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遗恨瀛台

蔡东藩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蔡东藩  

页数:

116  

字数:

140000  

前言

  有清一代之女后,前有孝庄,后有孝钦,皆以才色闻,而孝钦尤过之。顾孝庄能招降洪承畴,善驭多尔衮,卒令八龄幼主入主中原,开一统之盛治。孝钦则初平发捻,定回苗,知人善任,几若凌驾孝庄。乃其后误信谗构,妄任怆人,酿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匪祸,而清室以墟。是何也?妇人可小知,不可大受;可暂试,不可常专。孝庄虽亦预政,卒未秉揽大权,故所试有效。孝钦三次临朝,威权莫比,由勤而逸,由逸而骄,由骄而败,则甚矣!牝鸡毋晨之训,固不可违也!晚清之季,党人蜂起,保皇党笔伐于先,革命党口诛于后,孝钦之名为之大损。坊间曾有西太后一编,卷帙无几,第述宫闱秽亵事迹,近诬蔑毫无价值,故不崇朝而毁灭。清室已覆,复有慈禧外纪,及慈禧写照记等书流传市肆,顾或稗贩西文,未必尽确,或掇拾野乘,所见多偏,据片面之见闻,漫欲加以论定,保无有管蠡之诮者。鄙人前辑《清史通俗演义》,于孝钦一生行迹,十举四五,自谓粗得大凡,乃时论犹有未尽之憾,用特续编西太后专集,仍用演义体裁,裒录大政,遍采遗闻,得书四十回,都二十余万言。要旨在防范女权,唤醒世梦,以人为鉴,即劝即惩,阅者得是编以证之。其或足以餍目也欤!编竟志数语,以作弁言。中华民国七年十一月古越蔡东藩氏识。

内容概要

民初著名作家蔡东藩曾先后撰写了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慈禧、民国12部通俗演义,全书 1120回,合计约700万字,写了自秦始皇至民国13年(1924年)间2170年的历史(其中民国演义后40回由许廑父续写),为中国历史通俗演义的宏篇巨著。这次本社搜集多种版本,将原来的l2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编成《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分为36个分册精印,以便于广大读者收藏和阅读。 本书作者以饱满的爱国热情,讴歌了历朝保卫和振兴祖国的英雄人物,鞭挞和抨击了历代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和伪善,还以较大篇幅描绘出、日中国政治黑暗,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烈图景。本书在记述历朝史事和人物时,显现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对资治平乱、休养生息、治学为政之道,书中均有精彩的阐发和独到的见解,给读者带来丰厚的教益与启示。因此,本书是一部进行中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料。 本书为《慈禧太后》第二卷,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浦镇人。光绪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辛亥革命后,应好友之邀,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通义,有《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部分)。全书共1040回、600余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该书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突出“文以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

书籍目录

第一回 祝慈嘏先期备盛典 闻败报降旨罢隆仪第二回 姊妹花遭谗被谪 骨鲠臣强谏充边第三回 命和日宣示苦衷 主联俄遣订密约第四回 康主事连疏请变法 光绪帝百日促维新第五回 泄秘谋三次临朝 反旧政六人毙命第六回 大阿哥入嗣宗祧 义和团旁延畿辅第七回 袒拳匪误信邪术 颁战谕开罪友邦第八回 订特约江督保民 走制军津门失守第九回 豺虎擅权燕市流血 鸳鸯折翼宫井埋魂第十回 失京师出奔慈驾 开和议惩治罪魁第十一回 定北京全权议款 寓西安下诏回銮第十二回 储君被废安辇入京 新政重行临朝布敕第十三回 两全权与俄订约 二慧女随母入宫第十四回 中戏迷详究声歌 讲新学兼陈政法第十五回 勃夫人人觐开盛宴 荣中堂弃世上遗言第十六回 万牲园太后临幸 海晏堂西女写真第十七回 划战域中立布条规 斥台官西巡辟妄语第十八回 万寿届期力辞徽号 五臣归国特降纶音第十九回 纳歌姬言路起风潮 防党人政府颁宪法第二十回 望龙髯瀛台留恨 回鸾驭尘梦告终

章节摘录

  却说西太后六旬万寿,乃是光绪二十年十月十日。当光绪十九年冬季,已奉旨筹备典礼。一过新年,即加恩封赏宗室外藩王公,及中外文武大臣。至宫内妃嫔人等,亦一律晋封。瑾嫔晋封瑾妃,珍嫔晋封珍妃,此外照例递升,毋庸细说。又命各省将军督抚,酌派二三员来京,庆祝太后万寿,着于十月初一日以前到京。各省陆续复旨,共计四十一人。只西安将军荣禄愿亲自来京祝嘏,奉旨俞允,并令即日起程。小子于前册中,曾叙过荣禄受谴,驱逐回籍,如何此刻却外授西安将军?原来荣禄本西太后功臣,西太后把他撵出,也是一时愤怒,不便姑息。嗣因与东太后有嫌,疑他无辜受害,统见第十六回。遂于东太后崩逝后,起任西安将军。荣禄感恩图报,奉到派员祝嘏的谕旨,即自请人都庆祝。西太后记念前功,立即宣召。  至荣禄到京,适值内务府筹集经费,因库款支绌,授意内外各员捐俸效诚。各大臣正在集议,或拟提出十分之一,或拟提出十分之二。荣禄一到,请增至十分之三。各员虽有意巴结,无如一年俸银,十成中骤去三成,未免有些顾惜,不能一律应允。嗣经大众公酌,定了百分之二十五。荣禄尚嫌未足,只因不好违众,于捐俸二成五之外,更费了好几万银子,购得许多金银珍宝,先行奉献,赴园谒西太后时,即将礼单呈奉。西太后慈颜大悦,即命赏收,吾闻有毁家纾难者,未闻有毁家祝寿也。且饬复步军统领原职。小往大来。  过了数日,荣禄奉懿旨赴热河。看官你道何故?原来颐和园告成后,经李莲英督办供奉,陈设整齐。西太后因万寿期近,还想格外铺张,回忆热河行宫宝藏甚多,特命荣禄前去检选,运载入京。荣禄星夜前往,不到一月,已将宝藏载到,统计一百八十巨车,珍奇古玩共二万数千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遗恨瀛台 PDF格式下载



历史的过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