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心灵与时间
2010-9
江苏人民
张荣
387
无
“985工程”是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大举措,其二期工程在全国若干所重点大学创建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创新基地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某些重大课题进行一些开创性的研究。这次在南京大学建立的“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是以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为依托,整合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系等相关院、系的有关研究力量组建起来的财政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基地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历史上特别是现当代各种宗教与文化普遍联系与深刻互动、各种宗教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在现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作为重点课题。 “宗教文化大系”是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创新基地的系列研究成果集成。这些研究成果,既有试图从理论层面较深入提示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内在关系的“宗教文化专论”一辑五册:《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宗教与政治》、《宗教与伦理》、《宗教与文学》;又有着力于对世界五大宗教与五大文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进行相对宏观探讨的“宗教文化概论”一辑五册:《佛教与中国文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化》、《印度教与印度文化》、《犹太教与犹太文化》。 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是创新某地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宗教文化大系”所推出的“东方宗教与哲学”的五部专著,对中国、印度和日本古代宗教与哲学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它们分别是:《儒释道三教关系》、《东亚道家与道教》、《印度宗教哲学》、《批判佛教的批判》。 利用南京大学宗教研究力量的资源优势,研究中心组织了早已把研究触角伸及宗教领域的八位南京大学教授,就他们各自学科、专业中的宗教问题,进行发掘性的专题性研究,作为成果,则是八部颇具特色和深度的研究专著:《宗教生命文化的哲学内蕴》、《佛教本土化研究》、《基督教哲学的源与流》、《圣经与西方审美文化研究》、《犹太教教义研究》、《什么是理性的宗教》、《宗教与逻辑》、《逻辑与宗教社会学》、《佛教逻辑发展史》。
自由与时间,这是理解奥古斯丁哲学的两大契机。本书围绕《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这两个文本,以心灵转向为主题,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自由之思与时间之问。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神正论,特别是讨论了恶的起源、人的自由和上帝的正义这些问题。在奥古斯丁那里,意志的自由决断不啻是罪恶的本源,而且也是人正当生活(生存)之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是心灵转向的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对于人的存在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本源地位。 下篇是对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全面考察,不仅考察了奥古斯丁对时间之存在(是)与时间之本质(是什么)的追问,而且考察了他关于时间存在的方式(怎样是)的追问。他关于“时间是心灵的伸展”这一回答,不仅使心灵之思和心灵之在合二为一,而且使他的时间之问走在存在论的途中。最后一章考察了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现象学效应。
张荣,甘肃天水人,先后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世纪哲学和德国哲学研究。曾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访问进修一年。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多项。获得省级社科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
上篇 心灵转向及其根据 ——《论自由决断》中的神证论与心灵转向问题 第一章 概念与任务 第一节 liberum arbitrium概念释义 第二节 《论自由决断》的直接任务 第三节 对摩尼教的反驳 第四节 意志的自由与上帝的恩典 第二章 恶及其根源 第一节 恶行及其实质 一 恶行通论 二 永恒法与世俗法 第二节 善良意志与智慧 一 意志与理性 二 智慧与善良意志 第三节 再论恶行及其缘由 一 再论恶行 二 恶行的缘由 第三章 自由决断与上帝证明 第一节 原罪论的哲学分析 一 上帝证明的原因 二 “谎言”的实质是原罪 三 罪起源于意志的自由决断 四 心灵的尊严 第二节 上帝证明的准备与核心 一 信仰寻求理解 二 心灵的蒙蔽及其后果 三 灵魂的真正目标 第三节 意志的根据 一 自由意志的优先性 二 自由在于对真理的服从 三 一切实体都来自上帝 四 意志之前无存在 第四节 意志的尊严 一 意志之被给予性 二 捍卫正义的自由意志 三 追求共同善的意志 第四章 上帝证明的必要性及后果 第一节 证明的必要性 一 傲慢是恶 二 恶意的实质 三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差异 第二节 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决断 一 问题的意义 二 上帝的预知和人的自由 三 上帝证明的必然后果 