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美学问题

[美] 苏源熙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 苏源熙  

页数:

283  

字数:

298000  

译者:

卞东波  

Tag标签:

无  

前言

给译者造成很多麻烦的总是一些小词。比如这本书英文标题中的冠词“the”和“a”。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想出如何把这本书的书名“The Problem of a Chinese Aesthetic”翻译为中文后,而不使其不意味着“中国美学中的问题”(Problems in Chinese Aesthetics)——这个题目太笼统了。“中国美学问题”(Problems of Chinese Aesthetics)也可能并不是这本书比较好的书名,因为我这本书并未涵盖中国美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乃至很多问题。而且,本书并非关于大而化之的美学的,而是关于主要在西欧的思想中,又不仅仅在西欧的思想中,与审美思维中和中国有关的特有的方法、模式或结构的。所以与其把这本书命名为“中国美学问题”,不如直接称之为“一个中国美学的问题”。但这又会造成一种印象,就是这本书是在定义明确的“中国美学”领域中讨论一个问题,这其实也并不正确。我想表达的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美学的问题”,但这又太哕唆。准确地说,本书讲的是能否找到一个词来界定“中国美学”的问题——界定就是说,这个词与政治、宗教、道德或教育是不同的,也与希腊美学、印度美学等等是不同的。

内容概要

《中国美学问题》是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现任会长、耶鲁大学苏源熙(Haun Saussy)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的名著。作者通过讨论中国的《诗经》注释史,从而广泛地探讨了存在于其中的比较诗学的课题。《中国美学问题》采用解构主义的修辞阅读方法,重构了中国儒家对于《诗经》诗歌的注释方式,将其视为一种“讽寓性”的古典美学模式;又以同样的修辞阅读法,重新解读了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中国哲学问题的争论和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哲学论述.并将这两者与儒家注经者并置。把他们的工作视为可资比较的、以美学模式建构中国历史的创造。另一方面。此书在《诗经》研究上也颇多新见。具体分析了《诗经》从“诗言志”到“诗以言志”中得到“讽寓性”意义的过程.指出《国风》讽寓意义的获得与汉儒将注释《雅》《颂》的传统施加到《国风》上有关,又分析了《诗大序》及其理论来源《礼记·乐记》两者差异中表现出的意义,而在对《诗经》具体文本的细读中也能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苏源熙 译者:卞东波 解说词:张强强 朱霞欢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中文版序谢辞导论第一章 中国讽寓的问题第二章 讽寓的另一面第三章 《诗序》:作为《诗经》的介绍第四章 《诗经》:作为规范的解读第五章 黑格尔的中国想象第六章 结论:比较的比较文学参考文献附录:《诗经》中的复沓、韵律和互换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这个例子反映出传统《诗经》注释的必要性与弱点。这首诗需要被整合在一起。注释者通过狼的窘境引发人思考(“兴”),同时缩小“公孙”之义,锻制了狼主题与公孙主题之间的联系。陈奂所发现的偶然矛盾正是《毛传》的注释风格。但周公故事与这首诗的关联——这种关联对注释者来说当然是既定的,肯定下来却没有用相反的注释验证过——对说明诗歌第一节中“公孙”的形象怎样有助于赞美成王的叔父周公很重要,而《毛传》就将“公孙”解释为成王。高本汉(Betnhard Karlgren)将这一点简化处理,注释这首诗为:“一个年青贵族被比喻为一只凶猛跳起的狼。”①这可能就是像高本汉这样从文本内在出发的读者从传统学问中所能“拯救”到的一切(而“拯救”正是合适的词:没有背景的读者也许看到这只皮肉下垂的狼不是凶猛,而是滑稽)。