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富裕社会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1908年10月15日,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KennethGalbraith)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一个小镇的农场,1930年获安大略农学院学士学位,1933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加尔布雷思在哈佛任教数十年,担任沃伯格讲座经济学教授,1975年荣誉退休。他还担任过国防顾问委员会的经济学顾问、美国价格管理局副局长、民主党顾问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财富》杂志的编委、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办公室主任,担任过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政府顾问,1961-1963年任美国驻印度大使,1972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84-1987年任美国艺术和文学院主席,他还是成功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慷慨的公益捐赠人。他经历了多种多样的人生,尝试过多种多样的角色,在主流和边缘之间从容游走,“时而在哈佛大学的讲坛上扮演着经济学家的角色,时而在大众传媒和电视上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一会儿是一个狂热的民主党总统竞选顾问,一会儿又是一个周旋于各国之间的外交家。

内容概要

  前几版通篇都在明确表述对通货膨胀的担心。通货膨胀一直对社会基本福利构成威胁。要么出现通货膨胀,要么是大量失业。现在情况已经变得不再这么泾渭分明。当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和价格的交互作用。管理者和工会进行谈判,工资提高了,部分原因是过去价格提高所致,接着价格出现了补偿性上升,而价格提高又产生了增加工资的新要求。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出现了工资和价格的螺旋式上升运动。货币和财政政策只有在能够控制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支出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会减少产出,增加失业,最终限制工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这种解决方案明显要比问题本身更糟糕。  在本书中,加尔布雷思以“富足社会”与“传统智慧”扩展了经济学的语言,指出了现代富足社会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标准间的资金与行动分配不均,以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加尔布雷思提出“富于经济”的经典著作——最近被纽约图书馆列入世纪丛书之一——已经用诸于“富裕社会”、“传统智慧”等词语丰富了人类语言。此前它早已被视为一本“杰作”。带着惯有清晰、雄辩和幽默,加尔布雷思剖析了当今世界所谓的经济安全的核心,而且道破了关于经济不平等的个人风险和社会自满的奥秘。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译者:赵勇 周定瑛 舒小昀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哈佛大学保罗·M·沃伯格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40年间著书30部,其中包括《美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和《1929年大崩溃》(The Great Crash 1929)。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40周年版导言第一章 富裕社会第二章 传统智慧的概念第三章 经济学与绝望的传统第四章 不确定的保障第五章 美国心态第六章 马克思的衣钵第七章 贫富不均第八章 经济安全第九章 生产的全能地位第十章 消费需求之必然第十一章 依赖效果第十二章 产品的既得利益第十三章 账单收款员出现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第十五章 货币想像第十六章 生产和价格稳定第十七章 社会平衡问题第十八章 投资平衡第十九章 过渡期第二十章 生产与安全的分离第二十一章 平衡的恢复第二十二章 贫穷的地位第二十三章 劳动、闲暇与新兴阶层第二十四章 论安全与生存后记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富裕社会财富并不是一无是处,反之亦然,虽然这种说法从来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穷人总是对自己的问题和解决之道有明确的看法:他没有足够的财富,还需要更多的财富。富人可能假设或臆想更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并不是很清楚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更重要的是,除非他学会如何运用财富来生活,否则会把财富用去走邪路,或者使自己变得极其愚蠢,这会成为显而易见的趋向。国家和个人一样,也是如此。福利国家的历史非常短暂,人类几乎在全部历史时期都非常贫穷。例外的情况只是最近在欧洲人生活的小块地区上生存了几代人的这段时间,这对人类生存的全部时期来说几乎无足轻重。如今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富大贵时期,人们也认为将来会是如此,美国更是如此。 世界上幸运地区的人用这些理念来解释他们的生存,并在某种程度上用它们来指导他们的行为,但它们并不是形成于财富世界。这些理念产生于这种世界:贫穷是人们的正常命运,除此之外的任何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都令人无法想像。

