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
2012-8
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文木
376
380000
无
我们目前的教育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生产力的发展、财富的发展就能带动国家的发展和崛起。其实财富是生产的结果,而国家财富的占有水平相当程度上是国际分配规则及该国在这个规则中所占地位的结果,而分配规则的形成多是大国强力较量后的结果。大国间的博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博弈,而不是财富多寡的博弈。不然我们就不能解释历史上那么多穷国打败富国的先例,也不能解释大宋、大明何以亡于北方少数落后民族之手的先例。财富的本质不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占有的结果。占有权决定分配规则及由此规定的财富流向。而要改变规则,需要的就不是一般的技术能力而是基于事理和实践经验的国家战略能力。“细节决定成败”,确切地说,一般意义的细节并不决定成败,只具有战略意义的细节以及洞察这些细节的战略能力,才决定成败。
人如竹,无节则气不存。梅兰芳一生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品质的高下不仅仅在于技巧,更在于气节。节,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就是爱国立场;没有爱国立场,其学问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书为良心写,也是为我们的民族写,不求闻达,只有心安。一生不为我们这个在近代受尽苦难的民族做点事,写点字,吃了喝了,于心不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美人,当然不是美国人。我们中国人不仅要有良心,更要有骨气;不仅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象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国家战略能力。
好演员需要好剧本,好著作需要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时代。这本著作是近几年来我相关文章的集结,反映了这些年我对本书主题的思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出版前的审稿过程中,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在尽量保持文章原貌的前提下,对原稿中的一些内容根据现实的变化做了一些增删和文字改动。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2010年版)。
自序
第一章 国家战略能力本质是实现和平的能力
第一节 “国家战略能力”命题及其分析
一、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软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
三、软实力研究的底线是不能软得没有实力
四、国家战略能力本质是实现和平的能力
第二节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
一、人民支持是国家战略能力生长的基础
二、大国间的博弈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博弈
三、世界基本矛盾与大国博弈
四、国际规则本质上是强力博弈的结果
五、中国发展要靠国家战略和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
六、国家战略能力的提升要有一定的张力
七、积极准备,迎接挑战
第三节 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
一、东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战略能力
二、国家战略最终是要刺刀见红的学问
三、目前美国国家战略能力迅速衰落
四、目前的世界比较偏爱东方
第四节 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有方向的和平
第二章 战略文化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
一、帝国时代的英国传统外交及其间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二、英帝国的衰落与汤因比历史观的变化
三、“尼克松主义”的出现与汤因比历史理论的调整
四、汤因比所肩负的“特别文化使命”及其学术评价
五、经验总结
第二节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
一、国家是学问之本
二、人类历史是在斗争中进步的
三、中印比较:不斗争就不能进步
四、中日比较:不善于斗争也不能进步
五、以美国为倒: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
第三节 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
一、语言学进入中国国家战略视野
二、语言是大国博弈的战略工具
三、语言的张力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四、语言进化规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五、塑造中国国家战略语言
第三章 大国战略博弈中的世界变局
第一节 朝鲜退出停战协定及其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一、今天的亚太政治似乎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二、“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
三、在新一轮亚太变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失复兴谋篇布局
第二节 “天安舰事件”后东亚战略形势与中国选择
一、“天安舰事件”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提速的重要信号
二、黄海是东亚均势格局变动的关键枢纽
三、东亚力量均势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倾斜
四、中国做好东亚均势转换的准备
五、结语
第三节 中东动荡与世界变局
一、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逆转
二、利比亚:世界格局转换的枢纽
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绝对规律”进入活跃期
