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进京赶考

冯爱珍,陈毓述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

冯爱珍,陈毓述  

页数:

582  

内容概要

中共中央从党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整个革命战争全局考虑,作出了中央“一分为三”,中央前委和毛泽东仍留在陕北的英明决策。这就在政治上稳定了军心和民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这对于鼓舞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的斗争意志,发挥了巨大作用。 经过近一年左右的分散工作,到1948年4月,中央“三委”先后到达西柏坡并开始合并办公,中共中央和“五大书记”又都聚到了一起。 在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中,中国革命上演了战略大决战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几幕史无前例的恢弘历史巨制。如果说,从迎接全国革命的胜利到筹备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次完整的由“备考”到“赶考”的过程的话,那么,应该说,这次由“备考”到“进京赶考”,中共“五大书记”交出的是一份完满的历史答卷。

书籍目录

1 “五大书记”聚首西柏坡 “五大书记”的形成和中共中央“三委”的组建 中央“工委”选址西柏坡 汇聚三交镇 进驻柏坡村2 掀起土改风暴 为了完成毛泽东的重托 刘少奇与全国土地会议 合力纠“左” 在土地改革的高潮中3 准备夺取全国胜利 九月政治局会议召开 活跃的第二条战线 拉开战略决战的序幕4 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刘少奇的提议 一个崭新的全国性的联合政府成立 华北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华北人民政府的工作成就5 在大决战的日子里 毛泽东运筹帷幄大决战 周恩来在三大战役中 为了大决战的胜利6 “五大书记”应对转折 城南庄会议议建国 毛泽东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戳穿假和谈的阴谋 争取第三方面7 接管城市工作 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任务 加强对接管工作的领导 确立城市的军事管制制度 对城市官僚资本企业的接管8 迎接执政全国的新形势 《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起草和执行 倡导学习《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 强调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的民主 把政策和策略当做党的生命 当权执政的思想和组织准备9 砥定对外方针 毛泽东筹划赴苏 “五大书记”会晤远方来客 毛泽东提出“一边倒”方针 刘少奇秘访苏联10 筹建新中国11 在开国大典的前夜12 开国议政13 辉煌的答卷后记

章节摘录

  1 “五大书记”聚首西柏坡  “五大书记”的形成和中共中央“三委”的组建  1945年初,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此时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都已逐渐走向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的革命任务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于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的,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切实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在6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同时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这就是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  从党的七大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这段历史中,撑起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航船。  1946年6月,蒋介石在完成发动内战的准备之后,公开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自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人民解放军经过8个月的英勇奋战,共歼灭国民党军队71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在全面进攻被粉碎后,紧接着国民党军队又展开了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面对优势敌军的猛烈进攻,各大解放区领导人纷纷来电,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转移到较安全的晋绥、晋察冀或晋冀鲁豫边区的后方去。  1947年3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三人率中央机关的部分人员,迁移到子长县瓦窑堡以东的王家坪,以保证中央机关的正常运转,安排中央机关转移等事宜。3月12日晨,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离开延安前去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留在延安,疏散群众和掩护中央机关的转移,一直坚持到3月18日晚饭后,才乘吉普车离开延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进京赶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