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铜鼓文化

蒋廷瑜 浙江人民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作者:

蒋廷瑜  

页数:

20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铜鼓是怎样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神仙创造的吗?这是每一个想了解铜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有关铜鼓来源的资料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它们的真正来历已无从稽考了。这种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买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铸造,于是人们对铜鼓的来历生化出许多离奇的传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铜鼓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在魅力,为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努力! 我们之所以选择《钢鼓文化》作为撰写对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铜鼓文化所具有的物殊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广西这一铜鼓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的地区,有机会接触、了解、研究铜鼓文化。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千古之谜:铜鼓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 历史记载 第二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第二章 巧夺天工:铜鼓的主要类型与铸造工艺 第一节 铜鼓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铜鼓的铸造工艺第三章 历史印痕:铜鼓文化的传播与分布 第一节 铜鼓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分布 第三节 使用铜鼓的族第四章 迷人魅力 第一节 铜鼓造型艺术 第二节 铜鼓纹饰艺术 第三节 铜鼓雕塑艺术 第四节 铜鼓音乐艺术 第五节 铜鼓舞蹈艺术第五章 娱神娱人:铜鼓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作为乐器的铜鼓 第二节 作为神器的铜鼓 第三节 作为重器的铜鼓第六章 两种生产:铜鼓文化的主要内涵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生殖崇拜 第二节 铜鼓文化与丰饶崇拜第七章 薪火相传: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人类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铜鼓文化的传承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铜鼓文化 PDF格式下载



《铜鼓文化》——深入挖掘内涵丰富的民族铜鼓文化

买这本书,本来只是想看看其中的一个章节,没想到翻阅之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因为这是一部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鼓文化的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好书。
通观全书,有三大优点可与书友分享:
一是内涵丰富。铜鼓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内涵本来就是十分丰富的。而作者通过长期的工作、生活、接触、了解、追踪、研究等,多角度地挖掘了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全书分七章,分别从铜鼓文化的起源、主要类型与铸造工艺、传播与分布、艺术特征、社会功能、主要内涵、保护与传承等七个方面,全面地讲述了铜鼓文化的历史、现状、艺术贡献和价值、文化内涵与传播分布等等,使读者对铜鼓文化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是论述详实。例如考古发掘和研究一节,首先介绍了1924年越南清化税务官巴若首次挖掘出古代铜鼓,继之又分别介绍了1934年、1964年的越南考古发现,之后介绍了自1952年以来中国的20多次考古发现,以详实的资料解决了铜鼓的地理分布、年代和起源等重大问题。“铜鼓的铸造工艺”一节不仅介绍了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为揭开铜鼓铸造工艺所付出的艰辛,而且介绍了铜鼓铸造的4个步骤12道工序。第一步:准备阶段,包括备料和整理场地两道工序。第二步:制范阶段,包括制模型、骨架、刮板、制内外范、制附件、刻花纹,干燥和烘烤鼓范等5道貌岸然工序。第三步:合范浇注阶段,包括合范、焙烧预热和浇注3道工序。第四步:修理和定音阶段,包括修理和定音两道工序,使读者对铜鼓的制作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是艺术感强。铜鼓艺术是雕塑的艺术、音乐的艺术、舞蹈的艺术。“一面铜鼓,敲击鼓面中心和鼓面边缘,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由这两个音构成简单的音程,再加上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并与其它乐器配合,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乐章,形成独特的铜鼓音乐。”通过作者对铜鼓音乐的介绍,读者仿佛聆听铜鼓的轰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敲铜鼓的地方,都必然伴随着翩翩的舞蹈。”在介绍广西东兰县壮族表演性铜鼓舞时,作者这样写道:“一边打鼓,一边舞蹈。这时的鼓点节奏平缓。皮鼓手舞一阵后,伴舞者上场,一人执雨帽起舞,一人扛竹梆敲打。自此时起,鼓励点越来越急,舞蹈越来越激烈。……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动作变幻快速而有力。有的甚至表演男女交媾的手势,动作灰谐风趣。……击鼓者、执雨帽者、扛竹梆者,一起圆场起舞,鼓声越敲越急,气氛越演越热烈,整个场面使人极度兴奋,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作者的介绍,使读者跟着舞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四是图文并茂。这部书的第四大优点是图片很多,几乎每页有图,使读者对铜鼓文化能够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虽然这本书用的是一般的纸张,但图片的处理却很好。“铜鼓的主要类型”一节,插入了21张比较精美的图片;“铜鼓雕塑艺术”一节中插入了34张图片,使读者对铜鼓雕塑艺术的细节有了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欣赏性。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丛书,我都喜欢。铜鼓的主要类型与铸造工艺, 类型,传播,分布,雕塑纹饰。认识与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将激励现代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妙哉。


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东西,铜鼓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中,来源于生活,本书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应大力表扬


铜鼓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标示。铜板印刷。


铜鼓文化之类的著作,讨论铸造技术的不少,但从纯粹文化学人类学视角深入阐释的很少,这怎能叫文化研究呢》


没来得及看,以前似乎还没见过,铜鼓无疑是物质的,是那些非物质的凝固体


对广西的铜鼓介绍很丰富,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总的来说很好很专业。但就是偏重广西,对云南铜鼓还不够深入。


有些铜鼓纹饰图片,是不错的资料!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一直从未停歇。推荐


五星评价,我最喜欢的铜鼓


了解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我们自己的文化骄傲。厚实的书本、超多的彩图、详尽的内容、丰富的知识,非常值得收藏的一套丛书。 乘这次活动期间,买的七七八八了,有几本可惜断货了,不过偶每天都在关注中:) 先抢了,慢慢看,加油!!


