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骆兵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骆兵  

页数:

334  

内容概要

本书将以李渔的文学思想为审视李渔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立足点,以李渔的戏曲、小说、诗歌、词、散文等创作和理论及其审美文化内蕴为研究对象。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李渔名号艺术的审美文化阐释 第一节 “雅人韵士而故俗其名 第二节 “莫愁钓客”别号考辨第二章 李渔戏曲创作的审美文化阐释 第一节 中道和谐的娱乐取向 第二节 神佛形象的人味性俗 第三节 女性形象的真情曲致 第四节 因果报应的是非功过 第五节 传统中医药的艺术汁味 第六节 园林艺术的戏曲生发 第七节 曲文宾白的修辞技巧第三章 李渔戏曲理论的审美文化阐释(一) 第一节 编剧方法的死与活 第二节 结构布局的主与次 第三节 撷取题材的实与虚 第四节 语言表达的雅与俗 第五节 填词心理的苦与乐 第六节 宾白字数的多与少 第七节 剧本选择的仍与改 第八节 搬演形态的形与神第四章 李渔戏曲理论的审美文化阐释(二) 第一节 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 第二节 崇尚通俗的艺术追求 第三节 娱乐至上的功利取向 第四节 “机趣”说的范式嬗变 第五节 艺术的传道授业解惑第五章 李渔小说思想的审美文化阐释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世俗化图解 第二节 生活理想的艺术化演绎 第三节 叙事方式的戏曲化转型第六章 李渔诗学思想的审美文化阐释 第一节 应时而动,创作个性独特 第二节 深浅隐显,各随所宜而发第七章 李渔词学思想的审美文化阐释 第一节 春花秋蟹运兴其伦 第二节 雅俗相和耐读歌词

章节摘录

  具体而言,“伊园主人”、“随庵主人”、“觉道人”、“笠道人”、“新亭客樵”等采用了近义式言志法,灌注了道教远身避祸、崇尚自然的内涵。“觉世稗官”则采用了近义式托寄法,明显地受到了佛教关于心性本觉、去掉妄念的教义影响。而“莫愁钓客”、“湖上笠翁”则采用了互补式言志兼托寄法,既有道教归隐山水林泉、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省的思想色彩,又有佛教注重性静、消除烦恼、寻求解脱世俗的思想色彩;相比较而言,后者胜于前者。毫无疑问,李渔别号“莫愁钓客”、“湖上笠翁”的来历与柳宗元的《江雪》有内在关系,受佛教影响明显。柳宗元的《江雪》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叙事、写景当中暗寓禅家生命与自然因缘而生、本空无有之理。而李渔编辑出版的《四六初征》卷八有陈淏《贺笠翁六秩举第六子》一文,日:“果然芥子园中,须弥可纳;行见一房山内,玉笋同班。十年前孤舟蓑笠,何期此际,绕膝尽可钓鳌;五秩时独对寒江,孰意阶前,指口群堪射虎。”  陈溴将柳宗元的《江雪》和李渔的别号两者联系起来,所言极是,可谓李渔的知音。明清时期,儒、道、佛三教合流蔚为趋势,影响广泛深人世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李渔以一介儒生的社会角色亦文亦商活跃于世,而又绝意仕途,在人世与出世之间游刃有余,我行我素,生活虽然不乏艰苦却往往自得其乐,所取道教和佛教意味浓厚的别号特色显著,趋时尚,重形式,正是其悟道自觉觉他、超越世俗心态和追求精神自慰的客观反映。二、性癖自为,特立独行当然,李渔并非一般现代文化意义上的儒生或道士或佛教徒,也非通常古代文化意义上的隐逸者,而是有着近代文化创新意识和鲜明个性的人。李渔在明代中期以后蓬勃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的触动下,不愿因循守旧,刻意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礼法行为的拘囿,向往和努力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予性最癖,不喜盆内之花,笼中之鸟,缸内之鱼,及案上有座之石,以其局促不舒,令人作囚鸾絷凤之想。故盆花自幽兰、水仙而外,未尝寓目;鸟中之画眉,性酷嗜之,然必另出己意而为笼,不同旧制,务使不见拘囚之迹而后已。”李渔希望让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高高飞翔,说:“予性嗜禽鸟,而又最恶樊笼。”②李渔深谙“丈夫成名当自立”③,渴望依仗自己的才能立言扬名、光宗耀祖,但是,有感于“数奇于儒”④,迫不得已投身文学创作和理论著述,卖文以糊口养家;对此错位屈才,李渔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李渔曾在《鸡鸣赋》中假借替鸡鸣不平,曲折地抒发了内心的怨恨,说:“鸟之以声事人者众矣!要皆进谀献媚之口,非振聋启聩、助勤警怠之音也;惟鸡则然。……予欲特书其功,以补前人之未逮,或日:‘贱物耳!焉用赋之?’予日:‘匪贱也,为多屈耳。使天能爱宝,偶然一生,则在外必贡于朝,在四译必献中国,能使神鹊失灵而凤凰不得称瑞者,必是物也。贱云乎哉!”’⑤中国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李渔一人取了至少八个别号,基本思想内涵不仅在志向和情趣趋于一致上,而且从数量众多上来说,都凸现了崇尚唯才是用、自主自由地抒发情志的精神个性。  李渔于顺治七年(1650)远离家乡,曾经先后迁居杭州、金陵等地,上无片瓦,下无锥土,携家带口甚或包括主要由妻妾组成的家庭戏班在内近五十口人,凭借文学艺术创作成就,一生出入“大人之门”,不时过着普通布衣知识分子难以企及的优裕生活。对于这种生活,世人议论纷纷,羡慕者有之,理解者有之,同情者有之,侮辱者有之,讥嘲者有之,诅咒者有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李渔因此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惯于“打抽丰”的名声。然而,李渔自己是怎么看的呢?李渔63岁游京师时,在自己的寓所门框上贴有一副自撰对联:“绣衮丛中衣褐士,少年场上杖藜人。”横批是“贱者居”。面对世人的鄙薄,李渔干脆自我命名日“贱者”,这一自号就是李渔当时生活和思想的写照。是得意,是抗拒,是怨怒,是自嘲,是委屈,还是悲哀?似乎各种感情因素和思想成分兼而有之。李渔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生活,也没有否认自己的真实思想,而是袒露了自己的真实个性。对于世人的态度,李渔实际上早已有所预料。李渔在《赠吴玉绳》中说:“我性本疏纵,议者憎披猖。”李渔在《读史志愤》中还说:“我无尚论才,性则同姜桂。不平时一鸣,代吐九原气。鸡无非时声,犬遇盗者吠。我亦同鸡犬,吠鸣皆有为。知我或罪我,悉听时人喙。死者若有知,未必阶之厉。”可见李渔对世人的妄加置喙采取了一种悉听其便的漠视态度。李渔惯于“打抽丰”,在品行上的确有可议和瑕疵之处,但是,实事求是地透视一番,其中不无些许道理。因为,实际上。李渔与达官贵人交际往来,论文赋诗,酬唱观戏,往往收获不少实惠。  ……


编辑推荐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李渔的文学思想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阐明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特点给予后人创新、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有益启迪。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从李渔的名号、戏曲、小说等方面研究李渔的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对于研究李渔的人来说,很值得一看。


不错,值得一读哦。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


李渔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这书对李渔进行概括,也不错


朋友对李渔很推崇,本人还没涉猎,不知能否看得下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