第五章 上帝证明与心灵转向 第一节 概论 一 讨论的基础、目标与方法 二 上帝证明的紧迫性 三 上帝证明的次序、问题及视域 第二节 内在证明与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一 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二 人类理解之路 第三节 超验证明与心灵转向的目标 一 上帝和理性的绝对差异 二 数目与智慧的真理性 三 有真理 结语 两个相关问题的回答 附论 奥古斯丁自由观的近代效应——莱布尼茨理性视域中的“神义论”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上帝证明 一 莱布尼茨对本体论证明的改造 二 莱布尼茨的后天证明 三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证明 四 康德对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第二节 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 一 上帝的形象 二 上帝的预知与预定 三 上帝的预知、预定与自由并不矛盾 四 犯罪后的人仍有自由 第三节 自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一 上帝允许恶事存在 二 恶的三重划分 三 恶是善的缺乏 四 罪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理性与信仰的融合 一 理性的神圣使命 二 理性与信仰的和谐 三 康德批判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下篇 心灵伸展与时问的本质 ——《忏悔录》卷11中时间追问的现象学意蕴 第一章 时间问题 第一节 奥古斯丁的时间追问 第二节 希腊的自然时间领会 第三节 中世纪的时间领会 第四节 《忏悔录》卷11结构简介 第二章 永恒与时间 第一节 心灵向永恒的开放 一 时间-永恒模式 二 “元始”概念 第二节 世界与时间 一 上帝的创世及其方式 二 元始、道与智慧 第三节 对摩尼教诰难的反驳 一 “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做什么?” 二 对这一诘难的反驳 三 “永恒”的现代化解读 第三章 时间的存在 第一节 时间存在的哲学检视 一 第一个哲学检视 二 第二个哲学检视 第二节 时间的滞留与时间的存在 一 时间的感知、比较和度量与现在的存在 二 记忆和期待与过去和未来的存在 第三节 过去与未来的存在方式 一 从“隐秘处所”到“哪里” 二 记忆与过去的当下化 三 期待与将来的当下化 四 对时间存在问题考察的反思 第四章 时间的本质 第一节 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一 困境之一:现在时间的度量和时间无伸展性假相 二 困境之二:时间伸展的日常领会和哲学领会的悖论 三 出路:时间不是任何物体的运动 第二节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一 重提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知道还是不知道 二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三 返回自我伸展的心灵之时间滞留 四 时间度量之谜及其解答 第三节 本源的时间滞留与心灵伸展的限度 一 作为本源滞留的注意、期待和记忆 二 心灵伸展的限度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现象学效应 第一节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 一 时间对象的构成 二 原印象和滞留 三 次级记忆、感知和次级期待的时间性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 一 心灵的伸展是此在绽出-视域的时间性 二 担忧的世界时间和流俗的现在时间 第三节 从现象学视域看奥古斯丁的时问追问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为了彻底根除故意把罪恶归于上帝这种做法,一方面奥古斯丁使人们注意如下事实:所有灵魂的运动都必须置于理性的统治之下,以便使归咎于上帝这种做法成为枉然,更确切地说,以便不要归咎于上帝而是归咎于自己的人格,这种人格不愿意让被给予自己的心灵(mens)本身统治自己。简言之,奥古斯丁提请人们注意:意志应该是善良意志。为了继续消除对上帝的终极指责,即兜底指责:上帝似乎和他的所是不同,——甚至是恶的——或者说到底,他并不存在;另一方面,奥古斯丁指出,明白这种最危险的错误是必要的,即对造物主的错误信念这一错误。对上帝的错误意见,或者说,人们对上帝的想象应该放弃。唯独三一是上帝,即他的实体,因为对他的任何其他想法(更别提完全否认他的存在这一事实)都是错误的意见,是“最有害的错误”。根据这一证明,上帝就是至善。 为了帮助这种失去理智的盲目思想走出其恶意,克服将罪恶归咎于上帝这种做法的种种道路,奥古斯丁指出,认识所有寻求和找到的目标并且尽一切力量通过自己的意志致力于这一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至上者,是一个超越于所有想象至上的目标——因为它是如上所述的绝对的他者。 在这方面的所有努力必须针对在未来有待期待的东西(未来的希望)。因此,一切学习都一定会发生。他指出,关于过去所犯的错误并不像关于在未来应该实现的目标的错误那么严重。例如,对于一个乘船驶往罗马的人而言,关于在哪启航方面所犯的错误要比在哪里到达方面所犯的错误小多了。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是对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奥古斯丁两部核心著作《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的哲学阐释。作者围绕奥古斯丁提出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个概念——自由和时间进行论述。作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不仅是基督教哲学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共同完成了心灵的转向。由此可以间接证明:善良意志的根据在于上帝,论证了上帝证明和自由决断之间的必然联系。
无
送给朋友的,朋友说不错.
还没看 很期待哦
因为毕业论文做的奥古斯丁自由意志问题,所以对相关的书都很感兴趣。
此书比较有深度,读起来不是很轻松,但是细细一分析,就会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