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宪法解释研究

崔雪丽 山东人民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山东人民  

作者:

崔雪丽  

页数:

310  

内容概要

  我们喜欢法律方法论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个人进取,但我们近些年的研究几乎都是以团队的方式展开。这主要是因为,法律方法论这一学科涉及的面太宽泛,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在哲学,逻辑学、修辞学,语言学、解释学和法学方面齐头并进。法律方法论对中国学人来说是新兴的学科,如果没有一批人在做,只靠单打独斗很难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很多思想包括对国外材料的解读,都需要一些人在争辩中达致理解。没有一个团队之间的相互鼓励,一个人很难说能走得很远。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用语的前提性介绍
第一章 美国宪法解释历史
一、美国宪法解释的发展
二、美国宪法解释的稳定发展
第二章 美国宪法解释体制
一、宪法解释体制的确立
二、宪法解释制度的法理基础
第三章 美国宪法解释理论
一、不同司法哲学影响下的宪法解释
二、解释学重心转移影响下的宪法解释
三、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宪法解释
第四章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论
一、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的方法
二、解释主义与非解释主义的方法
三、文本主义解释方法
四、结构解释方法
五、道德解释方法
六、其他宪法解释方法
第五章 美国宪法解释实践——以十四条修正案第一款的平等权为例
一、十四条修正案的产生及第一款的首次适用
二、法院如何适用第一款中的平等权(1874-1920)
三、法院如何适用第一款中的平等权(1921-1953)
四、法院如何适用第一款中的平等权(1953-1969)
五、法院如何适用第一款中的平等权(1969至今)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宪法解释的理论反思
一、我国的宪法解释
二、宪法在我国该如何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道德解释方法的含义宪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对原则与规则、目的与价值进行了概括性表达,由于这些概念与术语往往极其空洞、抽象,因此,对它们的解释常常需要立足于道德观念,以道德之视角,对宪法文本进行解读。尤其当代大多数国家宪法文本中都确认了人权条款并列举了公民权利条款,所以,这更需要我们对宪法文本中的人权与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含义进行道德解释的方法,就是道德解释方法。凡是把这些道德原则作为法律组成部分的任何政府,不管它们属于何种政治体制,都必须决定究竟谁对道德原则的诠释和理解最具权威。“在现今的美国体制中,只有法官,最终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才具有这种权威。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对宪法的道德解读持异议的人认为,宪法的道德解读使法官们拥有绝对的权利,从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道德观强加给公众。”②法官对于宪法条文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存在不同理解,这使得法官分为两大阵营:自由派和保守派。自由派的法官用自由的方式来解释宪法,沃伦法院成为这一阵营的卓越代表;保守派的法官则会用保守的观点来解释宪法,伦奎斯特法院成为这一派别的代表。道德解释有助于我们识别自由派和保守派二者的分歧和细微差别。


编辑推荐

《美国宪法解释研究》为法律方法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宪法解释研究 PDF格式下载



应该是很认真的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