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转向
2008-3
安徽人民出版社
孙伟平
286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不仅是求解世界之谜的“宇宙智慧”,而且更是指点社会与人生之谜的“社会与人生智慧”。面对现代日益突出的价值问题和价值危机.“拟科学”的认识论哲学面临困境,作为社会与人生智慧的价值哲学突显出来。哲学的价值论转向将导致哲学的出发点、视角、结构、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的宗旨和使命发生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价值哲学,曾以其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改变”了世界。置身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直面许多新的挑战,必须突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维度,建构具有人文关怀、价值批判、变革世界功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孙伟平,男,1966年1月生于湖南常德。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哲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秘书长,厦门大学、湖南科学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元哲学、价值论
树立“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代序言导言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的价值 一、哲学是什么? 二、哲学的价值 三、哲学的手段价值和目的的价值 四、哲学价值之实现 五、哲学与哲学家第二章 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一、现代哲学为什么会出现价值论转向 二、价值论转向的学理根据 三、价值论转向的意义 四、哲学转向之后的价值论研究第三章 作为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意蕴 二、马克思价值哲学的主题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主体性 五、马克思价值哲学的当代意义第四章 真理论的坐维度 一、关于真理范畴的历史考察 二、真理符合论及其困境 三、真理实效论剖析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及其启示 二、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三、创建新形态的方法论问题 四、若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评析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的构建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