四、世界政治力量在大分化中进行着新组合
五、“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
六、政策和策略
余论
一、访谈
二、时评
三、人物
版权页: 那么,这个世界政府是谁的政府呢?汤因比给出的答案是一切人的政府。而解决其间生产资料不平等占有关系的方式是什么呢?汤因比给出的答案是“爱”。他在耗时近30年才完成的《历史研究》全书的结尾时说: 爱的问题是经常伴随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伦理社会问题,并且在今天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很显然,现在人类必须作为一个单一的家族,走上共同生活的道路。原子能被用作武器的今天,地理上的距离已被消灭。人类避免集体自杀的途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何况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向来看,技术上各种成果所要求的形势,是把人类引向完全相反的方面。为此,爱的问题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读汤因比的历史书时,有时真不知是在读历史还是在读宗教。“爱”,这没有错,问题是在生活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历史条件下,怎么爱,与谁相爱,如何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个人如此,国家亦然。比如在钓鱼岛主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国和日本之间怎么“爱”?在台湾没有和祖国大陆统一之前,中国和美国怎么“爱”?换言之,如果没有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不平等的分配和占有,如果没有世界强权对弱小国家主权的侵犯,又何来人类仇恨?汤因比回避了这些问题的实质,一味空谈“爱的问题已成了十分紧迫的课题”,这有多少意义呢? 汤因比的“学术研究”毕竟是为英国的外交战略服务的。英国外交以冷酷著名,因此,汤因比的“爱的呓语”只用于让对手国家主动缴械。历史上俄国是英国的最大对手,英帝国的解体就是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联手苏联共同挤压欧洲英法等国的结果,而扳回这次败局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美国击倒苏联,利用苏联拖垮美国。
《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无
张文木教授的书,从《中国海权论》到《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本人一本不差地阅读,个人始终认为,在中国战略学界,张文木教授是最顶尖的几个,与一些报纸媒体上哗众取宠的言论相比,他的观点更有历史纵深,更有宏观视野,更有理性思维。在通俗易懂的娓娓道来中,即便是一个对战略学毫无基础的人,都能够大有所获。这本书相对而言,篇幅不长,但张文木教授的总体思想大致呈现,如果精力时间有限,可以购买,但建议对这一领域有兴趣的人,通读他所有作品。
该书对国家战略能力这个概念做了全方位的诠释,同时也对当今大国博弈的格局作了深入精辟的分析,推荐阅读
研究大国战略问题的书,细读几遍,很不错。
张文木先生是国内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学者,作品值得持续关注。
张先生是有良知、有立场、有识见的知识劳动者,中国多一点这样的真知识分子,国之幸也。
张教授的书,直击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不玩花架子、不搞弯弯绕、不故弄玄虚,很务实,而且分析、考证也极为精彩,能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直非常喜欢张文木老师的著作,是我国极少数的战略家
张文木的书,客观,深刻,冷静
文木先生的书,颇有毛主席的风格,以格调、思想胜。最近几年一直在看文木先生的书,也发现一个缺点,一些观点不免新瓶装旧酒,当然,创新是困难的,不能苛求,但还是希望文木先生能够创新,并多出几本好书。
给爸爸买的书,很好,从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我看了张文本教授的几本书都很喜欢,同样也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好书!正义的爱国人士写的好书!
张先生的作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内容充实,值得一读
好书,老公很喜欢,会继续支持当当网。
帮儿子买的,还没看,应该还不错
值得一读 也值得分享
购书**当,必须滴
上课要用的参考书,学习中,希望对学习有帮助。
没怎么读 书很棒 快递有点慢
书应该是不错,但还没看,无法发表意见
看看国家的战略能力是如何与大国之间的博弈对的上的
理论,读起来费劲,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士,建议不要买
这本《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阅读过程胸中激荡不已,按捺不住。战略,哲学,经验,历史,现实,等等,这本书里要什么有什么,没有一点学究气书呆子气,值得反复揣摩。期待他的《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下卷出版,说是2012年出的,就要年底了,该快了~~
张先生这本书相当的不错,可读性很强。
非常好,内容很有深度
这本书很棒!强烈推荐
张文木先生的书,我是很推崇的!他写的很多书我都读过!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会继续支持你的!
张先生的书绝对好书,不用多说
值得读,培养宏观思维,对社会的理解会更深刻
张文木先生的文章我早有关注,但这部《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算是较系统的反映了文木先生的智慧和思想。我以为我们这个人人为钱的市场经济时代固然已是很有活力,但总有些不足。那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得有人思考国家战略,这就既要有智慧,更要有定力。我以为,张文木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而生的智者。有文木先生这样的人,是中国的幸运。
写的不错,有点深奥,不理解。
张文木的书还是应该看,书中绝大部分观点赞同。但说做学问必须解决现实问题,否则只是解释问题便没有多大意义,我认为不能完全这样说啊,学古代史的、搞文学的这些学科,难道应该砍掉吗?不知道我是否理解错张老师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