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新故我酷-网络时代新生活

狄准 福建人民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福建人民  

作者:

狄准  

页数:

166  

内容概要

电视、报刊、网络、广告……空间是为我们展现大千世界的透明玻璃窗?还是呈现光怪陆离幻像的“魔镜”?《魔镜丛书》带你走进台前幕后,探究个中奥秘!

书籍目录

一、网络媒体,最熟悉的陌生人 光速传播 草根时代 网络大侠——黑客 人人都做大富翁 风险无处不在二、游戏世界谁做主? 游戏的故事 网游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第99项体育运动 业精于勤荒子嬉三、音乐:改变世界的力量 想唱就唱 音乐——商业宠儿 坎坷成名路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爱音乐,爱生活 精美绝伦的MV四、我为短信狂 手机焦虑症是什么? 谁在给我们写短信? 短信投票,你投了吗? 短信陷阱

章节摘录

  一、网络媒体,最熟悉的陌生人  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走进了网络时代,上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阅读新闻、在线聊天到电子商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实现。然而,互联网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被人们所熟知的呢?  光速传播  互联网的诞生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我们已经处在一个高效的商品经济社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事务就能带来更多的效益。以速度制胜的互联网正是应社会的需要而融人我们的生活。然而,互联网诞生之初却不是为了满足民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代。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于是决定,由国防部组建高级研究计划局(简称ARPA)来加快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969年,为了保证美国即使遭到核攻击也能很快恢复通信,ARPA建立了一个名叫ARPANET(阿帕网)的分组交换网络,连接斯坦福研究院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4个节点。此后,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发展,其中电子邮件、邮件列表等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1978年,互联网最重要的TCP/IP通讯协议终于成型。20世纪80年代,很多国家都开始了自己的网络建设,这为今天的国际互联网提供了必要基础。由于最初的网络建设都是由国家政府主导,其用户范围也仅限于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商业应用只有在直接用于教育和研究服务的目的时才会被推广发展。到1992年,出现了首个商业机构提供网络服务。


编辑推荐

  在传媒丛林里,我们怎样才能不迷路?在信息海洋里,我们如何能够不溺水?怎样取舍、如何处理自己需要的信息?怎样区分“传媒真实”与“客观真实”?传媒与社会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传媒是通过何种手段产生影响的?不同传媒如何生存?有何特征?各用何种语言和表达技巧?如何不被传媒牵着鼻子走?或者说,我们如何成为自主的读者、听众和观众?《我新故我酷:网络时代新生活》正是希望帮助小读者们解决以上问题,在我们的头脑里装上净化媒介信息的“过滤器”。我们只有懂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主动地运用传媒表达自己、参与社会,做社会的主人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新故我酷-网络时代新生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