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

俞雷 陈宁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1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俞雷 陈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会让你读起来颇有趣味,同时,我们深信这更是一本能帮助很多人提升职业素质的书,这些都穿插在关于职业成长、销售技巧、产品计划、品牌认知、渠道规划、促销、招商实务、经营商与K/A客户管理、区域市场作业及公司宏观管理等诸多精彩而真实的案例中。你会注意到,书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叫“马得其”的人在处理最糟糕的营销问题,在谈市场营销之道。没错,我们希望通过主人公“马得其”——一个杰出营销经理的行事和语言,总结出一些处理营销实战问题的方法和原则,我们把这称呼为“情景营销案例分析”。在这本书里所列举的各种问题,相信你也一定会碰到。

作者简介

  俞雷,职业销售经理,先后任职于玛氏中国公司,莎莉中国公司与欧莱雅中国公司。中国营销传播网最具影响力的营销专栏作者和论坛版主之一。

书籍目录

1  认识“中国最杰出营销经理”一个叫马得其的年轻人,很偶然地走进了营销学权威菲利浦博士的视线。让菲利浦惊喜的是,就是这位神奇的中国小子,凭着对营销、对职业的专业与专注,赢得了“中国最杰出营销经理”的殊荣……2  成长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马得其的成长?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位“杰出营销经理”的成功秘籍。这里有销售技巧,也有成长心得,更有不传的职场秘诀……3  一个“很受伤”的产品经理蓝丁很不幸运,得了“典型性产品经理综合征”。一帮销售经理这样评价他:你是帮竞品做事的,总是制造没用的死弹!身心疲惫的蓝丁找到了马得其……4 “后来”为什么没能“居上”产品创新固然是营销制胜的一种利器,可对聪明的管理者而言,凭着“模仿”与“跟进”也一样可以后来居上,但问题是,你必须遵循“后来居上”的若干“军规”,要不然……5  条条道路通罗马美娜宝公司的新产品面临着渠道规划与选择的问题,其中还有不少糟糕事,真让人无所适从。借来马得其的一双慧眼,一起在渠道的丛林里,找到属于它的方向。6 马得其的招商奇谋巨额的广告费付之东流,过去的客户冷若冰霜,积压的产品无人问津,聘请的经理另择高枝……怎么办?大连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请马得其做招商咨询。在道道难关面前,马得其是如何出招的?7 马得其谈经销商管理经销商应该如何去选择、管理和评估呢?回程的飞机上,马得其和华生就经销商管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话题是由娃哈哈开始的……8  决胜大卖场面对越来越处于强势的大卖场,我们该做点什么,该如何理解这个现在和将来的合作伙伴与对手呢?马得其的部下和卖场谈崩了,CEO又即将访问马得其得市场,这个时候,马得其要找大卖场谈谈了…………马得其的故事没有结束

