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

王才勇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才勇  

页数:

2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凭借西方现有的相关资料,力图阐释印象派所受之东亚影响的具体所在,进而例释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运动间的内在关联。全书分为理论篇和画家篇两篇,理论篇介绍了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的关联、印象派兴起时代的美术语境、印象派形式语汇中的东亚印痕等;画家篇,介绍了惠斯勒、马奈、德加、梵高、劳特累克等著名画家。

书籍目录

引言理论篇 东亚美术西渐小史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的关联 印象派兴起时代的美术语境 东亚美术对印象派的启示意义 印象派形式语汇中的东亚印痕画家篇 惠斯勒 马奈 莫奈 德加 卡萨特 塞尚 梵高 高更 劳特累克结语附录 美术现代性的源起及对东亚传统美术的再认识

章节摘录

插图:“这种暗示在马奈此前作于1864年的《查哈利?阿斯特茹科肖像》(图14)中通过放在桌上那本黑封面的来自或有关东亚的书籍也得到了体现。当时法国画坛不少画家就是通过研读来自东亚或有关东亚文化的书籍、画册去寻找创新灵感的。还有,作于1873—1874年间的《尼娜·德·卡里阿斯肖像》(图15)中,墙上挂着的扇子上明显地画有日本木刻版画的图案。1873年在巴黎沙龙展展出的《休息》一画中,画中马奈的画友及弟媳蓓特·莫理梭放松地坐在马奈画室的沙发上,她身后的墙上就挂着来自日本的三联画。除了马奈本人在其作品中对自己所受东亚影响作了直接而明确的暗示外,其实,这种影响在他那里还更深刻地见之于对东亚美术画法的创造性运用,正是这种运用使马奈以全新的画风成了西方现代美术运动的开启者。本来,东亚美术有其自成一体的画风,而且与欧洲传统画法截然不同。马奈的创造性运用主要见之于他并没有整个地沿袭东方的画法,而是将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方面与欧洲传统画法中的特定方面结合在了一起。就他此间所接受和发挥的东方画法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景深感的剔除;2.光源的消失;3.简约化;4.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推重。在马奈的具体创作中,这些源自东方的画法是交错使用的,而且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为理解上的清晰起见,不妨分别论之。1.对景深感的剔除。较之欧洲古典绘画,东亚美术突出地以没有景深感的二维空间构图显出特征。在马奈的许多作品中,基于传统三维透视的景深感被刻意地剔除了。此前所述的《爱弥尔·左拉肖像》和《查哈利·阿斯特茹科肖像》便是明显的两例。


编辑推荐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是王才勇编著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印象派与东亚美术 PDF格式下载



书 今天刚到 大至翻看了一下。很详细的介绍了印象派与东亚美术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是很专业的书,稍有些枯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