辟财源,打造实力型财政心系民众,打造民生型财政服务经济,打造服务型财政创新管理,打造绩效型财政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和谐文明财政第十二章 国税奇葩倾情绽放站在时代的前沿阵地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扎根于深厚的群众沃土第十三章 黄河尾闾地税人万里长空领头雁忠于使命的女税花情洒地税的文明团队第十四章 友谊桥架黑沃土甘当油田开发“铺路石”高擎油田建设“保护伞”编织油地共建“安全网”搭建油地“连心桥”铸就攻坚克难“硬气功”第十五章 坚守,为了民族的未来关乎国计民生一切从服务开始转型的机遇爱心的力量忠诚的队伍第十六章 红盾之光建设移动工商所变刚性服务为柔性服务构建工商特色惩防体系第十七章 大地为琴我来弹路的规矩路的延伸路的升华第十八章 守望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河之端砺精兵觅来神索缚黄龙跨山越水黄河情第十九章 沃土银苑绽奇葩不畏险阻攀高峰甘为农民架金桥文明服务树形象第二十章 光明颂歌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者他们是跨行业经营的开拓者他们是和谐企业的塑造者他们是企业党建的示范者第二十一章 拓出新路无限宽以人为本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文明的动力第二十二章 万达启示录黄河人海口升起的一颗明珠完成历史的嬗变——“中国万达”2005:夏日的阵痛开启二次创业的新纪元奋力走在自主创新的大道上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剑胆琴心掌门人万达人的哲学境界再造一个新万达第二十三章 明天的太阳凤凰涅槃东风助力精诚感天风光无限第二十四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用跨越追求尊严用真诚凝聚民心用优质造福子孙“5加2”与“白加黑”第二十五章 大路飞歌路其修远兮吾上下求索一路走来一路歌文明的足迹第二十六章 大笔如椽描绘城市家园为了居民的温暖冬天文明执法让城市更靓丽不畏脏和累,换来洁与美%以上的路灯亮灯率文明之风鼓荡市政人第二十七章 黄河三角洲的绿色使命盐碱地上的绿色画卷一个又一个的工程接力座座金山迎面而来专家治林的科技保障守望绿色林业人制度的保障力量第二十八章 垦利渔歌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执著的男人一个团结的集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第二十九章 质量兴县奏新曲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安全的保护神名牌企业的知心人当家人李昭明其人其事第三十章 黄河三角洲的“新气象”气象,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从“靠天吃饭”到“看天吃饭”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探索孕育“多模式”凝聚气象事业之魂熔铸气象精神财富第三十一章 梦想铸就辉煌克敌制胜的法宝攻克尖端的生力军风景这边独好第三十二章 后来居上看董集一日同风起,扶摇九万里废秸秆变成绿色电力倾情为厚土,反哺促农桑住着别墅打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未来的主人翁的幸福感言第三十三章 民生大如天一枝桃花带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一把楼房钥匙展示出的惠民财政一场述职凸显出和谐的干群关系惠民之情,文明之风,沉积富裕和谐大民生第三十四章 老区新传运筹帷幄全面出击好戏连台第三十五章 郝家,我们的好家葡萄美酒郁金香宝马雕车香满路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十六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沧海桑田话垦东实现油地共赢共荣构建和谐团队打造油区“世外桃源”第三十七章 政通人和之路架起爱的桥梁让红色圣火延续爱心的传递情牵基层和谐第三十八章 留下永不褪色的记忆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后记撰稿人简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勇立潮头唱大风  哦!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啊……  一条百转迁回、浪涛滚滚的“黄龙”呼啸着、奔腾着,扑向辽阔无际、碧波荡漾的大海。如同别后重逢的一对情侣——渤海溯流而上,黄河倾情东下,在这里骤然相遇,紧紧的拥抱,久久亲吻。刹那间,金黄的河水与蔚蓝的海浪融合在一起,激起高高的浪花,发出响亮的呼号。翩翩起舞,心心相印,这是激动的时刻,这是幸福的欢聚,这是旺盛的生命与澎湃的激情的大爆发。大海在这里接纳了远来的知音,大河在这里找到了永久的归宿,珠联璧合,情深意长,奏响了一曲震天撼地、琴瑟和鸣的“河海交响曲”……  从而,孕育了一块年轻的土地,诞生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成长了一片充满希望的三角洲!  公元2010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我们乘坐着黄河口旅游快艇向河与海交汇的地方进发。天边聚积着阴云,空中飞舞着细雨。为了视野更开阔,看得更真切,我们特意穿上桔红色的救生衣,登上了船头。随着游艇越开越快,河风强劲,浪花飞溅,船头上红旗猎猎。如同一幅画轴长卷缓缓地打开,眼前逐渐出现了气势恢宏、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  河道越来越宽,流水越来越急,水势越来越大,两岸建筑物、采油机越来越少,一簇簇新生的绿色芦苇和不知名的野草扑面而来。无数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小花迎风摇曳着,仿佛挥舞着手臂夹道欢迎远来的客人。再往前走,野生植物渐渐稀少了,涌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泥沙积淀出的新淤地。游艇上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叫“铁板沙”,人走在上面不淤不陷,时间一长越积越厚,就成了一片新生的土地。实际上,这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劈开高山大川,冲下黄土高坡,携泥裹沙、推海造陆的杰作。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游艇停了下来。游人纷纷从客舱走出来,迎风冒雨眺望着远方:水天相连、黄蓝交接,浪涛上起伏着一些打渔船。据说淡水与咸水融合的水质较“肥”,鱼虾成群,蟹贝满滩,一群群灰黑、淡白色的水鸟海鸥上下翻飞觅食,让人想起高尔基名篇《海燕》中的描述:“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冲向乌云……”  我们任凭风雨吹打着脸庞和衣襟,心中犹如这滚滚奔腾的河涛海浪,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外国经济学家前来考察后留下的感慨又响在我们的耳畔:“这里如果得以开发,无尽的牛奶和蜂蜜将像身边的黄河一样流淌……”  灿烂的文明之花,必将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长期以来,地处大河之端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带领22万人民讲文明、树新风、深化改革开放,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明大潮。