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保访谈录
2012-4
山东人民出版社
韩克庆
466
《中国城市低保访谈录》是在民政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评估”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共汇集了全国6个城市28个低保家庭的典型个案、8个低保干部的深度访谈以及4个典型城市的小组访谈资料。访谈发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维护居民生活权益、保障其基本生活安全、遏制城市贫困规模的继续扩大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发现,低保制度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保对象的审查机制不完善,制度的覆盖面广、但救助标准偏低等等。 《中国城市低保访谈录》中保留了访谈资料原汁原味的特点,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低保研究者和低保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 实践证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消除城市贫困的重大举措,其建立和完善,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和正义,让贫困人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促进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和谐共享。
韩克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福利学院访问学者。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民政部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有《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著)、《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专著)、《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合著)、《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等多部著作和教材。目前主要从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相关研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访谈报告(代前言)一、低保户访谈记录1—1 低保户访谈记录——孔先生1—2 低保户访谈记录——马女士1—3 低保户访谈记录——张先生1—4 低保户访谈记录——王先生1—5 低保户访谈记录——杜女士1—6 低保户访谈记录——李女士1—7 低保户访谈记录——孙先生1—8 低保户访谈记录——任先生1—9 低保户访谈记录——王先生1—10 低保户访谈记录——陈女士1—11 低保户访谈记录——龙先生1—12 低保户访谈记录——文先生1—13 低保户访谈记录——谢女士1—14 低保户访谈记录——杨女士1—15 低保户访谈记录——玄女士1—16 低保户访谈记录——高女士1一17 低保户访谈记录——刘女士1—18 低保户访谈记录——姜先生1—19 低保户访谈记录——高女士1—20 低保户访谈记录——刘女士1—21 低保户访谈记录——周女士1—22 低保户访谈记录——陶女士1—23 低保户访谈记录——唐先生1—24 低保户访谈记录——杨先生1—25 低保户访谈记录——张女士1—26 低保户访谈记录——徐先生1—27 低保户访谈记录——林先生1—28 低保户访谈记录——邱女士二、低保干部访谈记录2—1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张女士2—2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徐女士2—3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梅女士2—4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王女士2—5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王女士2—6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肖女士2—7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黄女士2—8 低保干部访谈记录——张女士三、低保制度小组访谈记录3—1 低保制度小组访谈记录——广东省中山市3—2 低保制度小组访谈记录——重庆市渝中区3—3 低保制度小组访谈记录——长沙市天心区3—4 低保制度小组访谈记录——辽宁省朝阳市附录附录1:低保户访谈问卷附录2:低保干部访谈问卷附录3:低保制度小组访谈问卷附录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记
牟:你指的是收入核查。不管你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你打工有一份收入,单位给开证明就开证明,单位开不了证明就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你是城市的人去打工,有一份收入,就把这份收入计入你的家庭收入。你是农村的就计人农村的家庭收入,来扣除。我们的低保制度是补差,所以不管你是在城市打工、还是在农村干什么活儿,只要你有收入了,就计入你的家庭收入。你指的是家庭收入核实问题,而不是低保本身对象算哪个的问题。 问:那他们核实,比如是农村的但是在城市打工的,他们的收入核实怎么算? 答:农村那边,以户口在哪边就以哪边(算)。 问:那他们申请……在农村的还要跑到城里吗? 答:他提供收入证明就可以了。比如说我是这家大女儿,我在重庆打工,我的家在农村,那么她父亲申请低保,就需要请单位提供一个收入证明寄回去,村委会、乡镇就要大女儿的收入证明。如果提供不出来,打的临时工,知道你在打工,就按重庆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给你计算。提供就按提供的算,提供不出来的就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问:收入要进行核查,就像城市一样的? 答:就像城市一样的。 牟:城市也一样,都要进行核查。如你在广东打工,也要提供一个收入证明。提供不出来,就按广东的最低800块钱计算。你在广东打工,不可能在广东给你进行核查。人员、经费,都没有办法解决。 问:农村低保主要是哪些机构负责? 答:村委会,实际上就承担了我们城市居委会的职责,那么审核权还是在乡镇,乡镇审实村委会报上来的情况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真的困难。农村要好搞点,农村比城市好搞,因为农村的隐蔽性要差些。比如农村修房子那些,有一个核实标准,一头猪、一只鸡值多少钱。 牟:现在说好搞也不好说的。如七星岗,城市来看,确实要复杂些,住在对面都不一定认得。但是城市来说,工作力量、文化素质比农村高得多,农村虽然很公开、很透明,但是在村一级,素质要低些,优亲厚友。所以在主城区实行试点,农村低保到2002年11个区县,现在没有一个到账的。针对我们城区这块,生活水平比较高些,主城区的干部水平高些。到下面,从去年下半年推进,到今年3月份左右开始建立,上访不断、信访不断。这就反映了,特别是来自于贫困的农村领导的素质非常低,总觉得国家有政策拿下来后,三亲六眷要照顾到。在城市来说,这块亲情要比农村淡漠。如果不把村委会抓紧,就会有这种现象。 ……
很详实,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很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