媒体关注与评论

至今健在的最有才华的作家……他搅乱了左翼与右翼的阵营。  ——《波士顿环球报》


编辑推荐

《富裕社会》:加尔布雷思提出“富裕经济”的经典著作——最近被纽约图书馆列入世纪丛书之一——已经用诸如“富裕社会”、“传统智慧”等词语丰富了人类语言。此前它早已被视为一本?杰作”(《圣路易斯快报》)——并且是一本“值得所有善于思考的人认真阅读的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带着惯有的清晰、雄辩和幽默,加尔布雷思剖析了当今世界所谓的经济安全的核心,而且道破了关于经济不平等的个人风险和社会自满的奥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富裕社会 PDF格式下载



我们是否生活越来越富裕?看起来是这样,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富,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富裕离我们越来越近。乃至于“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这样的歌曲,都曾在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便进入一片“经济增长”的比拼中,这其中虽然有快有慢,但我们正进入(或已经进入)富裕社会的心态,正弥漫在不少国家的国民心中。不过在《富裕社会》一书的作者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眼中,我们所处的这个“富裕社会”却不那么稳固。因为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内,人们都在与“冰冷、饥饿和疾病”做斗争,人类几乎在所有历史时期都显得非常贫困。而所谓的富裕生活,仅仅在近百年才慢慢显露于我们这个世界,何况贫困远没有离开所有人。这些微的富裕,与人类生存的整个时期来比较,似乎显得是那么无足轻重。《富裕社会》并不是一本新书,它的第一版早在50年前就已写就,而其作者美国自由派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也于2006年去世,不过就是这样应该拥有泛黄书页的“老书”,却在今日的中国乃至世界,具有这鲜明的“时代色彩”。加尔布雷思笔下的“富裕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具有消灭贫困和流离失所的力量,只不过为了避免打击那些创造了大量财富阶层的发展动力,这样一个“富裕社会”漠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性。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全家人开着内饰桃木、装有空调、...使用动力转向和拥有机动刹车功能的汽车出游,穿过路面不平、垃圾横飞、房屋破败、广告牌东拉西扯、电线横七竖八架在空中的城市,到达充斥商业艺术的乡村。他们拿出便携式冰箱里包装精美的食物,在被污染的河边野餐,然后在不符合公共卫生和道德的停车场里过夜。他们置身于腐烂垃圾的恶臭中,躺在尼龙帐篷下的充气床上,睡前可能会反思自己的幸福为何有如此的反差。”——正如加尔布雷思的预测一样,这段话成为《富裕社会》一书中被引用最多的话之一,因为即使过去50年,这样的情景还每天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加尔布雷思给这样的富裕社会了一个矛盾的“私人富足和公共污秽”。这正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当人们注重私人富裕的同时,却忽视了公共富裕,或者是所有人的“富裕”。在追求GDP增长、私人财富膨胀、追求财富成为许多人人生态度的年代,教育、环境、交通等公共福利被关注的程度却越来越少。然而每一个富裕的人拥有更高的话语权,构成了整个富裕社会的假象。于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正来到我们的面前。人们忽视身边的贫穷与罪恶,却听信广告宣传,去无休止地选择自己本不需要的产品,过多的消费品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个样子,贫困已经离我们远去,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拥有昂贵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但学校却破败不堪;我们拥有清洁的私人住房,但街道却肮脏混论。”在本书的40周年版导言中,加尔布雷思仍然忧虑,时至进入,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国,还在为推行全民医改而踌躇不前。书中作者质疑的问题,50年后仍在继续,乃至正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 阅读更多 ›


好书一本啊,加尔布雷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问题说明了出来,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写作上肯定是有两下子的


帮朋友买的,没看到书啥样子


翻译的不怎么好,观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冲击力。


通俗易懂是我最大的感受,当然,从中也长了不少见识。不过,有点缺陷的是,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工作态度还不够严谨,有不少别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