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滨下武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0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滨下武志  

页数:

1083  

译者:

高淑娟,孙彬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个系列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内容概要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先生积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与以往西方学者把“欧洲的近代”作为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的观点不同,作者提出应该从各个地域自身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其历史本来的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对“清朝之衰退”也持异议,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经济状况,既将外国事物有机地纳入自身逻辑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与亚洲地域内部密切关联,是充满“活力”的。在本书中,作者从中国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研究入手,通过清末财政与海关、赫德与中国海关、海关与贸易统计和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等问题,对中国地方经济与中央财政的结合与分离、地域经济自律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了深入研究,并尝试把这一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时代来把握,通过国内外同时代人的观察、论点和记录来提示其整体面貌。作者对中国近代经济史发展脉络的研究角度、资料采用的丰富程度,以及从时代整体进行把握的视角与方法,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滨下武志 译者:高淑娟 孙彬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凡例 序——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第一章 清末财政与海关 第一节 清末之时代 一 时代的目录学 二 中外交涉论 三 海防自强论 四西洋、日本对于清末的认识 第二节 清末财政论 一 财政运营 二 中央与地方——关税、厘金、币制 第三节 海关与清末财政 一 经费增大与海关税收 二 借款政策与清末财政 三 财政整理与海关税 第二章 马士与中国海关 第一节 马士与中国 一 与中国的关系 二 轮船招商局时期(1886年4月-1887年8月) 三 淡水税关时期(1892年5月-1895年6月) 四 龙州、北海、岳州时期(1896年6月-1900年3月) 第二节 马士与上海统计局 一 上海时代(1903-1907年) 二 海关贸易报告与H.B.马士 第三节 马士与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一 国际收支表与华侨汇款 二 围绕国际收支的论议 第四节 马士的贸易报告——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的关系 一 借款返还与金融市场 二 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 补论 中国海关时代以后的马士 第三章 海关与贸易统计 第一节 海关的设立与运营 一 海关的位置 二 围绕海关设立的诸问题 第二节 海关统计与统计方法的变迁 一 统计方法 二 统计项目的变迁 三 与统计相关联的项目 第三节 亚洲区域内贸易与中国 一 朝贡、帆船贸易 二 厦门贸易网 第四节 香港与新加坡 一 作为转口港的香港、新加坡 二 香港、新加坡与移民问题 第四章 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 第一节 亚洲内部市场与中国 一 近代亚洲区域内贸易 二 进出口额停滞与国内条件 第二节 海关和常关——地域市场和地域间关系 一 常关和海关 第三节 常关、海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一 厦门常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二 海关银号与海关两 第四节 海关与地域市场 一 税则改订与内地贸易 二 通商口岸与镇江贸易 结论——厘金、地域市场、金融网络圈 附:一地图 二中国海关史资料 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海关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它是作为功能性的东西被接受,而不是作为统治制度来考虑的,并且被纳入了清朝的官僚制度之中。从这一点出发,就不能从以往人们将其看作“洋人的朝廷”和“外国人的管理”的方面来强调海关,而应该从中国与西洋相异的统治原理发生碰撞之际会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这一点出发来研究海关,我们就有可能得出与以往不同的见解。总之,可以说,与仪礼制度相对的职能制度,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史上的税制和关税问题,历来被认为具有外部性或以强制性征税的特征。因此,其制度自身的整合性和完全性始终是问题所在。在此,我们却认为也有必要从把关税作为商业秩序等民间秩序的反映这一方面来把握关税的机能。另一方面,以往的制度史研究,首先是以制度结构为中心,并不是把其来源作为问题,因而将制度与构造的研究相混淆了。所以,在把握制度运用和制度机能的时候,应该从实质上对制度加以确认,应该探讨其“制度化”的状态,即采取从制度本来意义上考察制度的研究方向。然而,实际上恰好相反,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充分考虑“运用的理念”——这一制度之所以成其为制度的特质。4.在这个意义上,海关被纳入清朝政府财政制度,并成了其中的一环,是作为财源而被重视的制度。只要其财源尚存于清朝国库,至于海关负责人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可以说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因而海关被定位于两者之间,并赋予其作为两者媒介的功能,维持着清朝内部的均衡关系。

后记

日本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翻译工作,历时三年多终于交稿了。本书翻译工作由高淑娟(第一、二、三章)和孙彬(第四章)完成。最后由高淑娟统校。另有研究生王成伟负责书中英文资料的翻译和中文史料部分的校订工作,并请冯斌编审对全书作了统编。囿于译者学识水平,其中疏漏恐怕不少,敬请专家学者、读者朋友予以批评指正。本书由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李伯重教授推荐,在丛书主编刘东教授的反复督促下得以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PDF格式下载



研究近代经济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买日本学者的书,主要是看重其扎实的研究,可谓日后的研究所用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细读和模仿


好书啊,当当买书真是没的说,失手的时候很少,品相不错,正版货。


很好,图书质量很好。从中能看到外国专家治学的严谨。不是专业人士不建议购买。


但是数字有点多,感觉很难坚持读毕


亲,书到的时候包的严严实实,我以为这次当当这么让人感动,把包裹打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本书的封皮已经皱到不行,外面居然还包了一层塑料薄膜,我觉得是不是明知道封面已经皱了还估计发来的...所谓的钻石vip什么的也就是这样的对待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