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蒙学金言

余秉颐,李季林 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余秉颐,李季林 编  

页数:

277  

前言

  2008年安徽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华文化《古典金言系列丛书》首批著作,包括《四书金言》、《五经金言》、《道家金言》、《佛家金言》四种图书。图书出版后,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于是出版社的同志继续组织原班作者编撰丛书第二批的六种著作,即《孝道金言》、《辩学金言》、《法家金言》、《兵家金言》、《家训金言》、《蒙学金言》。这样,连同首批出版的四部著作,这套丛书就比较全面地覆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包括主要代表人物、学派和代表作。虽然有的学派(例如墨家学派)在这套丛书中没有专门列出一部著作给予介绍,但是我们在丛书的其他著作中做了介绍。例如,我们在《辩学金言》中对墨家学派及其逻辑论著做了介绍。  在现代中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价值理想淡薄之类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响应党的十七大号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结合当今时代的需要,发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是富于人文传统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富于人文精神的文化。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它就能够成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中华文化典籍中精选条目,按思想内容分类,对原文中比较深奥、冷僻的字、词、句做出注释,并且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以期帮助读者朋友准确、深入地领会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体验,以“评说”的形式,将我们从这些条目中所受到的启迪和教益提供给广大读者,以期与读者朋友进行思想交流。同时,书中特别设有“读者心得”栏目,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随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内容概要

  所谓蒙学,是中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蒙学读物也由来甚久。蒙学对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乃至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弟子规》、《小儿语》、《续小儿语》、《增广贤文》等蒙学读物,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质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开始重视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启蒙教育。从小教孩子学习做人,确实是我们应该给孩子上好的第一课。我们要从孩子知识启蒙时期开始,就注重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他们领上正直、光明的人生道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养正于蒙”或“蒙以养正”。当儿童智慧启蒙之际,对他们讲述一些浅显易懂的人生道理,有益于塑造他们正直的品格,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有益于孩子从小健康地成长。  在这方面,中国古代蒙学读物无疑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为此作者从大量的古代蒙学读物中精选原文,加以注释和评说,形成了这本《蒙学金言》。书中的“金言”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所讲的基本上都是做人的道理,而且文字较为简明,说理往往寓于饶有趣味的故事之中,有利于儿童们理解、接受。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一、《千字文》1.知错就改2.取长补短3.大度守信4.追求德才5.一尘不染6.克制邪念7.祸福有因8.寸金难买寸光阴9.忠孝两全10.德行似兰如松11.言行庄重12.持之以恒13.师家相宜14.善待长辈15.兄弟互爱16.朋友互助17.善良常驻18.永葆美德19.心平气和20.坚守天性21.知无不言22.不偏不倚23.察言观色24.给人忠告25.宠辱不惊26.急流勇退27.读书乐28.食不求精二、三字经1.性本善2.性乃迁3.孟母三迁4.断杼教子5.教育有方6.父亲之过7.老师之过8.幼不学老何为9.玉不琢不成器10.谦让为美11.以孝为先12.五常不容紊13.父子恩14.略说能知原15.讲究训蒙16.诵读四诗17.摘取要点18.学而不思则罔+19.不耻下问20.活到老学到老21.披蒲削竹22.好学不倦23.夜读不辍24.非学不成才25.发奋早为好26.聰明出于勤奋27.女子有才也是德28.立志为首务29.不学何为人30.不学不如物31.学而为公32.知识作遗产33.玩物丧志三、《幼学琼林》1.路不拾遗2.学习屈原精神3.愧己无成4.趋炎附势最可憎5.早起晚睡6.志士早努力7.爱王道反霸道8.不居功自傲9.不媚上司10.忍辱负重成大事11.勿以寸朽弃良材12.大丈夫能屈伸13.父母康宁14.一家之主装聋作哑15.孝道为大16.贫寒亦可尽孝心17.力行家教18.教子有方19.老莱娱亲20.痛母之衰21.莫负慈母望22.游子思亲23.手足情深24.患难相顾25.大义灭亲26.相煎为害2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8.负笈立雪29.师严道尊30.贵于益友31.平淡存远32.礼恭敬贤33.知音难觅34.道不同不相为谋35.不做酒肉朋友36.谗言铄金37.口蜜腹剑38.尊严为大39.谄媚为耻40.羡谨鄙诋41.唇亡齿寒42.待人以诚43.勿失人格……

章节摘录

  是一首关于河流污染的民谣。它告诫我们:创业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让子孙承受我们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如果只图眼前便利,而忽视曰后的弊端,那么我们的子孙必受其害。有识之士早已发出呐喊:“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有限的宝贵资源,一代又一代无限地循环下去。  若要德业成,先学受穷困,若要无烦恼,惟有知足好,若要度量长,先学受冤枉,若要度量宽,先学受懊烦。(注释)①度量:即肚量,容忍、宽容他人的限度。(译文)若想事业有成,先要学习接受贫穷困苦;若想没有烦恼,只有知足常乐;若想度量大,先要学习受冤枉;若想度量宽,先要学习受气、受烦恼。(评说)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可见磨难对人生是有益的,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经受过很多的磨难。因此我们不要把磨难看做是可怕的事,磨难能强化你的意志,并能激发出你潜在的力量。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但平凡的生活也能磨炼人的意志。青少年应该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从小事做起,坚强的意志往往就是在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编辑推荐

  明代程登吉在《幼学琼林》中说: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蒙学金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