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尔的高度

胡泳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胡泳  

页数:

23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无生,堪称“中国企业界的杰克·韦尔奇”。20余年来他领导下的海尔以不懈实践,撰写了一部中国式的管理教科书,奉献了独一无二的、以张瑞敏为核心、以创新为基石的海尔管理模式,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典范,也成为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学习样本。 知名学者胡泳,作为海尔研究权威专家,在这本最新力作中,客观记录了作为本土化管理的先行者——海尔如何展开一场可能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内涵最深的企业再造运动,全面总结了海尔对企业全球化、产权改制、治疗“大企业病”等诸多难题的探索,分析探讨了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面对企业化挑战这个新高度的变革路径,独家披露了张瑞敏“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出道路”的前瞻思索和曲折心路,并详尽解读了外界对海尔和张瑞敏众多非议背后的是非曲直。海尔的宝贵经验将超越海尔,为所有奋进中的中国企业所重视和借鉴。

作者简介

胡泳,《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知名记者和畅销书作家。
历任《中国日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互联网刊》编委会主席、《环球管理》总编辑、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主编、《对话》总策划、《赢在中国》总编辑、《我们》总策划。

书籍目录

自序 海尔挑战新“高度” 一、海尔的起源 二、人间正道 自然得之 三、“既济”与“未济” 四、在任何时代,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五、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第一章 管理之要,难乎于度 一、“物码”和“人码” 二、市场主义 三、“人单合一” 四、信息化革命 五、人的再造第二章 胜败之法,潜乎于道 一、到对手家的草坪上竞争 二、在全世界整合资源 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第三章 改制之术,藏乎于机 一、海尔是不是国有企业? 二、海尔要不要改制? 三、人力资本应不应该承认?第四章 运筹之妙,存乎于心 一、“大企业病”的疗法 二、如何不凭控制而达到控制 三、可怕的是没有奋斗精神 四、“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

章节摘录

  与华为、联想一样,历经20多年的发展,海尔已经发展到具有国际化大公司的规模,但是却一直没有实现与这一规模相匹配的国际化大公司的业务架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和相应流程。海尔集团到了一个新的发展临界点,张瑞敏承认,原来自己摸索的再造之路走“弯”了。  2006年,张瑞敏在一次内部干部座谈会上说:“海尔现在进入到一种高原期,从高度上来看挺高的,但就我们自己来讲,现在到达的高原地段可能只有4000米、5000米,而要攀登的珠峰顶却是8000米,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没有上到这个高度的人,呼吸还是蛮顺畅的,但我们现在呼吸很困难,因为压力太大了。”  2007年,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2006年为1080亿元。即使如此,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已经比急速扩张时期明显放慢。  四、在任何时代,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张瑞敏感受到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原来的发展模式不管用了。过去20多年海尔发展很快,与别的企业比较起来,优势可以归纳为两条:机遇加速度。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无不得势于中国大的发展机遇,海尔也不例外。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海尔生产的电冰箱要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空调刚刚上马的时侯,连续3年每年都赚10亿元以上的利润。杨绵绵把这种利润命名为“机遇利润”。正好市场上空缺,一下子去干了,就抓住了机遇,就有了利润。  用张瑞敏的话说,改革开放初期,“台风来了猪都会飞”,机遇促成了许多企业大跃进,海尔当时也不过是一只会飞的猪。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这种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机遇逐渐消失的同时,海尔一直引以为傲的“海尔速度”也遇到了挑战。张瑞敏把这种挑战形象地描述为“打飞靶”——既要快又要准,不光要速度还要准确度,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需要有超前性,有提前量,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生命力。  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变幻莫测。旧有的商业常识,包括顾客、市场、竞争等因素,都不再具有固定的意义。例如,从市场角度讲,你已不可能在全世界找到一块不是国际市场的市场。  ……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本系统反映中国本土企业先行者海尔管理革命最新成果的作品,全面客观记录海尔对全球化路径、信息化再造、产权改制、治疗“大企业病”等诸多难题的探求,独家披露张瑞敏“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出道路”的真实心声,首次详尽解读外界对海尔和张瑞敏的众多非议背后的是非曲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尔的高度 PDF格式下载