活动期间买的这套书,价格实惠,对于了解中国各地的文化历史很有帮助


了解民俗文化是很好的参考书


很喜欢这类的书,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到处旅游,了解一些民间的艺术,这个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贝的遗产,正好赶在限时抢的时候入手了一本,里面有好多精美的图片,实在是物超所值。


非遗书籍。看过电视介绍,这次买本纸质的,介绍的很详细


印刷不错,纸张非铜版纸,但效果还是可以的。内容一般了,编著者水平有限


这套书原价还是高,但这个价格买相当值!彩印不错纸张不错!内容也不错!很好的资料书!


都是我需要的书,质量不错


很长知识呀,虽然是胶版印刷,但是质量真好,也就是打折才舍得买。


打折买的,比较合算


不错,给朋友买的!!!我看看,不错!!!


很好,有不少图片。价格降到合适到时候可以买一本看看。


书还没有看,但书的质量还不错,我想,内容应该还行


里面介绍详细.插图生动.


这本书还可以,留着慢慢看


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插图也很精美。


打折为女儿囤货,可惜女儿暂时不喜欢看,只能囤着了。


发现文字有些许错漏,不过不影响大雅,总的来说书很好


这个商品不错,性价比高,很好看


做工精致,内容易懂


还没来的及看,不过我比较喜欢这类的书籍,我会用心仔细看的。


图文并茂,每页都有图片和文字配合,很好


还不错,还不错


图片和内容,印刷都很好


先收藏,有时间慢慢品读


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虽然书是旧的 但考虑到价钱还是不错的


作为入门级别的书籍,可以看看,深浅合适,图片很多,质量也不错。


彩版,学术性较强。


书是彩页,内容也很详细。喜欢的可以购买


值得入手,价格合适就收


物美价廉,受益匪浅


身为壮族人,想了解祖先的文化,于是在打折的时候买了这本书。内容很好,图片也棒。现在的人类做不出那么美丽的铜鼓了。


图文并茂,彩色的图片,很好,适合休闲时阅读。


非常喜欢这方面的书,正好打折,一次购买多本,有得看了


铜鼓是怎样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神仙创造的吗?这是每一个想了解铜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有关铜鼓来源的资料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它们的真正来历已无从稽考了。这种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买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铸造,于是人们对铜鼓的来历生化出许多离奇的传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铜鼓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在魅力,为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努力!我们之所以选择《钢鼓文化》作为撰写对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铜鼓文化所具有的物殊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广西这一铜鼓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的地区,有机会接触、了解、研究铜鼓文化。


近几年热热闹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原来的民间文化,至少绝大部分重合。
铜鼓,伴随着的是神秘。
蝙蝠兄写过《流水的方式》,里面就涉及到此物。
这次拿到,先翻翻,如果还不错的话就要送出手了。。。。


铜鼓对于南方少数民族不仅是一种乐器,而是权力的象征,古代西南夷地方,有一面铜鼓就可以号令百里,有鼓二三面,即可僭号称王,相当于上古中原王朝的重器大鼎。这本书就是对这样一个文物和它包含的文化、历史进行介绍的专著。与四川大学出版的《铜鼓考》和《铜鼓续考》搭配起来更加明晰。


铜鼓文化做一个普及性的了解,对研究这件乐器有帮助!


读过此书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铜鼓文化的历史。


每每看到有古人能做出来、今人反而做不出来的器物,一方面有些将信将疑,另一方面无比推崇先辈们的伟大智慧!看铜鼓文化同样如此。


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有彩图,适合做入门读物,开本是小16开。


和自己预期的不是很像,觉得讲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书,应该显得有厚重感。。。
但是书拿到手后,看着封皮,给人很浅薄的感觉,还没仔细品读,希望内容可以弥补第一印象的不足


关于铜鼓,基本全了.


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璀璨文化的科普类图书


图文并茂,娓娓道来,了解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源流


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本书


看电视坏眼,屯着慢慢看吧,便宜,现在都是快餐文化,内容都比较浅,做为了解,原价就不值了我觉得


对民俗文化之类的个人是比较喜欢的,当然这类书均需一个人的时候,并且是静静地才能读进去,但介绍得还是比较详细的。


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


非遗系列丛书。


趁着便宜 ,这个系列的书抢了很多,虽然纸质不是很好,但是在这种纸上印成这样,印刷还是不错的,内容也很丰富,哪怕不看字,只是从头到尾看一遍图,也觉得很有意思


随兴而买的,还没看。


清仓的时候买的,还挺不错的


特别适合做学术的人看,加个很便宜


只是有些地区的东西太过于小众,看个人的兴趣吧


这套书都不错的,虽然版本老了点,但内容还是比较吸引我的


这本书还没仔细看,也就大概翻翻简介,一般吧


这个价格还行*


比较感兴趣


图片是彩色的,印刷比较好,就是内容稍微学术了点


印刷纸张都很好,打折价格也便宜


不错, 更可以当手册查用.


内容还行,通过阅读可以对铜鼓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铜鼓文化,是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区域文化之一特点


图片很多,很直观地了解铜鼓及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应该了解一下


对得起这个价格,内容很详细,推荐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购买


做特价买的,看一下还行。


准备作主题设计时做资料查阅的


特价买的,虽然价格不错,书也不错,就是很久很旧的书,有的还脱页了!!


书很具有可读性,但这本书一样的内容,一样的作者,怎么能在两个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呢


很好的基础了解读物


一般化的书


有兴趣的可以一看,图文并茂。


还没仔细看,翻了一下。纸张,印刷还可以!


当常识看嘛


类似教科书,得慢慢的看,其中涉及的一些内容还是不错的。。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先屯着,以后慢慢看


也许是不懂历史的缘故


感觉一般,没有多大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随便翻着看看,性价比不是很高


很喜欢这些书籍,给了我不同的视野和角度看这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