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编  

页数:

301  

字数:

400000  

前言

  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远程教学媒体正在从第二代(广播、电视)向第三代(网络、计算机)过渡,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自主化学习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编写本教材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本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的学习指导书,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更多地获得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  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并重,牢牢把握“用”字当先的原则。在介绍各种软件的使用时,突出各种功能的应用实例,通过具体的操作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叙述,使学习者寓操作于学习,寓学习于操作。  教材的编写基于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大纲。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以及完成各种实验,我们还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及习题解答》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模拟考试软件。  本书由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编写组完成。其中,第一章 由张磊编写;第二章 由陈春梅编写;第三章 由林枫编写;第四章 由梁伍七编写;第五章 由邵珍编写;第六章 由徐娟编写。全书由梁伍七定稿、统稿。  由于计算机发展非常迅速,其软件及各种应用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深化,加上编者的水平有限,本书在内容上难免有疏漏之处,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予以修改。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的学习指导书。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等。本书在介绍这些软件的使用时,突出各种功能的应用实例,通过具体的操作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叙述,使学习者寓操作于学习,寓学习于操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1 史前机械计算机
  1.1.2 机械计算机
  1.1.3 机电式计算机
  1.1.4 电子计算机
 1.2 电子计算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分类及用途
  1.2.1 电子管时代
  1.2.2 晶体管时代
  1.2.3 集成电路时代
  1.2.4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2.5 计算机的分类
  1.2.6 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1.3 数制
  1.3.1 十进制的发展历程
  1.3.2 二进制
  1.3.3 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1.3.4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
 1.4 信息的数字化
  1.4.1 数字化实质
  1.4.2 中文的编码
 1.5 数据的处理
  1.5.1 数据怎样处理
 1.6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1.6.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6.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第二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第三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
第五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第六章 网络基础与应用

章节摘录

  用手指计数固然很方便,可是不能总是伸着指头不动呀,它们还得干活呀!这样手指一动,它代表的数量信息就消失了,不方便长久地保存信息。况且它们能表示的物体个数也很有限。我们不是常用“屈指可数”表示东西少得可怜吗?慢慢地人类把目光转移到自己周边的环境里,看看有没有可以替代手指的东西。人类受惯性思维的驱使,所以寻找到的这些东西最好也是像手指那样细细长长。树枝、竹棍类似手指,如果实在没有树枝、竹棍,地上总有小石块、土块吧,总算解决了手指不够用的问题。这些物体成为数量信息的载体,用来代表数,并记忆它们所代表的数量信息,拿它来进行加减也不比使用手指费多少力气。  这些物体可以被肉眼看见,能够用手去拿取摆放,属于人可以任意操纵的一类东西。这从心理学上说是很令人安心的物体。设想在原始社会的某一天,一个猎人在夜晚醒来,借助篝火的余光,看到角落里的一堆小石头,一丝笑意浮现在脸上,那是他最近打到的猎物的计数。  随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人类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器”。这些计算机器中“代表”数量信息的载体还是被人类心理上的这种潜意识所影响,“可以被肉眼看见,能够用手去拿取摆放”的物体成为信息载体的首选,当然这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换一种说法,这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桎梏。  人类早就能用发音来表示信息,既然数量信息出现了,就应当给它们规定一个音节。首先从双手手指范围以内的数开始,从第一个手指:不同肤色不同人种用本民族千奇百怪的音调表述着伟大的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手指……一直到双手全部张开。  数远不止这几个,下面是继续绞尽脑汁挨个给超过双手的数量一个个发音还是用别的方法呢?人们估计已经从最初的狂喜到开始厌倦了,后面还有那么多数啊,这何时是个尽头呢?  当一个人的一双手所能代表的数的信息已经能用语音一一区分后,人类大脑的联想功能开始起作用了。再命名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或换一种说法,再继续下去不就是第二双手、第三双手的同样手指吗?于是进制产生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使用十进制,还是人类的双手所造成的呢。  当然,别的进制还有很多,至今仍在使用的“一打”使用的是十二进制,时间使用的是六十进制。  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呢?研究进制有什么意义呢?这些东西我们记住会使用就行了,为什么要去思考进制的原理和成因呢?  人类设计制造计算机器要解决的就是人类正在使用的数和进制的计算问题。计算机器永远都是在数和数学的研究结果已经产生之后产生,数学的理论总是先行的,机器只是用来实现理论所要求的计算。  人类语言当中出现数的发音了,人们对数量信息的表述又有了新的一种载体——声音,这种载体其实远比手指、竹棍、树枝、石块等高级,抽象的层次更高。声音是一种波,肉眼还看不见,可是,声音稍纵即逝,无法像物体那般可以“记住”数量信息。对于人来说,这一点还是令人心中惴惴不安,远不如物体那么实在。何况人类能够保存声音的技术出现得已经是太晚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