章节摘录

  马得其好久没有讲他的销售技巧理论了,他的销售技巧完全来自于他在保险行业的职业生涯,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慢慢地觉得其实销售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如何面对客户——  马得其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他喜欢每天给自己吃“维生素A、B、C”。这是他的第一大法宝。  马得其每天必吃的“维生素A、B、C”:  维生素A我好喜欢我自己:  维生素B我是个好棒的人;  维生素C今天一定有好棒的事情发生。  销售这个行业,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对于每天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的人来说,每天不吃“维生素A、B、C”,长此以往,不是缺钙就是缺根筋。  马得其的第二大法宝是“嘴巴甜”——赞美客户,哪怕是最难赞美的客户。  很多年以前,马得其曾经拜访过一个准客户,这个准客户有一张很大很大的准单子。但是他脾气很怪异,长着一个秃头,像阿Q听不得人家说“灯”这个字一样,他也很忌讳别人谈到他的这个部位。准客户的“地方支援中央”的发型虽然梳得油光锃亮,但是那却是他心中“隐隐的痛”。  马得其当年的一句赞美的话,至今还被当作培训教材,他对准客户说:“先生啊,我觉得你的头真不错啊!”客户脸上已经有了愠色,马得其接着说:“我爸爸也是这样的头发,但是怎么梳也梳不出你的效果啊。”客户哈哈大笑。  推销技巧中用的赞美绝不是简单的“拍马屁”,赞美有四大原则:    赞美的四大原则:  1.语调要热诚生动,不要像背书稿一样;  2.一定要简要,流利顺畅,口语化;  3.要有创意,赞美别人赞美不到的地方;  4.要融入客户的公司和家庭。  马得其的最后一个法宝是“腰要软”。都说谦虚使人进步,成熟的稻穗都是弯着腰,越成功就要越谦虚,越要向别人学习。  做了那么多年的销售,马得其更像是一个把技巧都融入血液和习惯中的武林高手,现在,他在一点点地把这些技巧细分。但是,技巧是没有先后、没有主次的,关键是看你怎么运用,怎么用最合适的手段来处理最糟糕的事情。  如果把专业化推销流程细分的话,可以画成这样的一张图:  ……      书摘1  马得其从华生手里接过一份邀请函,是本城企业家俱乐部发来的,邀请马得其在一个星期后,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他们一个主题为“教你如何做产品"的研讨会。  对于马得其来说,这样的机会,对自己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他当然要参加。  企业家俱乐部随信附上了几个案例,希望马得其到时予以讲解,并且其中“德佳收音机的人市失败",也是马得其非常熟悉的一个现实案例。  “华生,德佳收音机的案例,你大概也知道吧,我们来讨论讨论。"马得其叫住华生。  “只知道大概,一直没机会听你细说,听说败得很惨。”华生坐在了马得其对面。  “这是一个市场后来者以全面模仿和跟进的姿态进入市场,而最终挑战失败的案例。从产品一上市,就麻烦不断!”马得其想起当时的情景。  德佳收音机的糟糕入市  很多人知道,家电领域的许多产品,像彩电、冰箱、微波炉,中国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提到收音机,这个不起眼的甚至已经被许多人遗忘的小家电,它的市场在中国会怎么样呢?  说来你不要不信,和彩电、冰箱、微波炉一样,中国收音机的产量竟然也是世界第一,并且占到了全球90%以上的份额。收音机的应用市场也是巨大的,大中学生、士兵、流动人口、老年人是收音机的老消费群,愈来愈多的“驾车一族"“野外活动爱好者”“无线电发烧友”又将成为高端收音机市场的新兴消费者。看似夕阳的产业在中国其实有着巨大的市场。  德佳公司的投资者正是看好了这个市场,才决定进入这一领域。但让他们下决心的直接原因,是与德佳同在一个开发区的爱生公司。  “爱生”从20万元钱起步,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做到了5个亿的产值。有效的媒体宣传,也使爱生俨然成为行业的领先品牌,以“收音机大王”之誉闻名全国。  德佳老总觉得这个市场不做太可惜了,用他的话来说:“我可是看着爱生长大的。再说,我现在的资金是他当初的十几倍,就不信干不过他!”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新成立了德佳收音机公司,热火朝天地做了以下一些事:  1.投资巨额资金,建成两条专业生产线,包括一条数字化集成板生产线。  2.招募大量技术、营销和管理人员,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来自爱生公司。  3.比照爱生,开发了12个大类、近百种规格的全系列产品,计划在每一产品上都能与爱生针锋相对。  4.开展全国性招商,发展省地县多级经销网络,甚至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爱生的原有经销商。  5.选择与爱生同样的媒体组合,以近似的广告形式发布近似的产品信息。在许多杂志报纸上,爱生同期广告的后面常常紧跟着德佳的广告。  然而,各种轰轰烈烈的投产与上市仪式、活动过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热销。零售点销量平平,在同时有爱生和德佳销售的商场,爱生的销量都远远超过德佳。经销商那一头,试销后的订单也是越来越少,加大政策奖励幅度后,第一个月还有所促进,过两个月又不行了。  该年寒假过后的第一个月,爱生在全国范围内将其中低端产品全线降价,最高降幅达35%。德佳在经销商的施压下,也被动跟进,结果销量没增加不说,还付出了近120万元的经销商库存补贴。  一年后,在爱生推出数字调谐和变频式收音机的时候,德佳已经没有资金跟进新品了。不但如此,德佳还面临着生产线的停工,因为按照正常出货量算,光消化现有库存,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面临困境的德佳老板,怎么也想不通,几乎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渠道、同样的队伍,怎么一个畅销,一个就越卖越难呢……  “德佳身虽未死,可出师未捷,元气大伤啊。"华生听完马得其的叙述后说道。  “后面的问题出在资金链上,那前面的问题,华生,你怎么看呢?"马得其问华生。  “德佳希望在短时间内就Copy出一个爱生,从产品、渠道、人员等方面全面模仿,可结果却是处处受制于人,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华生肯定地说。  “再往深一点想呢?”马得其问道。  “难道‘模仿’错了吗?!”华生有点诧异。  “模仿不是错,对于市场后来者,模仿也往往是成本最少、风险最小的人市方法。但关键是你模仿的策略要对头。"马得其走到靠窗的一边,“德佳之败,败就败在有‘雄心’而无‘大略’!”  “模仿的策略?!这是个有意义的话题啊。"华生说道。  “来,我们系统地分析一下,看看德佳犯了哪些错。"马得其拿出一枝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写起来。  “模仿”中的策略性错误:  1.高估了市场的可复制性,缺乏对行业理性、系统的认识;  2.低估了领先者的市场地位,在渠道基础薄弱的晦况下,过早地正面进攻,且缺乏持续后劲;  3.产品差异化优势的缺乏和错误的定位,导致了品牌、产品对市场的拉力不足;  4.全面模仿导致了“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被动跟进策略,无暇顾及核心能力或其他区位优势、局部优势的打造;  5.忽视对对手的深入研究,只仿其“表”,不知其“里”。  “倒霉的德佳!”华生叹道。  “后来,在一些不同的场合,我和德佳的老总见过几次面,只不过那时的德佳,已经病人膏肓了。”马得其同样为德佳的人市惨败而惋惜。  “Jeff,当时你给了他一些什么建议呢?"华生问道。  “德佳犯的是模仿中策略性的错误,所以,在战术上的改进也只能‘救场’,而不能‘救命’。所以,我们给了他四条建议。”  “一、收缩产品线。爱生的产品是‘大而全’,德佳要做‘少而精’,放弃部分销量小、成本大、赢利少的产品。二、树立主推产品的特定优势。比如,目标客户为大中学生的中低端产品打“时尚和运动”牌,并从外观、功能上凸显它们。三、有选择的跟进策略。爱生作为领导品牌,适当的比照,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联想,比如在爱生的主要市场,加强德佳产品的卖场促销和社区展示力度,逐步强化德佳在这些城市的专业形象。四、开发新渠道业务。利用书店、电台、外语培训学校等相关渠道,开展联合促销等等。"  马得其一股脑说了很多。  “从德佳的例子看来,创新有风险,模仿也一样有风险啊。"华生听完马得其的话说。

