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听南怀瑾讲佛学

武向南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武向南  

页数:

246  

字数:

24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老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他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间,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有三十多种。如此庞大的著作群,构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尽管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常因不合乎标准的学术规范而每每引发争议,但却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笔流畅,没有干涩古板的学究气,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风靡台湾和海外,自9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出版其著作,几年间,仅《论语别裁》一书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册。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亦目渐雄厚。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文明古国之所以能重新焕发青春,在根本上与她那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文化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能历数朝甚至外来统治而不亡,乃是中国文化不亡所致。他说:“我们知道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寥寥数语已将文化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及作用深刻点明。 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三种诞生于同一个时代的思想,经过近两千年的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殿堂中的这三件瑰宝,南怀瑾先生曾有一生动的比喻:儒家当属粮食店,是每个人及社会每天都要用到的,并且一时也离不开;道家则是药店,当个人或社会出现问题时,当用道家的道论进行调治;而佛家则是百货商店,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你可以进去拿上一二件,也可以走马观花般看上一番。 最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忽略了佛、道两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儒释道三家都是人间的学问,并不等同于其他宗教信仰,儒学的普及与传播在过去更多的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实行,而佛道思想则更多地渗透到文学、艺术乃至生命哲学的方方面面,可以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让人们更为清醒地认识人生,明了自性。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中外不计其数的大师经历了数百年的翻译经典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使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也雄辩地证明,中国固有文化有着博大的胸襟和超凡的包容力。 人们的生活好比是一座大山,每个人都在这山中。儒家强调的是有为,孔子就像是众生的啦啦队队长,站在人群中鼓动着大家向山上爬;道家注重的是道,是自然,老子像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他告诉众生,这山是怎样的,人们怎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而佛呢,注重的是人心,释迦牟尼直指人心,对那些处于困惑中的人们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同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以宇宙观的角度来观察人生,观察社会,提出了“空”的思想。它的意义在于,将人们从单纯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中拉出来,摆脱一般的二元论、辩证法,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一切。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可使自心在纷乱中保持平静,让自我与周围一切合而为一,达到和谐。 爱因斯坦晚年曾经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在中国,佛家经典如《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以及《六祖坛经》,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些经典文字优美,意境深远,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启发。佛学指引我们修炼心灵,让我们洞察世事,心胸豁达,用平和的心和宇宙天地间的智慧来指导我们处世行事,在纷繁复杂充满困惑的人生旅途中,做到有所不为和有所作为。 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南怀瑾先生通过一本本深入浅出的著作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元素加以整合、贯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怀瑾先生扮演着一个领路人的角色,使更多的人得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领略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 大凡学者的论著观点,多有过人之处,可作参考指导,但见解非作真理解。纵然是学贯中外、纵横古今的南怀瑾先生,也不外如是。尽信人则无己,我们在理解和消化南怀瑾先生观点的同时,也需要有正知见,在“拿来主义”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大智蘸。

内容概要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作者简介

  南怀瑾,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曾任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高等学府教授。他编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他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著有《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禅与道概论》等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清净莲华藏世界
◎佛教与印度文化的关系
◎释迦牟尼,一切义成就者
◎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第二章 拈花微笑解禅宗
◎初祖达摩大师
◎二祖神光大师
◎三祖僧璨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
◎五祖弘忍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
◎维摩禅傅大士
◎马祖道一禅师
◎牛头禅初祖法融
第三章 禅茶一味悟佛理
◎三法印
◎四圣谛
◎十二因缘
◎业报轮回
第四章 明心见性阅佛典
◎金刚经
◎楞伽经
◎楞严经
◎宗镜录
◎圆觉经
◎药师经
◎维摩诘经
附 录 传记及著作概述
◎南怀瑾小传
◎南怀瑾著作概述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道信大师一生的经历和事迹,主要见于《楞伽师资记》《续高僧传》《传法宝纪》《神会语录》《历代法宝纪》《祖堂集》《传灯录》等文献。道信生于隋朝开皇前一年(580),俗姓司马,世居河内(河南泌阳县),后迁徙至湖北蕲州广济县。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政局复杂多变,王朝更迭频繁,地域分分合合,世态纷乱无常。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成长。 道信生而超异常人,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对佛法的信解表现,更是犹如宿世熏习。初出家修行之际,并未有善知识引导,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却保持着洁身自爱的行谊。道信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只好私下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 后来,道信听说舒州皖公山(安徽潜县)有两位僧人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两位僧人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亦有说是林法师)。隋开皇十二年(592),年仅十四岁的道信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僧璨大师,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问道:“什么绑缚了你?”道信回答:“没有人绑缚我。”祖曰:“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豁然大悟。原来,我们所感到的束缚不在外,而在我们的内心。束缚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著。如果看破了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不再被它们所转,那我们当下就解脱了。内心不解脱,到哪儿都不会自在的。因此,解脱在心,不在外。 道信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祖师的身边,一方面侍奉祖师,以报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师的加持,做好悟后保任的工夫。这样有近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大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付法之时,三祖语出成偈: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接引群品,广开禅门,是为禅宗四祖。找到禅门继承者后,僧璨大师便前往罗浮山(广东增城县)弘法,道信原本要相随,却被大师制止,并说“但于后住,必大弘益”。在大师看来,道信学禅已成熟,可以离开自己身边自行修禅传法。从此,道信开始独立修禅传法。 当时的隋朝对出家为僧有一定的制度要求。按国家规定,必须先经国家定期举行考选,由僧众选举人员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剃度出家,再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行,这才是真正入了“僧籍”。道信大师虽于七岁出家,但当时正值国家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之际,因缘际会下并没有得到国家的剃度允许,仅属私度,未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与世同存,化乐有情。于是在隋大业年间(605—617),国家大量度人出家之际,道信得以参加考试,得到政府承认,发给度牒,分配至吉州(江西吉安县)的寺院居住,这时他已是出家近二十年的比丘了。 在吉州期间,由于道信为吉州百姓避免了一场劫难,因而受到民众的敬仰,于是名声大振。不久,道信欲往衡岳,在路过江州(江西九江市)时,应僧俗两界的邀请,住持庐山大林寺,且一住就是十年。庐山大林寺是三论宗兴皇法朗的门人智顗创建的道场,智顗曾师从三论宗高僧兴皇法朗大师,又跟随天台宗的智头修学禅法。道信在这里受到以般若性空为核心的三论宗义以及天台宗的浸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今天的世界唯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南怀瑾


编辑推荐

《听南怀瑾讲佛学》编辑推荐: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与南怀瑾同行,聆听来自佛门净土的清净智慧!这是一场与智者高人的对话,一次对自我灵魂的审视。无量佛如莲,无边佛法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详则步步生莲。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今天的世界唯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南怀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听南怀瑾讲佛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