特别在东营全市倡导开展的“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活动中,他们一马当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目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2009年11月,黄河三角洲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东营成为首当其冲的主战场。而身处主战场核心和最前沿的垦利人更是当仁不让,雷厉风行,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以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率先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发展攻坚战。  如今的河之口、海之门,正在呈现出一幅“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气壮山河的景象……  最年轻的土地  垦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出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是我国“生长”土地最快的地方。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进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  垦利,蕴含着开垦胜利的意思。  在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黄河最下游人海口、胜利油田腹地,有中华母亲河——黄河千百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纵距55.5公里,东西横距96.2公里。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毗邻。总面积2331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辖垦利、兴隆2个街道办事处,胜坨、郝家、永安、黄河口、董集5个镇,1个社区管理委员会,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远古时期,这里还是一片苍茫大海。西汉以后,黄河泥沙不断淤积,海水逐渐退却而成陆地。杂草丛生,没有人烟,飞禽、走兽、爬虫出没其间,自生自灭,朦胧混沌的苍穹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荒原。直到明朝初年千里大移民,才打破了这亘古以来的平静。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0世纪,民国当局进一步移民安垦,至30年代,在东部逐渐出现了八大组(后改称永安镇)一村、二村至二十五村等移民新村,属利津县所辖。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一部解放了永安镇及其周围地区。随后,三旅及中共清河区领导决定创建以永安镇为中心的垦区抗日根据地,设立垦区建设委员会(县级)。1942年1月,垦区建设委员会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由于此地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并而称之“垦利”。一年后,改称垦利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清河区行政公署。由此可见,垦利完全是我党领导下诞生的一个新县份,伴随着共和国的艰苦奋斗历程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  这是一片年年都在生长的国土。  这是一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由于历史上黄河尾闾段常常左右摆动,多次溃决、漫溢、泛滥等,冲积、淤垫,形成了岗、坡、滩相间的独特而复杂的三角洲地貌。地势自西南至东北呈扇形微倾斜,后备土地广阔而辽远,开发潜力巨大。据统计,黄河奔流至此,每年携沙造陆近3万余亩。草场面积116万亩,这里生长着近百种野生天然牧草和野生药材,还有1.3万公顷槐林、1万公顷柳林、2万公顷芦苇荡。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百鸟嬉戏的乐园。暮秋时节,成千上万的丹顶鹤、金雕、黑嘴鹤、白天鹅等百余种珍奇鸟类云集其间,把新生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和神奇。芦花飞雪,长河落日,野趣天成,风光秀丽,成为鲁东北重要旅游胜地之一。  多年来,垦利就以极具地域魅力、富有发展潜力的四张金灿灿的名片享誉全市全省乃至神州大地。这就是“黄河口、大油田、红色圣地、黄金海岸”……  黄河口——垦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出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目前,全县土地面积313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5.3亩,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黄河人海口附近拥有我国最年轻、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大油田——垦利地下油气资源富集,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胜利油田的第一口高产油井于1965年在垦利县胜利村开采成功,胜利油田因此而得名。胜利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其油气产量的43%、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45%都出自垦利地下。


编辑推荐

  《黄河入海涌大潮》一书是以东营市垦利县各级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实践为主线,从书中可以领略到“黄河口、大油田、红色圣地、黄金海岸”四张名片的魅力;可以探寻到胡锦涛总书记大河之端视察的足迹;可以了解到垦利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也可以触摸到垦利县经济蓬勃发展的清晰脉络。《黄河入海涌大潮》由山东省著名作家许晨总撰稿,组织多名作家认真体验生活,分头深入采访写作,最后由总撰稿人统稿完成。全书共计50万字,收录了垦利县的37个国家、省、市、县级文明单位(机关、村镇),历时半年编撰而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黄河入海涌大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