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让历史告诉现在

李小三 编 江西人民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江西人民  

作者:

李小三 编  

页数:

334  

内容概要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也催生了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军、治政、治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份积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该书的主旨是意欲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切入,研究和阐发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党、治军、治政、治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使现在承接传统,使现在继往开来,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注重充分挖掘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凸现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并将历史学与领导学、管理学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融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以史为鉴,以情动人,寓教于理,资政育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上山”做革命的山大王——领导者要科学判断形势 一、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中国政局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三、“上山”做革命的山大王 四、毛泽东“上山”思想的实践 五、历史的启示第二章 大浪淘沙信念至上——领导者要始终坚定信念保持气节 一、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 二、朱德领导“赣南三整”与红五军上山 三、历史的启示第三章 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领导者要重视并善于调查研究 一、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调研活动 二、反对“本本主义”。倡导调查研究 三、历史的启示第四章 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领导者要善于通过理论创新解决思想问题 一、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疑问的提出与答复 二、红色政权理论的创立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 四、历史的启示第五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领导者要善于判断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二、井冈山的土地革命与“二七”陂头会议 三、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风暴及其重大影响 四、一条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五、历史的启示第六章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领导者要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民心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群众纪律 二、苏区干部好作风 三、中央苏区的模范县乡以及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四、历史的启示第七章 从改造袁、王部队到策动宁都起义——领导者要善于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一、改造袁文才、王佐,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三、努力争取中间阶级的支持 四、策动宁都起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五、历史的启示第八章 党的建设是红色政权存在的一个要紧的条件——领导者要注重加强党的建设 一、“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二、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建党活动 三、历史的启示第九章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领导者要正确制定政策和策略 一、井冈山时期军委特委的“七条政策”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各项政策与策略及其成效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章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领导者要牢固树立“党指挥枪”的军魂意识 一、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曲折历程 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加强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一章 “唤起工农千百万”——领导者要善于开展最广泛的政治动员 一、政治动员的内涵 二、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二章 避实就虚诱敌深入——领导者要善于“以退为进” 一、战略退却,建立井冈山革命大本营 二、诱敌深入,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围剿”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三章 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领导者要善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毛泽东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开篇之作——新城大捷 二、毛泽东对中央苏区反“围剿”敌我态势的正确判断 三、苏维埃中央政府“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 四、历史的启示第十四章 经济建设是“一个伟大的任务”——领导者要学会做经济工作 一、井冈山时期艰苦卓绝的经济斗争 二、中央苏区时期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及其重大成就 三、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孕育与初步形成 四、中央苏区合作社运动和邓子恢的合作经济思想 五、历史的启示第十五章 知人善任重教厚文——领导者要善于用人和重视知识分子 一、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领导者对人才的重视 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六章 在法制轨道上建设苏维埃政权——领导者要有依法治国的理念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政权和法制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三、历史的启示第十七章 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者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毛泽东等领导人在中央苏区的廉洁风范 二、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及其影响 三、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有效监督机制 四、历史的启示第十八章 实施最广泛最真实的苏维埃民主——领导者要善于发扬民主 一、井冈山时期的军队民主建设 二、中央苏区的三次大规模民主选举运动 三、党和苏维埃政府民主建设的举措和机制 四、全苏二大的召开与苏维埃民主建设的成效 五、历史的启示第十九章 在逆境中奋起的典范——领导者要经得起挫折 一、邓小平在中央苏区领导地方工作的政绩 二、反“江西罗明路线”的来龙去脉 三、邓小平身陷逆境 四、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的实质及其历史教训 五、历史的启示第二十章 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勇士——领导者要勇于坚持正确原则反对错误倾向 一、陈云抵制和批判“左”倾劳动政策 二、反对官僚主义,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正确开展白区和游击区的工作 四、历史的启示第二十一章 相忍为党顾全大局——领导者要善于维护党的团结 一、红四军党的“七大”风波 二、赣南会议与毛泽东退隐东华山 三、宁都会议的前前后后 四、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二苏大的召开 五、历史的启示第二十二章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巧妙结合——领导者要学会刚柔相济的领导艺术 一、周恩来主持起草“九月来信”,促进红四军领导层的团结 二、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推动中央苏区斗争健康发展 三、历史的启示后记

章节摘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在大革命失败后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血与火的搏击中,高瞻远瞩,独辟蹊径,以敢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在井冈山创立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篇章。  一、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中国政局  1927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国共两党从合作北伐到兵刃相见。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4月18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豪绅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在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血泊中,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5月17日,武汉国民政府所辖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在宜昌叛变,举兵进攻武汉;5月21日,驻长沙的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长沙大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5月底6月初,江西军阀朱培德转向反动,宣布南昌戒严,禁止工农运动,把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礼送”出境;6月29 日,驻武汉的反动军官何键在汪精卫等人的授意下,发出反共训令,宣布与共产党分裂,在武汉拘捕、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并随即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逮捕、大屠杀。至此,由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的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归于失败。从此,“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①  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使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的逆转。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全国被屠杀的革命群众多达31万余人。其中,共产党员有2.6万多人,李大钊、赵世炎、陈延年、向警予、夏明翰、郭亮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一些在革命高潮时入党的不坚定分子,在反革命的高压政策下,有的声明自动脱党,有的自首叛变,共产党员人数由近6万人锐减到1万余人,工会会员也由300万人锐减为几万人。此时,反革命的势力大大超过了共产党所领导的有组织的革命势力,全国革命的形势由高潮转入低潮。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工农群众在大革命时期争取到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被完全剥夺。在城市,原有的各级工会被解散、封闭,工人领袖和积极分子遭到逮捕、迫害和残杀,大批工人失业,劳动时间延长;大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失学失业,完全失去了民主、自由的权利。在农村,革命时期被打倒的豪绅地主,疯狂向农民反攻倒算,农民协会被解散,农民领袖和积极分子被屠杀;减租减息转为加租加息,土地日益集中,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业生产日益萎缩,广大农村出现饿殍遍野,一片凄惨的景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也每况愈下。由于各种苛捐杂税,手工业和小商人的负担过重,处境悲惨,日趋破产。在大革命中退出革命营垒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不仅在政治上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且在经济上也日益处于破产和半破产的境地。由于“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②中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中国革命的客观基础依然是深厚的,中国仍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①。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掌握军队、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开始寻求新的革命对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让历史告诉现在 PDF格式下载



.开卷有益,值得读。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也催生了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军、治政、治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份积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该书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切入,研究和阐发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党、治军、治政、治国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历史使人明智,有时间多了解一下很有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