②现在肯定的是:注释者将诗与周公联系在一起,超出了《狼跋》一诗自身在文本上所具有的任何可能的意义;如果这种联系是可疑的,那么注释者倾向于将《国风》中所有诗都解读为周代君主政治教化的证明(以及成果),注释者的以上假定与这种倾向相吻合的方法只会使诗歌与周公的联系更加确定。这也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诗经》解释学派的特征之一:《狼跋》注释的意义依赖对此诗前面五首诗的注释,那些诗转而不断指涉另外一部经典《尚书》。③古老的《诗经》中的一切都是交互指涉与互相确证的。现代读者不把这部经典看作周代的编年史,而是把它看成(再次?)毫无联系诗歌组成的总集,但数世纪以来,它从来不是这样的总集。希波吕忒:那该是靠你的想象,而不是靠他们的想象。忒修斯:要是他们在我们的想象里并不比在他们自己的想象里更坏,那么他们也可以算得上好人了。两个高贵的动物登场,一个是人,一个是狮子。——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第六幕简言之,比较幸运的是,过去几年关于“中国讽寓”的争论对它真实性的关注不如对它可能性的关注那么多。甚至那些乐意给讽寓在中国文学中安一席之地的学者对这个术语也持保留意见——而这些保留意见被别的批评者拿来当作全面摈弃中国讽寓的理由。可见问题纷繁复杂的程度,它使得在别的方面观点都相异的批评家,如宇文所安、浦安迪及余宝琳对中国文学世界的结构几乎持相同的见解。在探讨中国18世纪长篇小说《红楼梦》时,浦安迪观察到,对于《红楼梦》所有的“另一层意思”的轮廓描述而言,它“只是没有让自己符合讽寓性阅读,而20世纪的中古研究者一直引导我们用这种类型的阅读”①。余宝琳更强烈地反对(中国有讽寓的观点):对她而言,中国与西方的个案不能看作是单一的、定义非常宽泛的“讽寓”的变体。中国的模式,“尽管表面上(与西方的)相似,但建立在一套与西方的隐喻或讽寓根本不同的前提之上”(页116)。能区别欧洲讽寓与会被误作讽寓的中国类似物的特质是什么?我们经常会错误地将两者混淆。对所有批评家而言,标准的表述是:讽寓“言此意彼”,它是一种“持续性的隐喻”。①余宝琳对后一种表述特别心有戚戚焉:出现在讽寓中的东西必先出现在隐喻中。至于后者:由西方隐喻设置及沟通的、最根本的分歧并不仅是言辞上的——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本体论范畴内,一个具体而另一个抽象,一个可感而另一个不可感知(页17)。西方本体论与文学理论(依余宝琳所见,他们一直在西方传统中运用)的关联是完整的。讽寓“创造了有两个层面、等级式的文学世界,每个层面都保持着自己的连续性,但只有一个层面拥有终极的主导地位”(页19)②。隐喻与讽寓两者都体现了一种无所不在的规律,即模仿或虚构的规则:模仿……基于一种根本的、本体论的二元性——这种假设认为:有一种更真确的现实性超越了我们所处的具体的历史领域,而两者的关系在创造性活动与人工制品中得到复现(页5)。③

后记

本书之翻译历时两年多,译事即将告竣之际,在略松一口气之时,也不禁想起两年来逡巡踌躇之艰辛,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之况味,种种人生的情愫泛上心头。2007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我接到师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晖博士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翻译一本美国学者写的关于《诗经》的书。我听后表示很有兴趣,但又些犹豫:尽管我对西方汉学一向抱有很大的兴趣,也翻译过一两篇英文写成的汉学论文,但我深知我的英文水平可能无法承担翻译一本书的任务。不过出于挑战自我想法,我还是答应先看看此书再作决断。不久,我就接到《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刘东教授的学生、也是南大校友何恬博士寄来的《中国美学问题》原书的复印件——正是这本复印件,整整伴随我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从六朝古都南京,一直到大洋彼岸的波士顿,我几乎天天捧读这本书。虽然没有韦编三绝,现在也是朱墨灿然了。


编辑推荐

《中国美学问题》: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美学问题 PDF格式下载



苏源熙的大名早就知晓,但这本书翻译得太差了,但看作者写的“译后记”,一篇短文简直错误百出,据说还是在“哈佛燕京”写的,简直丢人,治学态度都有问题,且不论水平!


相关图书