媒体关注与评论

  总序  吴笑波  什么糕不能吃?  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题。答案是:糟糕。  可是,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糟糕却是你必须吃的第一道主食。  曾经有这样一个典故:某年,好莱坞一家大电影公司计划投入巨资建一座10万平方米的电影城,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个史无前例的宏伟方案,他们请来了美国当世最伟大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  第一次见面会上,电影公司总裁兴致勃勃地向奥格威演示了电影城的模型贺宏伟构想,然后他充满渴望地看着奥格威,希望能够从这位广告大师那里听到一个令人兴奋的推广灵感。  谁知奥格威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万一电影城的宣传失败,这1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还有没有别的用途?”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非常喜欢奥格威的思考方式:任何创业,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  美国管理薛家阿·德赫斯在《有生命的公司》一书中透露过一个秘密:在过去的20年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50年,而那些存活下来的幸运者中,至少有45%每10年会遭遇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阿·德赫斯说,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成熟,关键就看它在毁灭性打击——也就是“最糟糕情况”下的表现如何。  企业如此,职场人生亦如此。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踏上职业生涯的求职者,你当然渴望“一试中的”的快感,可是,你最想也最应该了解的,则是当你遇到一位态度傲慢的面世官时怎样对付。  如果你是一个面嫩手生的营销人员,你当然梦想“万众抢购”的狂热场面,可是,你最想也最应该知道的,则是当你的商品无人理睬的时候该从哪里入手解决。  如果你是一个升职不久的管理者,你当然希望自己的部下个个敬业人人卖命,可是你最想也最应该知道的,则是当你的下属们突然开“地下会”密谋把你锨下台时该怎么办。  这都是一些最糟糕的情况,在你的人生中,如果它们没有出现,是你走运,如果它们突然“现身”了,则是事态的必然。  你必须时刻准备着,迎接它们,直视它们,解决它们,然后,再准备迎接下一个更糟糕、难度更大的挑战。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你才可能发现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能发出多么炫目的光芒。  这也是“蓝狮子”创意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这些书并没有告诉你若干个轻松而愉快的“幸福方程式”,恰恰相反,它们给人们处理竞争世界中的疑难问题和应对灾难提供了启示。  “避免灾难的第一个办法是,清晰地发现什么是灾难。”美国励志训练大师卡内基的这句话是本丛书的起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