胡教授对海尔非常了解


内容系统,文笔流畅,很傎一读。


内容挺深的,不太好理解。


想要涨涨知识就买了,还没看


学会真谛很难,但不白看


像海尔、华为、联想、蒙牛这样的企业,无论从规模上、发展速度上,可以说在中国企业里都是十亿里挑一的。
中国企业可以按照其市场占有类型分为“三打”:日子最好过、最自在的其实是垄断性的国企,比如说通信行业的移动,石化行业的中石化,电网集团,四大国有银行,按盈利水平来看,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加起来也不是个儿;日子最实在、也最艰难的,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海尔所在的家电业,华为所在的通讯设备行业,两项的计算机业,蒙牛的乳业,但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脸面,无疑是要靠这些企业来撑的,这些企业里最有可能产生中国的三星、松下,甚至中国的通用、微软;其他的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企业最风光,但能参与世界竞争的暂时还没有。如果中国没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和行业,说什么和谐社会、大国崛起,那真是关起门来打老婆——自吹自擂。中国企业的两面是什么?一个是市场竞争面;一个是政府关系面。在中国,政府关系的厉害,小老百姓都知道,何况作为企业的大户人家。政府要扶持什么行业或企业,一定不能成,这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经证明官督商办必败;政府要整垮一个企业或行业,却一定能办到,并且说到做到,能不惧乎?
对于本书,作者提供了评价企业的另一个维度,在市场的三打和政商关系的两面之外,谈到了企业的高度。正如书中所讲,做大、做强之外的另一维,是做久。从做大论,海尔可以说是中国家电业的巨头,几乎占有垄断地位,不亚于垄断性国企;从做强论,海尔达到的水平,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新贵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一般的企业所难望项背的。我们好意思腆着脸说,欧美靠殖民地发的战争财,才崛的起,但我们不好意思说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发的战争财崛的起吧。我们还意思腆着脸说,咱一穷二白,起点低,你有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穷吗?我们好意思腆着脸说,咱们国情不同,你的国情比南非刚独立时还差吗?但我们好意思一年公款吃喝一个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我们好意思一年公车消费公费旅游掉一艘航空母舰,说实话,拿来修颐和园都比这强,我们明明是穷国,却好意思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老实说,这跟葡萄和西班那两颗牙当年王室的穷奢极侈有啥本质区别?不这样对比,你不会觉着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的可贵,海尔这样企业精神的可歌!
海尔不断超越自己,否定自己,要不断的达到企业经营的新高度,太难啦!无论是市场链、人单合一,还是信息化革命、人的再造,外国专家都说了狠话,你要能做到,你肯定是世界第一!但张瑞敏说,今天世界全球化浪潮袭来,所有市场都将是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市场,不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只有死路一条!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受外资的招安,今天好多企业都是这样干活着准备这样干的。同志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永远被压制在市场价值链的最底层,人家吃肉,你喝汤,人家喝汤,你只能舔舔盘子。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的人口只能维持现在这样刨去衣食行、房租水电之外所剩无几的艰难生存。你不要以为这与你是无关的。财主、权主可能还有汤喝、有盘子舔,你可能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啦!当世界工厂变成21世纪的奥斯维辛时,你要知道你想有多惨你就能有多惨,不带打折的,绝对满足随你心意!读读这本书,尽管你可能对企业管理不感兴趣,但你应该看看中国领军企业领军人物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研判和所作出的应对之策,令人感动,也令人震惊!你还在对你的中产阶级美梦流哈喇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洋洋自得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


海尔的发展,是一部企业越来越高的历史,是一部企业不断探索的历史。市场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新,目前的海尔也在考证之中,成功了,海尔将更上一层楼;失败了,海尔也将元气大伤“海尔的高度”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大而且新,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此外,作者深谙张瑞敏喜爱道德经,因此,本书各章的大标题都采用了类似的处理,也可算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吧,此外,本书还摘录了张瑞敏近几年的一些重要场合的演讲,更增添了本书的权威性反过来讲,想在一本书内讲清海尔的最新发展或者最新挑战,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面面俱到的结果可能是面面不到。此外,本书如果能结合一些海尔最近正在实行的咨询项目,比如让咨询顾问从侧面的角度来谈谈海尔的挑战和发展,也许角度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这样比作者一个人的观察可能更具说服力


一直关注海尔。可能是因为张瑞敏的个人的魅力。《海尔高度》这本书又一次展示了张瑞敏在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与众不同。读了很有启发。


前半部分极好,但后面就是宣传文字了。我早就知道胡泳是知名学者,鉴于他已经写过好几本海尔和张瑞敏的书,本书内容可以减半。前半部分:5分;后半部分:3分。


无论如何,这个人都是很厉害的


不过后面第三章写得较弱,败笔!


  这是一个关于路的传奇,一段开拓者的历史,一个不朽的神话。
  在我们的父辈都还是孩提时候,他们就听过一个号召,中国要在多少多少年内赶英超美,而赶上的标准,就是钢铁产量。于是,一国之内,一时之间,全民奋起炼钢,连小孩也成天满地找寻,拾捡铁钉铁片,扔到小高炉里焚烧。但没过多久,座座高炉便废弃,只换得满地枯草堆积,憔悴损。
  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以悲剧性的努力来追赶工业革命,其结果,自不待言语。当年的孩童们可能都不知道,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是英国的六倍了。可惜,这一指标已不再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借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国内企业纷纷借资上马。这三十年是属于中国的三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崛起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品制造国家,全球各地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从此点来看,中国企业可以说是成功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产业。
  但是,“让你达到今天位置的东西和方法,很少可能是令你继续达到明天位置的东西和方法。”过去的成功,也有可能反而成为未来发展的羁绊。
  中小型企业国内已经太多太多,但与国外的大企业相比,完全不具备竞争力,甚至于经不起人家一次冲锋。我们需要的是“创造”,而不是单纯“制造”;我们需要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不尽然是替人做嫁衣;我们需要的是世界级的大企业,而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革故鼎新是一项永远无法停歇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这个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本就是浅显之理,但关键的是谁是这“走的人”里的先行者,在一片荆棘中开拓道路,其艰辛困苦非大勇大智慧者不足以担当。
  幸而,中国还有张瑞敏,还有海尔。二十余年来,在张瑞敏领导下的海尔,经过不懈的努力,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以创新为基点的海尔管理模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典范。
  继《海尔中国造》、《张瑞敏如是说》之后,《海尔的高度》成为著名学者胡泳博士又一书写海尔企业文化的最新力作。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反映中国本土企业先行者海尔管理革命最新成果的作品,客观记录了海尔集团如何展开一场可能是中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内涵最深的企业再造运动,全面总结回顾了海尔对企业全球化、产权改制、治疗“大企业病”等诸多难题的探求,分析探讨了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面对全球化挑战这个新高度的变革路径,独家披露了张瑞敏“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出道路”的前瞻思索和曲折心路,并详尽解读了外界对海尔和张瑞敏众多非议背后的是非曲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的,求人以鱼,不若求人以渔。海尔的宝贵经验,其品牌战略、管理模式,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无异于一盏明灯,足以给大部分还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企业指出一条前进明路。而再需要摆脱单纯模仿,如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则将会是一条还很漫长的征途。
  制造终而非出路,创造旋始为王道。
  
  
  胡泳:《海尔的高度》,35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